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伯凡

现任《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 1966年生,哲学硕士,“数字论坛”成员。 1997年起在研究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之余,开始从事网络文化研究和IT产业分析,著有《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一书。曾任《环球管理》杂志联合总编,《环球企业家》杂志总策划,美国《INC》(公司)杂志中文版主编,《创业家》杂志主编,《21世纪商业评论》编委。

要风光还是要幸福


    “他真的好苦好累啊,如果他是我爸爸,我一定好好劝他快点退休。”有人在读完张瑞敏的《海尔沉思录》后发出感叹。这个感叹让我们想到,“好苦好累”的不只是张瑞敏,一批曾经风光无限的超级商业巨星正在经受风光之后的疲惫和悲苦。当时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问题:张瑞敏、李东生的同行中,有没有不感到“好苦好累”、甚至还过得很幸福的呢?这个问题把我们的视线引到了一向不惹人注目的美的公司的何享健,一个掌管着销售额数百亿元的企业却不使用手机,每周打几次高尔夫球的企业家。

 

无论是美的的业...

Read more

以产品颠覆,将成为现代商业生态里的常态


一个企业不仅仅要懂得如何做产品,也要去关心如何制定战略,打造品牌。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来,产品竞争早已成了一场残酷的游戏——短跑式的马拉松。这是一个大逆转。

 

四五年前,如果一个企业只是在谈如何做产品,而不关心如何制定战略,打造品牌,就会被看作是一家胸无大志的企业。而在今天,谈论战略已显得滑稽不堪。

 

乔布斯在苹果大会上拿着一款新产品演讲的“范儿”,开启了一个“拿产品放话”的时代。那些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而大谈战略的人成了“反面角色”。那些曾经拥有强大品牌但不能再...

Read more

传统金融业的“我执”


  曾任招商银行副行长,现任国泰君安董事长的万建华凭借其多年金融从业经验,写出了《金融e时代》一书。应该说,这本书准确反映了传统金融业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时的立场和姿态,颇值得留意和玩味。

  面对新企业和新市场,在位企业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劣势我们甚至可以称之为“核心劣势”,而这种核心劣势又恰好与其核心优势密切相关,并且被在位企业自认为是不言而喻的优势。具体说来,与图谋进入金融业的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金融企业在价值观、流程、资源(Value,Process,Resourse,简称VPR)上具有明显优势,但这种优势只限于既定的行业语境下。具有明显劣势的新玩家所...

Read more

致陷入寒冬的服装企业:向Zara学习吧


  2012年对于中国的服装企业来说是一个不期而遇甚至有点莫名其妙的寒冬。库存,这个对服装业由来已久因而也就不以为意的问题在这一年突然在深度和广度上恶化,成为全行业的大难题。

  中国的服装企业今天渐渐意识到这是一个迟早要来的冬天。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品位和品牌鉴别力与中国服装企业长期停滞不前的设计能力和品牌管理能力之间的矛盾积聚到今天终于爆发。2012年是一个时间节点。这一年是90后的就业元年,他们已经开始作为独立的消费力量出现在市场上。80后已经或正在进入而立之年,成为时尚消费的主体。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国产服装品牌在他们的心智份额(Mindshare)占比要比60后、70后低...

Read more

办公室里的“气味”


  虎这家已经沉寂的公司居然因为一项内部管理的变化广受关注。其CEO梅耶尔废止员工在家办公的举措不仅在公司内部导致轩然大波,甚至在整个商业世界也引发了不小的讨论。互联网造就了零距离,在家办公已成趋势,梅耶尔岂不是在倒行逆施?如果说办公室存在的理由是为了让员工零距离交流与合作,那么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达就是让办公室变得没有必要,越来越多的活动都在被虚拟化,传统的办公形态有什么独存的理由?

  新事物出现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以“快意恩仇”的黑白思维预言未来,但事实总是一次次教育我们这种思维并不可靠。“数字化”的力量强大到我们迷信它的...

Read more

电信运营商为什么总是对未来反应迟钝


  腾讯和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争斗还未到兵戎相见的程度,但双方都意识到时间已经到了做出“艰难的决定”的时候了。

  电信运营商早就听说过(或许还随声附和过)“互联网将引发革命性的变化”之类的话,但今天过迟地意识到“革命”的真实含意——新势力会毫不留情地消灭旧势力。在腾讯和运营商的隔空喊话中,双方充斥着谦词、托词的话语里暗藏着彼此心照不宣的难以回避的话题。

  近日读电信专家韦乐平关于运营商如何“去电信化”的文章,颇有茅塞顿开之感。在韦乐平看来,电信企业&ldqu...

Read more

谁来捍卫我们的网络隐私?


  美国学者劳伦斯·莱斯格十年前出版了一本名叫Code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的书(大陆版中文书名是《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在英文中,Code既指法典,也指软件代码,作者借这个一语双关的词表达了见解:代码即法律,或者说,代码的特点,决定了网络空间法律具有崭新的特点,我们耳熟能详的法律概念,将被新法律重新界定,网络技术和应用的进化过程,同时就是“新法律”作为一种“新物种”显现和演进过程。

  “新法律”围绕着三大边界来展开:网络隐私的边界,网络知识产权的边界...

Read more

戴尔的自我迷失之路


  戴尔正式宣布谋求私有化从股市上引退的消息引来了热议,其实戴尔私有化不算新话题,早在2010年戴尔的创始人CEO麦克戴尔就提出了让戴尔公司私有化的思想,如今的戴尔面临着新业务没能形成竞争优势,旧的PC业务明显下滑的窘境。

  戴尔宣布私有化显示出麦克戴尔有一种决绝的勇气,当然也有人把他称之为绝望的努力。PC业的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戴尔已经没有退路,只能投入最大的努力让自己转向IT服务,从PC业这个危险地带尽快的撤出。十年前戴尔被认为是PC行业不可撼动的巨头,戴尔的商业模式被认为是所向无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但我们必须承认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拥有核心优势的话,他就一定拥有核心劣势。
...

Read more

苹果收购诺基亚:低端机的诱惑?


  收购诺基亚可以使苹果既想扩张产品线、又怕损害苹果自身品牌价值的难题迎刃而解,当然是打着诺基亚的牌子进入中低端市场。

  2013年是智能手机普及的一年,三星、华为和联想都在低价位手机上发力,赢得了大量的消费者,坚持一款手机政策的苹果如何突破困境?

  苹果会收购诺基亚吗?

  苹果股价暴跌与苹果的产品线单一有关,2013年是低端智能手机爆发性增长的一年,不少人认为苹果要想明显拉升业绩,必须要像三星一样同时推出高、中、低端多款手机产品。前不久有报道称,苹果将最早在今年6月份推出明显价格优势的低端手机,但是苹果CEO库克最近公开表态否认了这一传闻。

  我们要看到...

Read more

手机短信的黄昏


  用短信拜年在中国已经有十余年的历史,它在2002年成为主流时尚的拜年方式,2009年达到顶峰,发送短信的数量高达150多亿条,足足达到了创记录的535.37亿元。

  近两年来随着微博、微信的兴起,拜年短信的数量有所下降,但并不太明显。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又一次经历了短信的狂潮。以本人为例,春节期间我一共收到了三百多条短信,与往年大致持平。这个数字让我有点吃惊,我吃惊的是为什么仍然还有那么多人使用手机短信来拜年,要知道微信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主流人群都在开始使用微信,而且与短信相比,微信注入方便,呈现方式多元化,最重要的是费用上接近于0。

  但据统计,在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