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牛华勇

牛华勇,经济学博士,副教授,北外国际商学院院长、北外南方研究院执行院长、北外科技园董事。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美中全国关系委员会美中青年领袖论坛(ylf, young leader’s forum)中方代表,哥伦比亚大学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员(founding research fellow),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工商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企业管理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商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双志精英会联席理事长,腾讯公司《腾云》杂志云中智库成员,任多家公司顾问及独立董事,为诸多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及培训服务,为多家媒体撰写文章或专栏。主要关注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国际化经营等领域。

商誉估价问题初探


商誉是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价值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商誉的估价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评估报告的质量。然而,对于什么是商誉以及如何对商誉进行估价,目前评估界还有许多不同意见。笔者拟就此联系现代企业中对商誉信息的披露谈谈对商誉估价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关于商誉的性质

评估师对商誉估价的不同处理方法实际上是源自于对他们对商誉的不同认识。从1571年正式出现商誉这一提法以来,商誉的含义已经有了很大改变。初期的商誉观念简单而直观,认为商誉就是企业从经营活动中所取得的一切有利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商品质量等,但这时的商誉并没有被纳入会计理论的研究...

Read more

论我国过渡型经济中的税收原则


[摘要]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受到了格外重视。这种地位的确立是财产权与其本身的派生形式—政治权力之间在几千年的斗争中逐渐形成的,二者的斗争与妥协贯穿了人类经济、社会制度变迁的始终。在现代社会,税收的法定主义原则和税收的公平效率原则都是为适应市场经济保护财产权免受政治权力的干扰而得以最终确立为税收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是自由竞争为主的经济,市场竞争的主体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是市场经济改革成败的关键。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正确认识国家、税收和财产权、政治权力的关系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  税收  国家 ...

Read more

从国有企业与公众公司的相似性看国有企业改革


摘要:公众公司,即分散持股公司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与我国传统的国有企业有着一个根本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追求利润或财富的最大化,在共同的财务目标下,却面临着不同的市场约束和激励机制,与此相对应,它们的经营业绩亦迥然不同,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不同企业制度的比较,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提出一些新的见解。

 

1990年,通用公司的两个最大是机构持股者由于不满公司在80年代持续下降的市场份额、雇佣员工数和利润额,找到公司领导谈了他们对如何挑选即将退休的CEO的继任者的看法。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层断然拒绝了公司的这两个最大股东的要求。管理层并没有因此而付出任何代价,...

Read more

高等教育的美丽与哀愁(下)


卖狗肉可不可以不挂羊头

教育能不能称为产业的问题,现在还在争来争去。争论的焦点是大学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算做公共产品。大部分的争论显得极其迂腐,在他们争来争去的当口,已经有大量有先见之明的同仁利用产业的概念大干一场了。在我看来,无论争论与否、近期争论的结果如何,教育的产业化是一个已经开始的进程了。或许在比较近的将来,不管嘴上说什么,反正大家的管理和运做模式都会走向产业化。如果继续墨守陈规,你会发现到有一天真正产业化公开提倡的时候,自己已经远远地落在别人后面。

可惜的是,尽管现在市场上狗肉好卖,但管理部门说了只能卖羊肉,否则便通报、便处罚、便加强监管。对于商户来说,最理性的就是挂上羊头...

Read more

高等教育的美丽与哀愁(上)


    为人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学生的思维往往是活跃而超前的,至少我常常觉得自己在反应速度上总是力不从心。有些问题不懂是因为自己学识有限,超出了能力范围,只要诚实谦虚,每每可以获得同学们的谅解;另外有些问题回答不了,却不一定是学识的问题。近来就有一个问题就一直找不到说服学生的正确答案,却偏偏有很多人对这个问题颇感兴趣。每一次被学生问到为什么不做公务员、不经商、不创业,非要到一间大学教书时,大脑中就感觉到一片空白。答案照例是迂回曲折,把话题引到诸如人生啊、追求啊、个人理想等等上面,相信这些是这个年龄比较能够接受的。

不仅学生有此疑问,按照很多人(绝...

Read more

我们拿什么拯救自己?


我们拿什么拯救自己?

——恐慌、庆典与非典型生活

 

经常,我会接到一些限定题材的主题先行的文章,往往是和一些热点有关的,每次都是欣然应允,仿佛胸有成竹似的。但其实不然,这样写的文章很容易不够精彩,因为觉得自己像是一个干瘪的牙膏筒,挤呀挤地也没有什么东西。每到写文章,脑子里空空的,又不想敷衍了事,于是生活每天都乱糟糟的,胡思乱想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假装自己好像很忙的样子。好在每次的文章总是很容易都被大家忘记了,没人拿我的粗陋与浅薄当真,于是我也可以稍稍放心乱讲一气。

即便如此,现在这个时候选择这样的题目来写仍然是需要一定勇气的。不是因为别的,过去...

Read more

科层、市场与经济效率


如何界定政府或市场的边界?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来说,这个问题有着超乎寻常的意义。同自由资本主义和东欧转轨经济不同,中国的经济实践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尤其在市场的形成方面,政府所起到的作用更加复杂难以解释。在典型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的作用是在经济发生了剧烈的波动之后才被想到的;在东欧经济转型国家,政府主导的市场化改革最终成为政府权威的颠覆者,市场在抛弃了政府权威后重新建立自己的秩序。而在我国,政府对市场表现出了更强的亲和力,有一个在正统经济学中似乎找不到答案的现象:政府一直在使用非市场的方式推进市场化改革,即希望通过有计划渐进的方式规划出有秩序的市场经济。这构成了所谓渐进...

Read more

有序竞争与强力监管


 

    牛华勇 孙守信

    解决农村资金匮乏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而目前却面临着两个比较严峻的现实问题:一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供给比较单一,服务覆盖面小。近年来,出于自身经济效益的考虑,国有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集约化经营,县域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大量撤并。随着县域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网点的收缩,其信贷业务开始向中心城市集中,原有的信贷、结算及代收、代付性业务急剧减少。二是农村金融风险问题不容忽视。尽管农村地区贷款额度小、总金额低,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农村地区金融不良资...

Read more

年年岁岁“沙”相似


春天并不是一个会让我特别期待的季节,与小学课本里所讲授的春姑娘飞来飞去的美好场景不同,在北京乃至整个华北地区,春姑娘已经有若干年不曾光顾,取代她的是不知道哪个童话中的女巫。对于一个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春天不谈一谈风沙的问题,似乎就没有真正地体验过生活。环境问题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政府苦心经营若干年的号称全世界最大的防护林工程在前进的沙漠面前好似薄纸一张,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我们多年来防沙、治沙和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做法。我们的草原、河流、湿地、湖泊甚至山川都面临着相同的尴尬局面——人类行为的足迹已经使整个自然环境伤痕累累。


我们曾视为圭臬的苏联...

Read more

“沿街行乞”与“卖论为生”


把一些看上去毫不相关的名词放在一起讨论是当下杂文界最流行的写作伎俩,怎么说自己也是个文化圈内人士——至少也算离文化人比较近,或者认识几个文化人,因此附庸风雅一把也是有情可原的。按照经济学的解释,只要这样的文章还有足够的读者,写作就还没有失去它自身的意义,当然,前提是读者自由决定是否阅读,而不是通过强制,否则读者再多也是没有意义的。


今天谈到的两个名词多多少少都可以说与北外有关。我不想讲太多关于北外的美妙之处,以免引起同学们的微词——在我的印象中,大学生毕业之前没有几个会为自己的学校感到自豪的。这可以解释为他们的求知欲望太强以至于觉得学校...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