上周,首份大行三季报出炉:中行前三季净利增10%。回想去年中国银行业前三季度的利润实现率,2011年前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16家上市银行利润增长率为31.49%,比烟草这样的暴利行业还高出很多。中国银行业的暴利能否持续?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剖析了中国银行业的深层危机:管理粗放、模式畸形。
银行为何有如此暴利?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银行收入中占比最高的是利息差。从全行业来看,银行收入中利息差贡献了80%。央行规定的存贷利息差可以达到3%-3.5%。我要提醒各位的是,这个还只是名义上的,只有地方政府、央企才能享受得到。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
作者文章归档:郎咸平

曾于1998-2001在世界银行担任公司治理顾问,致力于研究公司治理以及保护小股民权益的课题。
世界级的公司治理和金融专家,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
2001年下半年,在国内股市极力推广“辩方举证” 以及“集体诉讼” 措施以保护小股民的正当权益。
2003年6月提出制度化解决民企原罪的问题,并被远在海外的仰融委托,出任“独立第三方”,为制度化解决日益突出的民营企业与主管部门矛盾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2003年9月,当关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讨论进入白热化的阶段,郎咸平在广州某论坛一语“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2003年以来,把主要精力转向企业战略研究,为企业高管人士进行“公司治理与企业战略”剖析。
中国新能源产业不能再搞“大跃进”
据媒体报道,继欧盟在10月8日公布了光伏反倾销立案的中国应诉企业名单后,美国商务部又在10月10日宣布对大多数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产品征收30%以上的关税。这意味中国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遭到欧美以反倾销为名的全力阻击。中国新能源产业为何难逃欧美反倾销诉讼?中国式的产业升级就是“大跃进”,产业振兴就是“放卫星”,对外受歧视,对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此,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有详细论述。
2010年7月19日,我在电视节目里发出预警,警告大家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可是根本没人听我的,事实已经证明2009年的4万亿...
中国人生活为何难?
据报道,从2010年至2011年3月底,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消费总额达107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四分之一,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
而另一方面,一个奢侈品消费大国,近年来它的消费占GDP的比率却只有30%左右。按照这个数据来看的话,中国其实是个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
为什么消费不足?我认为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中国人太贫穷,收入太低;另一方面,我们的物价却居高不下,存在太多的泡沫。
我们的收入为什么这么低?举个例子,把各个国家的薪资收入加到一起,除以这个国家的GDP,然后来作个比较。
这个比例欧美最高,平均是55%,日本是53%,澳大利...
房价调控为何步履蹒跚
9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今年8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平均价格,环比涨幅为0.06%,涨幅较7月的0.14%有所收窄,但仍高于6月0.02%的环比涨幅。这已是70个大中城市平均房价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上涨。而在此前,国家统计局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7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达50个,而6月份这一数据仅为25个,7月上涨城市个数超过了前6个月之和。另外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9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8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38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24%,这是继7月环比上涨后的再次上涨。
随之而来的是相关部委及...
中国养老金究竟有没有危机?
按照我们现在的养老金情况来看,我们一旦退休,很可能面临着悲惨的生活。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以北京为例,看看北京居民的养老状况会是怎样的?
目前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费是5万元,如果CPI涨幅为3%,20年后要保持像现在这种生活水平的话,一年就需要9万块。
假设你离退休还有20年的时间,退休后还要再活20年,那么你需要的养老费用是242万元。按照我们现在这种养老制度,如果你月薪是4000块,再假设你薪水的涨幅和通胀一样每年涨3%。
当然,笔者深深地表示怀疑,你的薪水能不能涨3%,但是假设能,好吧。那退休时你的养老保险金总共也只有37万元,但是你需要242...
美联储QE3会引发中国下一轮通胀吗?
媒体报道,本?伯南克和美联储终于扣动了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扳机,他们宣布将发起新一轮资产购买行动以扶持美国经济,这将是2009年美国摆脱经济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以来最重大的货币政策举措之一。与此同时,上个月国际评级机构标普在一份名为《中国政府仍有可能推出经济刺激计划》的报告中指出,如果中国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中国政府仍有可能推出又一轮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即将面临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曾经问到:货币超发究竟是美国输入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我发现我们老百姓普遍都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说票子不是央行故意多印的,主...
央企利润何时才能转化为全民福利?
现在企业税负很重,而民企的税负又比国企重得多。因为现在税制、金融和经济政策都在高度偏袒国有企业。为什么偏袒呢?因为很多人一直以为 “国家财力的增长,国有企业仍然起着主导作用”。依据是:国有工业企业数量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5%,但其缴纳的税金占全部工业企业的63%。
我曾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告诉各位,这个数据是有严重问题的,国企现在的税负已经很轻了。我们看2010年全国工商联披露了一个数据,全国个体户纳税1.1万亿元,而根据国资委披露,当年122家央企的上缴税金是1.4万亿元。我敢肯定,央企这个数基本是准的,因为每个都是经过国资委审计的。但是...
不破除垄断,民航新政或成一纸空文
7月1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加强机场建设和空域改革,被媒体解读为“民航新政”。业内“专家”认为,该文件在稳增长大势下出台,既可稳定民航基建投资预期,又可促进航空制造产业发展,可谓一箭双雕,“十二五民航业迎大发展”。
民航业发展的根本症结在哪里?我曾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专门拿出一章来讨论这个问题。之所以要专门来谈民航,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的民航是世界上最暴利的、最爱延误班机的,更因为民航是所有国企改革里最虚伪的。表面上看,民航是央企里面改革最彻底的。它把整个...
是什么打垮了香港制造企业?
工资快速上涨让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走的路,其实就是和日本一样的道路;另一条就是中国香港走的路。我在《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一书中曾指出,从一开始,香港就比其他地区幸运,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香港始终有大量从内地偷渡进入的劳动力,这使中国香港一开始的工资上涨压力就没有日本那么大。但是,拥有大好形势的香港却坐失了发展高端制造业的良机。这是为什么?
在60年代,中国香港的纺织工人平均每年工资上涨幅度是5.6%,10年下来是之前的2倍左右。但是在日本,社会工资总额累计增长245%,各行业人均现金收入由1.85万日元/月增...
中国改革下一步:以社会改革带动整体改革
我们经常提分配政策改革,但是我们从没有抓到问题的本质。分配政策不应该是重点,重点是社会政策。政府有责任和义务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我们应该搞一个系统的“立足点工程”、“中产阶级工程”和“藏富于民工程”。和美国、德国比,为什么我们上学贵、买房子贵、工资少、压力大?根本原因是人家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系统做得比我们好。要知道,全世界的税收都是以促进公平为目的进行转移支付的,中央政府应该利用财权保证全国老百姓得到基本一致的公共服务,缩小不同地区间的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内部老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而高效的不需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