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志成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新经济时代货币异化理论”和“鸡尾酒式外汇储备投资理论”创始人,著名外汇理论家,操盘专家。

人民币应该持双向波动 专家预测下半年汇率或达6.2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刘锋)上周五全球央行例行会议上,伯南克并未推出QE3,给市场留了一个巨大的悬念。随着人民币汇率一直在上升,因此结构调整呼声最高。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时就人民币汇率热点问题发表看法,两位专家一致希望,人民币不应是单方面升值而是能够双向波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

  人民币升值是把双刃剑

  针对当前一些人认为人民币不应该升值,升值将会像日本一样影响出口,担会掉入陷井的担忧,丁一凡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偏见...

Read more

QE3 美国经济面临压力 美元贬值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刘锋)尽管伯南克把QE3的悬念留给了9月份或以后更长的时间。但是市场仍然有很多人认为,QE3已箭在弦上。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时就QE3热点话题发表看法。丁一凡认为,美国对市场进一步引发钞票是有期待的;何志成断言,美联储这次不会推出QE3,而且未来一个月到9月开会的时候还不会推出QE3。 

  丁一凡表示,美国对市场进一步引发钞票是有期待的,是因为美国经济的数据确实不太好。但它实际上面临着很大的政治压力。一方面是国...

Read more

何志成: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有50%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29日讯(刘锋)虽然美联储并没有推出QE3,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栏目时表示,美联储并没有推出QE3在意料之中,美国经济走向第二次衰退的可能性有50%。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

  何志成认为,伯南克很聪明,他没有把自己的路封死。“透过伯南克的讲话,他明知道近日股市下跌的原因,反而假装糊涂,实际上是告诉大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要考虑的,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都在美联储的掌控之中。现在市场认为伯南克最终逃不过QE3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美国经济需要刺激。二是美国目前通货膨胀率比较...

Read more

美联储近期不会推出QE3


  中国农业银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 何志成

  观潮心语

  如果美国真的出现第二轮经济衰退或者爆发金融危机,美联储会毫不犹豫地推出QE3,但目前情形却是市场反应过度,美国经济还不存在陷入二次衰退的迹象。

  美国当前和未来最大的利益是捍卫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因此美联储绝不容许美元指数轻易地跌破中长期震荡市的底部73.4附近。

  中国农业银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

  何志成

  本周末,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将在20国央行行长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去年伯南克就是在这个会议上宣布美联储要购买6000亿美元美国国债。由于今年美债危机闹得很凶,美国的经济数据又表现不...

Read more

地下炒汇炒金每年卷入上千亿 投资者维权无路


       
  “买卖黄金和外汇,投入1000美元就可玩转10万美元!不用到境外开户,就可以玩转境外投资工具,赚外国人的钱!每天都有机会让本金翻倍!”通胀猛于虎,眼看着手中的钱不断缩水,想投资的你看到这类广告会心动吗?

  国内股市萎靡不振,楼市又逢限购,但国际金价却一路走高。于是,地下炒金、炒汇公司重新抬头,大打广告,势若燎原。所谓地下炒金、炒汇,实际做的就是外盘外汇和黄金保证金交易,投资客只需预付一定的保证金,就可以通过“杠杆”,用一笔很小的资金进行大额交易,到国际市场淘金。此类投资产...

Read more

9月末前后 宏观经济政策将微调


   8月份大事多,全球股市包括中国股市都反反复复大幅度波动,但相比人家的股民坐上了 “过山车”,中国的股民却没有那么幸运,8月9日以后的几天虽然A市有所反弹,但沪指并没有越过2620点这个第一阻力区域,很多在2600点一线抢反弹的股民还没有解套,就眼看着股市又深幅下跌。近期,我参加一些研讨会,很多人非常悲观,认为A股的底部绝不是沪指的2420点。

  抗通胀有可能变为抗滞胀

  必须承认,中国股市持续低迷状态的确反映了中国经济下行的趋势,但更主要反映的则是中国宏观经济环境的紧缩趋势。在CPI仍然高企的8月份,很难相信宏观经济环境能出现微调,更难想象央...

Read more

利率市场化中国难题


  中国的现实情况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可能推升通货膨胀,整个社会资金成本将大幅度提高。这也是为何央行在抗通胀中没有选择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的原因

  财经国家周刊报道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其实也是资金逐利于市场的风险杠杆或曰风险价格。但从更宏观的层面分析,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并不完全来自于市场,很大程度来源于行政力量干预。换一个角度,市场是一样的,但政治待遇不同,风险差异巨大。

  比如,国有企业既是垄断的,也是政府重点照顾的,它们的经营很少有风险,因此可以极大地压低资金价格,在与银行谈判时处于明显地优势地位;中小企业恰恰相反,因为一旦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或较大的经营性风险,先死掉的一定...

Read more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启示 经济全球化不容出现“短板”


  这几天,随着反对派武装占领首都的黎波里大部分地区,卡扎菲政权大势已去,利比亚局势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但在短期内,这个国家的震荡仍将继续。而在不远的叙利亚,连日来的游行抗议活动持续升温,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宣布军事行动结束,美欧则首次公开要求巴沙尔下台。

  从中东北非之春到伦敦之夏,全球金融市场今年先后经历了日本特大地震、中东北非地区局势动荡蔓延、欧债危机、美债危机、标普降级美债以及挪威枪击案、伦敦骚乱、全球股市暴跌等。这些事件似乎没有关联性,但从经济学的词典上,我们可以找到“同类项”,即经济衰退,青年人失业率上升,贫富差距扩大,政客对...

Read more

提升消费水平需强化劳动收入增长预期


  201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了9.6%的增速,在世界各国中遥遥领先。但仔细看来,通胀率节节攀升,房地产投资仍然保持30%以上的增速,尤其是消费数据只有投资数据的一半,说明经济仍依靠投资和房地产拉动,消费贡献率太低,经济增长方式并未向着政策预期的方向转型。而在紧缩货币和外部经济动荡情况下,未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很可能要“松套”。届时,让消费在GDP中占有更大比重,不仅是经济转型的需要,也将成为保增长的需要。

  中国消费潜力巨大

  中国人储蓄率高、投资率高、外汇储备占比高的旧三高模式,已经成为全世界经济学家诟病中国的&ldqu...

Read more

货币政策微调不等于开闸放水


    目前,国内货币环境偏紧。要看清楚这一点,不能凭GDP数据表象,而是要看到信贷数据背后的信号。

  比如,2010年全社会信贷增长大约在7.5万亿,今年上半年仍然按照7.5万亿的全年指标安排新增信贷规模。总量差不多,何来紧缩之虑?其实差很多。我们知道,这几年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了生活资料的上涨幅度,而且今年上半年上涨幅度更大。比如今年的钢材、水泥,建筑材料的价格与去年相比大约上涨了15%,而用人成本尤其是基本建设项目工地的劳工成本上涨幅度远远超出15%,像四川等地,人工成本上涨幅度达到30%以上。由于高通胀环境是在今年初形成的,因此人工成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