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志东

谢志东,湖南邵东人,现居岳阳市。

唐朝度支与漕运改革


唐朝度支与漕运改革

文/谢志东

  度支是唐代官名,负责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与支调,大约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长。唐代宗年间,著名理财家刘晏担任宰相时,曾兼任过这个职务。当时唐朝刚刚经历安史之乱,经济萧条。刘晏上任后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发展生产,开源节流,使国家财政逐步好转。刘晏在任期间,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大事,其中包括漕运改革。

  漕运就是把从各地征收的粮食经水路运往京城。唐朝首都长安高峰期人口上百万,其中吃皇粮的不少于三十万。由于粮食消耗量巨大,仅靠关中地区供粮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漕运从江淮地区输送大量粮食。史料记载,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至二十五年,三年间从江淮输送进京的粮食共七百万石...

Read more

卖身宰相崔湜的穷途末路


卖身宰相崔湜的穷途末路

文/谢志东

  唐朝时,被中原人称为“蛮夷之地”的岭南,是犯错误官员最主要的贬职、流放地。据统计,有唐一代,有史籍可考贬流岭南的官员及家属,贬职者近200人(次),流放者近300人(次),其中皇亲国戚37人(家),宰相49人(次)。流放岭南的宰相中,包括靠卖身上位、卖妻求荣、三起三落的宰相崔湜。

  崔湜出身于博陵崔氏世族,年纪轻轻便考中进士踏入了仕途,由此可见其人天资聪明、勤奋好学。但是,一个人要爬到宰相的位置,光凭天资和勤奋是不够的,还需要机遇。那么,崔湜抓住了什么样的机遇呢?他抓住的是武则天退位后,中宗、睿宗在位时期,皇室女人在...

Read more

看诗圣诗仙是如何写求职信的


看诗圣诗仙是如何写求职信的

/谢志东

 杜甫的求职信

   现代人找工作要写求职信,古代人也一样。唐代大诗人杜甫,当年在长安漂泊时,就曾给唐玄宗写过求职信,希望谋个一官半职。这封求职信写得挺有意思。

  杜甫的求职信是这样写的:“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其忍弃之。”译成现代文是这样的:自先辈杜恕、...

Read more

【邵东史话】三国奇才刘巴的傲慢与偏见


三国奇才刘巴的傲慢与偏见

文/谢志东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部三国史,记录了数以千计的历史人物,可真正主角,却只是极少数叱咤风雨的成功者。绝大多数人注定只是配角,尽管他们才华横溢,尽管他们一样胸怀大志。主角们的成功或许极具偶然性,但配角们未成大器的背后,却往往隐藏着某种必然性。比如三国奇才刘巴,就是因为傲慢而固执的性格缺陷,造就了自己的悲剧人生。

  刘巴是三国时期可于诸葛亮相提并论的旷世奇才。虽然其知名度远不如诸葛亮,但如果论才学,刘巴或许不在诸葛亮之下。刘备曾评价他说:“子初才智绝人。”诸葛亮自己也说过:&ld...

Read more

【邵东史话】侯国往事


侯国往事

 文/谢志东

湖南在古代属于“蛮荒之地”,是一个瘴气弥漫、野兽出没、人烟稀少、巫风盛行的地方。西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已比较发达,湖南大部分地方的耕作方式仍处于原始状态。不过,尽管民智未开,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落后,此时湖南全境都已经纳入西汉皇朝的行政管理体系。朝廷在这里或设置郡县,或分封王侯。

西汉初期,湖南属于汉朝开国功臣、长沙王吴芮的封地。吴氏长沙国疆域广阔,不仅包括今湖南大部分地区,还包括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共有22县。今邵东这块地方,那时分属两县,西北部属昭陵县,东南部属承阳县(又作烝阳或丞阳。《汉书王子侯表承阳侯景注》师古曰...

Read more

【邵东史话】汉国皇帝


汉国皇帝

 文/谢志东

在邵东县东南部简家陇乡与祁东县交界处的绵延群山中,有一座大山叫皇帝岭。山上林木茂密、景色秀丽,山下蒸水蜿蜒、碧波荡漾。西汉时期,这里曾是承阳县属地。据传,承阳县治以及后来的承阳侯城,就在皇帝岭山脚下的蒸水河畔。

史籍中,承阳又称烝阳,意即位于烝(蒸)水之北。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这里从未出过皇帝,怎么会有一座大山叫皇帝岭呢?

在皇帝岭周边地区,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传说:古时候有天师预言,承阳这地方将降生新天子,天下或将改朝换代。朝廷遂派兵前来搜寻临产的孕妇,欲夺新天子性命。待官兵找到孕妇时,天子刚好降生。呱呱坠地的天子见到官兵,立马跳到一只木马上...

Read more

“悯农诗人”李绅的真面目


“悯农诗人”李绅的另一面

文/谢志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短短20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由于《悯农二首》揭露社会不公平、同情农民疾苦,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称号。

  如果只是熟读《悯农二首》,而不了解李绅的整个人生,你一定会认为李绅是个生活俭朴、心地善良的人。但是,当你得知李绅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时,你会作何感慨?文品与人品有时侯并不一致。“文如其人...

Read more

抢走儿媳的帝王


  说起抢走儿子老婆的帝王,大家马上会想到唐玄宗李隆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本来是他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可当这位风流皇帝发现儿媳妇美貌绝伦艳丽无比之后,再也不顾什么礼义廉耻了,一声令下便将她招进宫来,抱上自己的龙床。尽管后来白居易老先生在《长恨歌》中把这事加工成了一个动人心弦的爱情故事,甚至还将他们比喻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却依然掩饰不了其乱伦的本质。

  其实,抢儿子的老婆这种事,并不是唐玄宗他老人家的专利,而是早有先例。春秋时期楚国的楚平王弃疾,也抢过儿子的老婆。弃疾年轻时就无视礼法。他未当国王之前,曾在楚国的属国──蔡国做过大...

Read more

《红楼梦TIMES》:一本有趣的书



  中国大陆的报纸,我最喜欢的是南方都市报。十多年前我在深圳时,每天早上买一份南都,与吃早餐是同等重要的事情。不过,那时候买南都比吃早餐麻烦得多。早餐随处都能买到,而报刊亭的南都却经常断货,因为南都在深圳极受欢迎。我们公司楼下的报刊亭,每天早上进两三百份南都,往往不到八点就一售而空。有时候为了买一份当天的南都,我甚至要跑两三个报刊亭才能如愿。爱看南都,是因为南都能给人阅读快感,令我们这些看腻了千篇一律八股文的读者耳目一新。离开深圳许多年了,当年南都的那些版面和栏目,仍然记忆犹新。如颠覆了传统报纸副刊的“城市笔记”、把体育评论写得象做爱一样爽快的“五...

Read more

体验,让我们痛并快乐着


  当今中国的商界领袖大多是“在商言商”,能够把自己的“业余爱好”拿出来独立成篇且又让人兴趣盎然的少之又少,深圳万科的董事长王石算是其中的一位。这位中国房地产界的领军人物,酷爱登山运动,经常把生命系于悬崖峭壁之上。曾经有人问王石,登山充满着危险,你为什么如此热衷?王石借用一位外国登山家的名言回答说:“因为山在那里。”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我要去攀登——这样回答在平常人看来有点故弄玄虚,可登山家口出此言确实发自内心——在他们眼里,登山是人生中的一种使命。

  把登山当作使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