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把银行流动性紧张看得过分严重,要相信这些银行都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暂时的缺钱,正是为了换来经济长远的健康发展,即形成靠消费拉动经济,靠企业自主创新带来活力的良性循环。
记者:历经存款准备金率的多次上调之后,货币政策威力已日益显现。多年来“不差钱”的中国经济,最近也似乎有点 “缺钱”。不仅是楼市 “等贷”、股市失血,连月来人民币存款亦有所减少。为了揽储,许多银行近来常以短信群发之攻势,以高于定存利率的短期理财产品大力揽储。从流动性泛滥到流动性紧缩,这究竟是怎样的转变?
郭田勇:...
作者文章归档:郭田勇

货币政策成效初现 通胀或在年内见顶
中国经济网(微博)北京9月6日讯 本周即将迎来8月份经济数据,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货币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我国通胀形势居高不下的现状,各方对此甚为关注。昨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微博)发表博文,对上半年的通胀形势做一分析梳理,同时对后几个月的走势予以预测。文章认为,“PPI通过影响非食品价格,对CPI有一定时滞后的传导,因此PPI的放缓意味着CPI未来涨幅可能缩小。”从目前情况看,通胀上涨空间不会太大,但说已见顶还为时尚早。考虑到未来国际国内的形势,以及货币政策时滞性,近期我国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胀方面成效初显,而且这一效果将在未来逐渐显现。CPI指...
保持政策稳定性,多管齐下控通胀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货币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我国经济总体来说呈现出通胀居高不下、经济增速放缓但仍高位运行的“双高”态势。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银行信贷量得到有效控制,但社会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未来的调控难度,同时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有所加大。预计年内通胀或将见顶,经济增速在高区位有所放缓,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基调应保持稳定,调控手段要更加灵活,同时注重多种政策工具间的搭配。
一、经济形势呈“双高”态势
1.通胀水平居高不下
...
巨额外汇从何而来 向何处去
从美债“违约秀”到美债“标普视点”,人们越来越看清全球股市的短暂下挫所造成的资本市场恐慌,多半是人为借题炒作的结果。尽管如此,美债本身目前依然是全球最安全且收益最稳定的一种投资品,甚至其安全性和收益稳定性不亚于或超过黄金,但中国人却由于担心世界经济走势,尤其是担心美国等发达国家未来的经济表现,而对继续持有巨额美债越来越感到极度不放心,尤其是国家外管局前不久在回答外汇储备热点问题时,间接否认了“外汇储备是百姓血汗钱”的说法,让许多民众更加质疑,巨额外汇储备的产权属于谁,收入属于...
稳货币基调不变 控通胀利率担纲
CPI在经历了较长时期的高位运行之后,7月创下37个月新高,通胀压力仍未缓解。我们认为,稳健依然是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但将会发生一些变化。
引起本轮通胀的实体因素正在发生变化。有分析预测,食品价格周期和生产资料价格周期正接近上升周期的尾声,这对于控制通胀来说是利好消息。国际因素方面,金融危机之后,为刺激经济恢复必然有一段畸高快速的发展阶段,但这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危机的结束,增长必然也会向长期趋势增速回归,因此全球工业增速的适当下降将会成为整体趋势。而中外经济周期具有较强的同步性,也就是说,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另一实体因素正渐渐消退。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通常具有一定的时滞性,而上...
如何推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非常高兴有今天这个交流机会,我就讲讲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次论坛的参会嘉宾主要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主,小额信贷从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也有将近三十年的历程,应该说小额信贷在农村金融领域和小企业融资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是解决贫困人口和处于创业阶段微小企业资金困境的重要手段。
小额信贷的发展,经历了由非政府组织机构来做,到有政府组织参与,比如政府一些服务组织,政府成立的基金会,再到目前小额贷款机构开展业务为主的阶段。
小额信贷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小额信贷呈现三个趋势:
一是从小额信贷到微型金融,现在小额信贷的概念正在被拓宽,除了为小客户提供小额放贷之外,它还可...
银行如何防范平台债务违约风险
6月27日,国家审计署全国摸底调查报告公布,截至2010年底,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包含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107174.91亿元。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67109.51亿元,占62.62%,担保责任的23368.74亿元,占21.80%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16695.66亿元,占15.58%。在此之前,有关全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各个部门的口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研究机构的统计结果更是五花八门。这给政府对经济风险的判断和防御工作以及整体宏观政策制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全国地方政府负债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查。
虽然现在审计署...
如何认识和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1下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座谈会”于2011年7月7日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演讲。
由金融时报社主办的“2011下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和展望座谈会”于2011年7月7日在北京举行。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会议。图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微博 专栏)演讲。
郭田勇:非常高兴再一次来参加金融时报的会议。我今天的发言也是命题作文,谈谈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最近一个月,我大概跑了4、5个省,从江浙一直到西部,跟企业和银行交流都比较...
融资难并不是紧缩政策的初衷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
中国经济出现小幅回落,说明宏观调控的成效开始显现,经济增长正在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前期受政策刺激的经济偏快增长是金融危机情况下不得已的办法,但我们的确看到,刺激经济
的这种办法并不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由于占用的货币资金量过大,对控制通胀形成了较大压力。
因此,从控制通胀和调整经济结构来看,未来应当淡化政策刺激经济增长的模式,而要依靠刺激企业创新来增加有效供给,进而转向自主性、内生性...
防止保障性债务变成新一轮金融风险
对于如何确保1000万套保障房今年实现全部开工,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的关于利用债券融资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通知,似乎提供了一个明确保障。该通知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保障性住房项目融资。舆论担忧此举虽然意味着保障房建设专项融资瓶颈有望得到突破,但这种为地方融资平台“正名”,利用其为保障房建设“护航”,为保障房建设配置“保障性债务”的方式,会否造成种种难以避免的债务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最近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就相关问题阐述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