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余淼杰

工作经验:助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助教授,香港大学经济及金融学院。教育背景经济学博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校区;经济学硕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应用微观经济学

制造业完全回流欧美是不可能的


 

  中国二季度的出口并不会面临很大困难

  全球疫情仍在蔓延,中国一季度的货物进出口总额为65742亿元,比去年同比下降了6.4%,总体上货物进出口总额呈现下降态势,但是对一季度的三个月逐月进行分析,其实就可以发现三月份外贸的进出口与去年同比只下降了0.8%。因此,从这个数据上看,中国的出口已经在复苏。三月份的进口同期上升了2.4%,出口同期下降了3.5%。尽管出口同比去年好像是有所下降,但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出口同比下降3.5%其实并不代表中国三月份的出口情况太差。

  当然,中国的进口也在回暖,比如三月份进口上升了2.4%,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中国进口的回暖是...

Read more

“剧透”进口博览会 经济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


  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和一般博览会境外产品占比30%左右不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严格执行“双境外”原则,即参展的必须是境外企业,商品必须100%来自境外,中国企业则主要参与采购和交易,是个“实打实”的进口博览会。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首次宣布中国将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博览会,也是2018年我国四大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

  据商务部介绍,截至7月,已有来自五大洲130多个国家...

Read more

特朗普当局对中美贸易的四点谬误


  特朗普当局对待中美贸易摩擦有四个核心观点。

  第一,美国认为双边贸易顺差是好事,双边贸易逆差是坏事。

  第二,认为中美贸易的长期失衡是因为中国政府的补贴,或是其他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所导致。

  第三,认为解决中美贸易失衡的办法是通过对中国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征收高关税。

  第四,认为中国应该长期待在贸易价值链的中低端,而美国应该长期待在中高端。

  据笔者了解,前三点仅是特朗普当局的观点,并未获得大多数美国经贸学者的支持。而第四点则不仅是特朗普当局的观点,也是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的观点。笔者下面将加以辨析。

  第一点,特朗普当局认为贸易顺差才是好的。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去年...

Read more

如何实现可持续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从短期来看,生产率并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首要目标,但是从长期来看,生产率却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几乎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比如在近几十年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力直接决定了生产率的发展状况。1994年曾有学者指出东南亚的这种发展模式会引起金融危机,果不其然,三年之后,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因此,深入观察和分析我国目前的生产率状况是非常重要的。

  全要素生产率未来增速可期

  有的研究数据显示,中国的全要素增长并非很快,情况比较悲观。我们每年对于制造业的研究数据表明,新世纪以来一直到08年以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非常快。同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论?因为...

Read more

“走出去”重塑“产业漂移”


 

  又一波“走出去”大潮过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速出现“意料之中”的暂时性回落。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同比下降52.8%,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下降幅度均超过70%。

  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投资持续增长,热度不减:前两个月,流向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资金分别增长1.6%和44.6%,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分别上升至29.7%和12.6%。

  “未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整体还会继续保持上升态势,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部门也会持续热门。...

Read more

别了, TPP


  特朗普竞选政纲是否真的全部实施?特朗普是否会真的让美国退出TPP?答案是肯定的,理由至少有三。

  2016年注定是黑天鹅事件最多的一年。本以为上半年的英国脱欧就是本年的全球最佳看点了,没想到好戏刚刚开始。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被认为最不靠谱的特朗普居然当选,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为此,美加经济学界精英哭成一片。民主党大本营、深蓝的加州更是如此。大选结果出来后,伯克利大学的校办马上写信给各位老师,希望大家保持节制,同时免费提供酒水,供大家聚聚吐槽。不仅美国,加拿大也是如此。加拿大一位资深经济学的教授告诉笔者,当从网上得知民主党大局已去时,他太太禁不住真的哭了出来。在北大的演讲中,该...

Read more

一带一路,重点宜不同


   经点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目前中国拉动经济的重头戏。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提出,自然是好得很。不过,更关键的是要坐实。不要如北大国发院周其仁教授所讲的变成“大领导轰油门,中领导挂空挡”,最后政策没有落到实处。

  一带一路,是两个拳头打人,但重点宜有不同。大陆的丝绸之路应重在通过加强与中亚独联体各国的经济合作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自苏联经济解体后,中亚独联体各国经济虽有发展,但表现依旧不尽人意。他们有很强的意愿向中国取经,跟中国合作。年前,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署联系了北大...

Read more

加工贸易转型要靠“内功”


  今天,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商品出口国,第二大的商品进口国,并成为全球最大贸易顺差国。不过,在解读中国外贸数据时,有两组数据特别耐人寻味。据海关统计,去年我国外贸顺差为1551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项下的顺差为3656亿美元。换言之,除去加工贸易的顺差,中国的其他贸易形式(即一般贸易)是存在着大量的贸易逆差的!

  第二组数据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教授和他的合作者研究的成果,他们发现我国加工贸易的国内附加值比率只有20%,远低于一般贸易90%的国内附加值。以在中国装配的iPod为例,进口值是200美元,对美的出口值是209美元。国内的附加值只有9元,占产成品价格5%不到。

 ...

Read more

中美贸易会有更多摩擦


  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再度把矛头对准中国贸易行为,奥巴马到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Milwaukee)一家工厂进行造势之旅,呼吁企业将海外工作岗位“内包”。他表示:“当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按规则行事时,我不会袖手旁观。”奥巴马政府已成立一个新的贸易执法部门,“它只有一个职责:调查中国等一些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而中国政府今年的外贸政策与去年相比,并没有太大变化,依然是保持出口的平稳增长,努力增加进口。所以,保出口依然是重点。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今年的国际国内形势注定了贸易摩擦相比往年,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

Read more

对外改革,对内开放


   “改革开放”无疑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最耳熟能详的一个词组。79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保证也在于坚持“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八字方针。如今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压力,两会等多次谈及转变生产模式,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但我以为,今日之中国,经济要继续发展,更应逆其道而行之:对外改革,对内开放。

 
  对外改革不是不要开放,而是说要如何更好地搞好开放,开放的方式和内容需要改革。为什么这么说呢?中国目前所面临的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已发生深刻的变化。主要变化有三,第一在于传统的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