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怡兰

财经观察者

这场看似静悄悄的财政革命


  合理的财政政策可以弥补市场的不足,又最小程度地制造扭曲;在此基础上,才是通过税收支出调节总体供需,促进宏观经济管理。

  然而,宏观经济学者们往往把财政政策简化为收多少税、怎么花的问题。然而,财政政策的作用绝不仅限于此。

  另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是,好的财政机制能提供关于财政收入从何处来、财政支出往何处去的清晰、公开的信息,为建立一个有效公平的市场机制服务。

  如果仅从目前中国财政赤字水平(占GDP的1.5%)和政府支出(尤其是投资)的大小来判断,就会低估财政政策和体制改革可能带来的巨大作用。

  无论是宏观经济管理还是解决经济社会中的结构问题,财政政策和财...

Read more

央企大象独舞于A股不符合证券市场发展规律


  据估计,中石油上市后,其市值将占到沪市A股总市值的两成。可以说,随着更多巨型企业的上市,A股市场将不折不扣成为央企大盘股的天下。

  在中石油之后,中铁上市进程又开始了。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日前表示,将在未来三年内“支持具备条件的中央企业加快整体上市和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步伐”,可见,早先流传的30家央企上市名单也许并非空穴来风。

  恰当的央企整体上市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参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竞争的,也有利于民众分享央企的收益,另外,大盘蓝筹股也是股市稳定发展的基础。

  然而,如果因此对央企上市不加节制,尤其是资源配置更多...

Read more

滥用税收手段,祸国殃民!


  民众都抱怨房价太高了,专家们给政府出的主意是赶紧开征物业税,据说好处多多:不但可以大幅度挤出土地出让金的泡沫,减少房地产投资开发风险,均衡各方税负,增加国家税收,而且还因为其他税费可能的减免而降低城市居民的购房“门槛”。

  据报道,中国内地“税负痛苦指数”位居全球第二,由此可见,作为国家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被大量地从经济增量中抽走。据资料显示,2004年居民工资总额约1.6万亿元,而同年全国财政收入已超过2.6万亿元。当然,工资一般只是城镇居民的收入,并非收入的全部,但财政收入大大超过工资总额肯定会带来很多问题。

...

Read more

向新加坡学习犯了常识性错误


  2007年7月底,深圳市政府组织了一个以市长带队的庞大队伍,前往新加坡学习。这是深圳建设史上第三次,正式去新加坡拜师学艺。5天之内,10场座谈,除了叙谈友谊和合作外,会谈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贸问题上。短短5天,深圳人重新学习和体会了新加坡经验的五部真经:“以人为本、规划超前、科学严格、环保优先、循环发展。”

  新加坡能够畅行无碍地给深圳,这座在中国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城市上课,除了华人经济圈这个基本面起作用外,还因为新加坡成功地找到了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匮乏条件下的发展之路,并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方面的国际典范。

  然而,科...

Read more

日本企业为什么在中国正走向衰败?


  2005年,日本手机接二连三撤出中国,现在基本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2006年,日本厂商的DC问题不断,尼康电池危机、索尼CCD质量事件、产品召回公告,使得企业声誉一落千丈,而到了2006年底,NEC笔记本电脑已全面退出中国市场,这意味着日系电器在中国市场的又一溃败的开始。

  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日本在全球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来自国内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制造能力,他们不需要也几乎没有考虑过海外扩张。1995年的日本就像现在的中国,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外汇储备不断积累,日元却没有升值,因此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

  《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迫使日本...

Read more

外资减持港股 理性选择?


  巴菲特又减持中石油了。股神自从7月份首度减持,最近拋售速度明显开始加快。有分析师预言,在中石油A股上市之前,他有望拋尽手中股份。

  除了巴菲特,最近大手笔离场的名人还有李嘉诚。这位香港首富旗下的长江实业10年前作为策略投资者入主南方航空,近半月内公司共申报四次减持南航股份,套现约5.52亿港元。

  面对外资的减持行为,中石油和中国铝业在媒体上表示,外资减持属于正常的市场套利行为,对公司的影响不大。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不担心巴菲特继续减持,认为以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分红政策,一旦巴菲特减持,相信接货的人将会很高兴。

  多位专家表示,香港股市大盘的连创新高以及H股在...

Read more

渣打花落谁家,未成定局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中国国有银行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主题曲。从10月22日到10月27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两天便是一个并购新闻。尽管最新的一个——中行有意收购英国渣打银行,已被中方当事人否认。但买下渣打,是个颇具想象力的念头,为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描出了一幅新图景。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渣打银行一直是很多银行想买的目标”,其在发展中国家,尤其在亚洲的覆盖面很不错。在全球投资者对新兴市场青眼有加的时候,对渣打的资产发生兴趣并不费解。以2006年渣打的个人银行业务为例,来自亚州、中东和非洲的部分占到了其经营利润总额近98%,而来自美...

Read more

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无关乎国民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7日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测,中国经济增长率今明两年将分别为11.5%和10.0%,去年为11.1%。

  11.5%,中国周四公布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似乎足以傲视全球;而166043亿元的经济总量,也完全可以踏进全球前四大经济体的行列。

  但是,如果剔除国外的要素收入,中国前三季度的GDP数据,将远远低于国民生产总值GNP数据.也就是说,中国GDP的创造者很大部分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相比之下,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收益却寥寥无几。

  根据2006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企业在国外的投资收益顺差仅为97.7亿美元,不到...

Read more

无论收购成功与否,华为已然是赢家


  

  有点像兴致勃勃地来到一场化装舞会,却被粗鲁地当众指指点点。虽然由美国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贝恩出面去收购和控股3Com,华尔街最负盛名的投资银行高盛来提供专业建议,参股不到20%的华为,还是成了媒体和美国政府紧拽不放的大疑点。

  很多人会感慨美国人粗糙的“定罪”逻辑。首先是一个议员摇臂疾呼:这里有阴谋!电信设备商3Com,同时也生产五角大楼、美国陆军和情报部门使用的电脑反侵入检测设备,因而并购可能让政府的计算机网络遭遇不测……在杂音响起后,贝恩方面立刻主动向有关方面递交材料。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案是,将关系到军事...

Read more

中国亿万富翁们之鉴


  在今年的胡润富豪榜上,有106位身家超过10亿美元,远远高于去年的14位。

  新上榜者赚取数十亿美元财富的个人故事,突显出中国令人惊讶的商业机会规模和种类。正如胡润中国百富榜编制者胡润表示:“中国富豪和成功人士的故事,就是当代中国的故事。”

  25岁的杨惠妍以175亿美元的身家位据榜首,其财富来自于她在家族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碧桂园(CountryGarden)持有的59.5%股份。杨惠妍财富的显著增长,反映了中国发生的变化:大约30年前,在中国,个人财产还属于禁忌,而资本主义也是一个肮脏的字眼。

  杨惠妍的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