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建峰

研究领域:经济学与道德哲学、社会契约理论、制度分析基础、福利经济学 兴趣:东亚文化与历史、东西文化比较 信仰:禅宗 志向:成佛

片羽音 2010年5月


 

讨论,而不辩论

2010年5月17日 周一 10:34:22

和人辩论,要特别小心。在辩论中,思想贫乏的人可能会把你同化——你在论证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会不知不觉受到他的潜移默化,例如,把他的一些不证自明的前提当做你论证的前提,或者,沿着他论证的方向去反驳,于是,在辩论的过程中,你思想的隐含的丰富性就被你自己亲手阉割了。

 

这就仿佛一棵树,树干被虫子咬了个洞。它本来可以向天上、向四面八方舒展开去,但现在,树必须全力对付这个小小的洞,于是它的树干上就长了一个丑陋的大瘤。

 

真理,有时不是越辩越明的——命...

Read more

弘一大师《悲智颂》


   

有悲无智,是曰凡夫。
悲智具足,乃名菩萨。
我观仁等,悲心深切。
当更精进,勤求智慧。

智慧之基,曰戒曰定。
如是三学,次第应修。
先持净戒,并习禅定。
乃得真实,甚深智慧。
(峰按,以上序章。点明为学次第,精简明澈,发愿起于悲心,而归于智慧)。
 
犹如莲华,不著于水。
断诸分别,舍诸执着。
如实观察,一切诸法。
(峰按:惟有断诸分别而能舍执著者,方能如是观,如是行。行者无惧,观者无忧。)
 
心意柔软,言音净妙。
以无碍眼,等视众生。
(峰按:心意柔软则能体贴人,言音净妙则不伤害人。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此即甘地所说之“阿希姆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