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郝明玮

读书野人-郝明玮的博客http://hexun.com/mwhao

《做人远比学知识更为重要》对话网友


    做人的本源,起始于家庭。孩子在家里与老人,尤其是母亲朝夕相处、相濡以沫,受到了启蒙教育。这一阶段,孩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人格特质。至于后来的学校、实践和书本教育只能是“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了。可见,母亲本身质素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中国人往往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重来未曾想过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故而母亲的质素难以提升,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不得精进。

Read more

《关于鲁迅与毛泽东》对话徐风拂柳


野人评说:

    孔子承了文王之言解其《易》,史称“文言”。武王承了“文言”精神,手握农奴戟直捣殷纣庙堂。所谓文武之治,张弛有序。先秦文明承天启地,仰观吐耀,俯察含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总是站在高处,远眺着人类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长期地影响着具有共同生活经历的群族,这些思想一旦被人们掌握,便延绵不绝传了下去,在中国,这样大规模的、无处不在的、持续不断的思想传承大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后来者往往扛着“孔家店”的旗帜,行着自利的勾当,千年有余......此不在话下。

    近现代以来,中西文明冲突日见激烈。“两千...

Read more

《关于好人与坏人定律》对话百姓论坛


     只要是人,都有恻隐之心,这好像就叫良心。好人和坏人都是人,故而都有恻隐之心。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上的“高尚”,而物质资源又相对贫乏,对着越来越少的资源相互追逐,你争我抢。于是,坏人便渐渐的多了起来。有的时候坏人还伴着好人的样子做着他的坏事,比如说:昨天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好人,今天就进了局子......又比如说:石油资源不够了,必须开着航空母舰去抢点儿,但又不能明目张胆的行事,只好编些个听起来像好人说话或做事一样的故事......如此,这个世界上就出现了好坏不分、男女不辨的很多奇奇怪怪的事了。

    在一个群族中...

Read more

《关于性的问题》对话捷客-牧马人


    魏晋南北之际、六朝粉黛之都,性是自由的。李杜诗文传世都与性相关。不知到了何时,人们才谈性色变的?皇上可以敲锣打鼓的选秀,那是自由的......百姓不打鼓,能生孩子就行......文人骚客就不一样了,他们总想写写画画,行行乐乐,不是“歌厅”就是“酒吧”,有时候搞得比皇上还排场,歌妓传唱他们的诗文,舞弄他们的词牌,嘈嘈切切,不亦乐乎;秦淮河上唱天歌,嫦娥下凡助兴,玉盘盛满大珠和小珠......如此,皇上不高兴了:洲官可以放火,百姓岂能点灯?这都是性惹的祸,一到金牌下去,“万马齐阉”......


    性的问题是很多人不敢...

Read more

《关于王朔》对话捷客-牧马人


      王朔不错,率真做人,魏晋风范。至于拿出美国绿卡晃一晃,只是常年养成的混混行为而已,不足为怪,这与贪官队伍的绿卡有本质区别。在官怯洋人,洋人怯百姓,百姓怯官的世俗丑陋的循环仍然是社会潜规则的状态下,晃晃绿卡还是有用的。绿卡可以让王朔放荡无忌的说些什么,当有人拿问的时候,跑了......

Read more

《关于中国的教育问题》对话百姓论坛


      教育是中国的未来。领袖的影响力主要的体现在思想领域,当这些对未来产生长久影响的思想范式被强势群体接受并推而广之是时,就有了推展领袖意图,将其形成制度,以约束的必要条件作为社会管理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不可更改的,不能是说“严厉打击......”,法律一旦成文就有了公示性确认,它不存在“今天放宽一点,明天严厉一点”的解释。
      中国的教育需要形成新的制度文本,而这种制度不是西方的,也不是中国过去的,两厢都又与中国的过去、现世和未来相关。制定对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制度本身就是...

Read more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观天下-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华文化与能源》


观天下《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华文化与能源》

中俄能源合作高层国际论坛

2006.09.23

清华大学

郝明玮  马天骄

 

关键词:化石能源、中华文化、院士、人类和谐、传统经济学、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大会主席:栾景河(中国);索科洛夫(俄国)

郝明玮:

俄罗斯女主席和中国男主席你们好,大家好!请看这张经济学谱系图:

 

红色斜线的左右两边明显的分成了两个不同的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路径和阵营。右面是重工主义重农主义最后到亚当斯密再到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影响下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阵营;左边从伯拉图开始,诞生了马克思,俄国列宁,最后走到苏联和中国,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