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潘文富

森潘纺织品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总经理
上海森潘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1994年接手家族生意,作为私营经销商业主经营管理自己的公司
1997进入消费品经销行业期间进入上游生产企业工作数年,从事经销商的管理及培训工作
1999年开始建立经销商内部管理及厂商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课题
2004年起,开设咨询机构,专业从事经销商管理项目咨询
Email:[email protected]
http://www.senpan.net
EMAIL:[email protected]
业务电话: 189  7113  8521(同微信)
武汉办公室: 027—8396 8251  /  8396 8132
上海办公室: 021—5235 3796  /  5235 3769

我店即我家


 潘文富

 

顾客进店以后的成交率,第一是店内销售人员的人为因素;第二,则是店内的现场环境因素了。

那么,门店内部的现场环境,究竟是纯粹的营业场所?还是要兼带店老板一家的生活居所?

这主要看店老板在这个问题上的考虑角度了。若是站在顾客的角度,那就得当成一个纯粹的营业场所,要注意这几点:

1.干净整洁。

2.物品摆放有序。

3.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温度适宜。

4.光线明亮,色彩协调。

5.淡化个体经营的痕迹,突出企业行为的规范化。

不过,在许多传统型的私营门店里,店老板更多是把门店当成家庭环境的延伸,我店即我家,把在家里的生活习惯也带到店里了,诸如:...

Read more

大厂家经销商要调整的观念


  潘文富

 

大厂家虽然有各种优势,但对于经销商来说,也不要过于乐观了,尤其是一些大厂家产品占比太高的经销商(都快赶上专营商了),更要当心。因为这大厂家的腿粗,虽然抱紧了很安心,抗风险能力强,但要是一脚把你踹开的时候,这劲儿也大。

出于经销商自身的安全考虑,有些观念还是要有的,或者说要调整的:

一、做大厂家省心

的确是省心,产品成熟、品牌大、周转快、定位明确、规划清晰,各类市场动销措施跟进到位,甚至连终端陈列、新产品推广、市场督查、技术培训,这类工作都由厂家来做。

大厂家体系健全,经销商做起来省心,习惯了与大厂家的对接方式。但这很容易产生依赖心...

Read more

不管过程,只要结果?


 潘文富

“我不管你怎么做,反正到最后把结果给我。”

“怎么做是你的事情,最终我要看到结果。”

这些话是不是很耳熟?一般人也不会说这些话,只有领导才会说。站在领导的角度,说这话也正常,下属员工嘛,就是我花钱请来解决问题的,具体怎么干,过程是怎么样的,自然是下属员工的事情,我作为领导,到时候要结果就行了。

说这话的老板,可能把自己当成军事家了,某个豪气干云的大将军,或是至高无上的领袖了,就差没说“不惜一切代价”,或是“完不成提头来见”。

在军事领域,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这么说...

Read more

老板为什么讨厌管理


 潘文富

 

国内企业大多是成于经营,而败于管理。只是挂掉的老板们死鸭子嘴硬,不认账而已。

讲务虚大道理的时候,老板们虽然也承认管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生意运营中,对管理仍然是无所谓的态度,甚至还有些厌烦。即便把诸多血淋淋的案例摆在面前,老板照样不以为然,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老板对自己的能力有迷之自信?认为不需要搞这些管理,照样能做生意赚大钱?

为什么讨厌管理,无非是这些原因:

一、压根不知道什么是管理

有些老板认为管理就是搞出一堆规章制度出来,这就是脱裤子放屁。其实,管理就是对生意,对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风险防控。

二、认为还没有到需要管理的时候

认为生...

Read more

一定要高薪挖人吗


 潘文富

 

对于很多老板来说,花高薪请人,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或是高级技术人才,企业发展急缺,当前内部也选拔不出来,时间不等人,只有出高薪在外面挖人了,别说年薪几十万上百万了,甚至数百万的都有。

这钱,老板花的起,可重金请来的人才就一定能发挥价值吗?不一定。

一、只挖人,挖不了身后的平台系统

在正式入职之前,老板看到的这些外部人才的履历,不论是历史业绩还是个人情况,必定是通体发光的,不然老板也舍不得砸下这么多银子挖人。可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往往是基于身边平台的系统支撑,也就是说,往往不是这个人的能力怎么样,而是身后的系统厉害,老板只是挖了...

Read more

商品背后的销售成本


潘文富

 

商品的基本功能是赚取利润,或者说卖货主要就是为了赚钱。这账算起来也简单,某个商品进货价三元,销售价五元,毛利两块,再扣除些杂七杂八的成本,剩下就是净利润了。理论上来说,店里每个商品都是有利润,亏着卖是不可能的,无非就是销量多少,赚多赚少而已。

精细一点来看,账就不能这么算了,因为任何商品,只要一进货,马上就会产生一个东西,叫“销售成本”,即是围绕着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成本。哪怕这个产品一直没卖出去,这个销售成本也是一直存在且一直在叠加的。理论上来说,销售毛利是可以把这个销售成本包括进去的,但不是所有的时候都能包进去,有些时候,还...

Read more

没有标准就会冷落顾客


 潘文富

 

     绝大多数顾客是感性的,在整个购物过程中,个人感受往往比产品本身更重要,毕竟,手拿购物清单,进店直接点名购买的顾客还是不多的。

     要照顾到顾客的全程感受,那就需要店员对顾客要有全程的接待服务意识,从顾客进店打招呼开始,到最后恭送顾客离店,全程都不能松懈,确保顾客在整改进店购物过程中,都能保持愉悦的心情,这个全程具体包括:

1,顾客进店的迅速招呼

2,主动上前迎接

3,基本服务措施

4,询问进店事由

5,初定采购导向

6,了解采购背景及需求点

...

Read more

销售带管理,老板绕不开的结


 做生意为了什么?赚钱!怎么样才能赚钱?做好销售,多卖货嘛。只要销量起来了。

有利润了,无论是给员工增加待遇收入,还是改善工作条件,都好说了。再有,这员工收入高了,就好管理了,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所以,在当前阶段,大家要坚定信息,克服困难,先把销售做起来,有销量,有周转,有利润,公司就会进入正面循环状态~~~~~。总而言之,当前的第一要务就是抓销售,至于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环境改善,员工情绪疏导,职业技术培训,乃至员工的待遇调整等等,只要销售抓起来了,自然也就跟着带起来了。

大多数老板这时候是不是这样想的?

从理论上来说,这样想没错,不过,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样的...

Read more

老员工为什么不认错


 潘文富

 

老员工是公司起步创业时的功臣,但又是公司再发展时的障碍。

因为真正能跟上公司发展步伐的老员工极少,哪怕老板和老员工相处的像亲兄弟一样,哪怕老员工曾经对老板有过救命之恩,但毕竟是所处的角度不一样,思维方式不一样,承担压力更不一样,所以,对当前状态的看法不一样,执行力不一样。

事实上,市场环境在变,商业竞争在逐年加剧,公司运营成本的递增速度往往已经超过业绩的递增速度。即便是拼命把业绩做出来了,利润也好不到哪里去,增量不增利的情况太普遍了。外部的客观环境不是哪一个老板所能改变了,那就只有从内部入手,提升内部的运营效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持创新,加强...

Read more

非常时期,怎么要账


  潘文富

非常时期,就别想着那些损失的销售业绩和理论上的利润了,现在能抢回来的,都是利润了。

从经营的角度来说,首要是保现金,经销商的现金在哪里?要么是被压在仓库里,要么是压在下游客户手里,也就是应收账款。

对下游客户的应收账款,应抓紧时间来收回,为什么要抓紧时间?出于安全考虑,要主动做两个设定:

1.所有的客户都有可能随时倒闭或是跑路。

2.搞鬼的业务人员随时会跑路,毕竟,这应收账款,很多都是自己的业务人员在搞鬼。例如假欠条,收款不交,压公司的货款不结来卖私货,虚报退货抵应收款等。

具体的推进次序如下:

1.司法证据固定。

请教专业律师,外部客户欠款及内部员...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