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龙说过:“排除思想霸权,实行最大限度的宽容,只对不宽容的行为不宽容。宽容——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耐心公正的容忍。”
我认为,容忍为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自由是有限度的,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
在宗教自由史上,在思想自由史上,在政治自由史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容忍的态度是最难得,最稀有的态度。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总不喜...
作者文章归档:黄磊

义和利
元封三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的机会,他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等到太初元年,我国第一部历书《太初历》完成,他开始动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李陵出塞攻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了几句解释的话,触怒了汉武帝,把他投下监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个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几乎断送了性命。但他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
和与同
曾见过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认同而不和”。
君子之和,是要承认矛盾存在的客观性和不同意见的合理性。君可则献其否,君否则献其可。君臣之间,允许存在不同看法不同意见,在彼此充分发表各自意见的基础上达成“和”,才是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和理想境界。
而同,则相反。同,否定不同,回避矛盾,不允许不同意见,不同认识的存在及发表。同是为利益而谄媚君王,不说实话,影附响...
孔子仁爱VS墨子兼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贤人七十二。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尊为至圣、万世师表。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比较集中地见诸于《论语》----二十篇,一万一千余字。书中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涵----仁。“仁”是一切理...
清明感言
清明,祭祖。
每到清明,心里总会一阵落寞悲伤。看着父亲把奶奶的骨灰从殡仪馆里取出来,在山上找一片清净的地方,打扫打扫,扯掉杂草,铺上干净的布,把骨灰盒放上,把阳伞遮上,把祭品放上,周围插上燃着的香,烟火缭绕。若是小的时候,还会在一旁的松树上挂一串鞭炮,点着,噼啪作响。然后开始拜祭。
殡仪馆的旁边就是火葬场,每次路过,心里总会有恐惧与不安,总会想起那一次,看着火葬场里那大大的烟囱,往外冒着烟,幻想着里面发生的事情,死去的人,就这么入火,再也没有这个人的存在,只剩下遗忘……怎么也停不下来,我对死亡的想象。死亡的恐惧便从那时候起,就再也无法消失。
死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