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丁建峰

研究领域:经济学与道德哲学、社会契约理论、制度分析基础、福利经济学 兴趣:东亚文化与历史、东西文化比较 信仰:禅宗 志向:成佛

贺柳君


 今天看北大柳智宇出家的消息,很替他欣喜。学佛出家,乃大丈夫事。目下网上非议声一片,说他“浪费国家教育资源”者亦复不少,然而,两千五百年前,佛祖释迦牟尼以天日之表,王子之身出家修行,终至即身成佛,开显蕴奥,人天共仰,柳君虽有天才,其智慧必不能过于释迦;北大麻省虽难得,其地位决未必贵于王子,所以柳君出家,至可理解。末世少一庸人,法门增一佛子——吾以此为柳君贺。

 

现在网上的种种议论,有些让人不忍寓目。例如说柳君智商超过280,所以不应出家云云。智商测验之类,原本就是虚妄中之虚妄,可以鉴别白痴,却不能鉴别天才。现代的所谓...

Read more

《西周史》摘记——致梦君


    

杨宽《西周史》摘记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62页开始

太王(公亶父)由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幼子季历。西周有两个封国都是仲雍的后裔,即在北方的虞和南方的吴。虞字从“吴”,古代“虞”“吴”读音相同,实为一字的分化。相传太王因季历生子名昌,有圣瑞,要传位给季历和昌,太伯仲雍于是出奔。断发文身,自号句吴,太伯死后传给仲雍,仲雍传季简,季简传叔达,叔达传周章。等到武王克商,就封周章于吴,另封周章之弟虞仲于虞(见《史记·吴太伯世家》)。这个传说尽管...

Read more

《经济学思想史与经济学方法论》课程说明(初稿)


    

《经济学思想史与经济学方法论》课程说明

 

    任何一门学科的思想史,端在于梳理该门学科本身的思想脉络。思想史并不求明了历史上发生过的思想内容的每一个细节,它倾向于疏导在该门学科中具有自生自发能力的概念的来龙去脉,从而展现出思想的内在脉理和结构。思想史的学习,既可以看作是沿着时间之流重蹈思想之河的旅程,又可以看做是带着批判性思考的眼光探索理念丛林的探险。批判性思考使我们返归于思想的基点,于是,对思想史的批判性探讨本身,内在蕴涵了对方法论的考察,而对于方法论的考察,又会经过考察者自身的创造性阐释,...

Read more

《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思想史》授课纲要初稿


    

2010年秋季学期,余将去东北财经大学讲授《经济学方法论与经济学思想史》,正在起草授课纲要,兹先贴上一部分。本课程共计54学时,分18次课讲完。讲读课12次,讨论课5次,考试占1次课。
 
课程共安排六周,每周三次课(9学时)。平均由余讲授6学时,同学讨论3学时。但也会根据情况酌情调整比例。
 
 
 
本课程没有规定教材,但基本的阅读材料出自
汪丁丁《经济学思想史讲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丹尼尔·豪斯曼编《经济学的哲学》(丁建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n...

Read more

转载:怎能以“人均污染”为中国碳排放立场辩护?


 怎能以“人均污染”为中国碳排放立场辩护?
分类:未分类 阅读数:1033 评论数:22

 

汪丁丁


   关于“污染”的一种流毒甚广的糊涂观念:怎能以“人均污染”为中国碳排放立场辩护?
 
  
 
  经济学的财货分类:“goods”和“bads”,直译,前者指一切“好的”财货,后者指一切“坏的”财货。好的财货在市场经济里就是“商品”,因为有需求就说...

Read more

【哀悼青海地震罹难同胞】念佛并奉往生净土神咒


天地同悲,举国震悼,

愿诵神咒,辅翼圣号。

祈愿我佛,慈力加被。

俾使难者,各有所归,

或能往生,莲品高致;

或得善果,不蹈恶世。

 

末世众生,忧患实多。

观彼罹难,眼看到我。

滚滚红尘,幻如传舍。

生亦何欢,死亦何瘼。

惟愿勤修,求为仁者。

黾勉净业,报恩礼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大慈大悲大愿大力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势至菩萨!

 

 

阿弥陀佛圣号

(印光大师谱曲 女声念诵)   

 http://www.fodizi.com/fofa/lis...

Read more

反伪学者


    反伪学者

    ——克尔凯戈尔日记摘记

    

    【峰按:之所以摘记这些深刻、直接,思想丰富的日记,不是为了讽刺而是为了自警。】

    

    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和教授之间有何区别

    真正的思想家总是把事物的关键暴露出来,那正是他的出色之处—&mdas...

Read more

如何“与自己通心”?


  

如何“与自己通心”?
——儒家哲学读书笔记

 

“学问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且真学问是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梁漱溟 (《梁漱溟全集》第八卷26页)

 


人能否在社会环境中感到幸福,其要点端在人心之间情谊的通而不隔;然而梁漱溟先生在《论合作》中还论述:“心要通,先是自己的情意和自己的通”,而后才能谈到“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相通”。为什么梁先生在讨论“人与人之间情谊相通”的时候,...

Read more

梁漱溟先生的理性观和正义论——初步整理稿并附讨论


    

梁漱溟先生的理性观和正义论(未完,正在撰写中)
   
1,合作问题的“梁漱溟解”
在合作问题上,我认为梁公的思想虽不及罗尔斯(John Rawls)的《一种正义理论》(A Theory of Justice)呈现出系统性与庄严相,但在“合作何以达成”这一问题上,更近于Harsanyi和Binmore一系的思路,而胜于罗尔斯的表述甚多,其实也胜于Harsanyi与Binmore,只是未用数学加以表述而已(实际上梁公的正义论在理论风格上最近于Michael Sa...

Read more

富士康员工自杀事件——海淀桥下乞丐调查报告——无“心”的教育——转载


富士康“八连跳”自杀之谜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4878

【峰按】是自杀,还是他杀?看起来仿佛是“自杀”,但根本原因在于不公正的社会制度无情地“谋杀”了这些民之赤子!在此凄凉的露水之世,重温罗尔斯的《正义论》,就可以知道为什么这个如此稳重笃实的学者,被Charles Larmore称为二十世纪三大哲人之一(其他两位是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罗尔斯是实至名归——尽管他不如诺齐克、桑德尔那样聪明,因为罗尔斯的心胸里,不但有大智慧,还有大慈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