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陶冬

我叫陶冬,是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我于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主管亚洲区经济研究。我个人更侧重于对中国经济的研究, 但同时兼顾亚洲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此前,我曾任香港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
  我拥有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我曾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作出过前瞻性分析和预警。我曾于中国、美国及日本任职,自1994年起长驻香港。

炒黄金不如炒鸡翼?


  自从伯南克于2009年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来,在各大资产种类中,黄金的表现最亮丽、最为人称道。其实玉米在此期间的价格表现,与金价不相伯仲。以玉米饲料为主要成本的鸡翼,在美国现货市场上的价格升势,比黄金更凌厉。农产品价格,是今年国际风险资产市场上的赢家。

  各国央行QE大行其道之下,更多的流动性追逐有限的资产,硬资产胜出并不出奇。不过大宗商品却受制于全球经济下滑,需求不足。中国投资疲软,反弹乏力,更令大宗商品遭遇近十年来罕见的尴尬。农产品的境地却不同,成本在上升,但是需求依然旺畅。

  今年夏季,世界粮仓美国和澳大利亚先后遇到罕见的旱灾,美国粮食失收三成。这些是厄尔尼诺惹的...

Read more

增长触底与L型复苏


  我认为,中国经济正处於L型复甦。

  这有两个含义。首先经济接近L型的拐点,增长在第三季度见底,硬著陆的风险已有明显消退。其次,增长的反弹动力不足,政策支持有限,效果也未必理想,7%至8%的增速可能在相当一段时期成为新常态。

  三大要素下,笔者做出增长触底的判断。第一,消费其实不弱,只是今年消费两大热点均不在零售统计覆盖之下。低端农民工收入近年暴涨,而这些收支的主要消费在农村地区。网络购物今年火爆,百货商场消费下降在零售样本涵盖之中,网购金额大增却未全面地在统计中反映出来。除此之外,汽车销售回暖也令笔者对消费的大格局有信心。不过,仍需密切注意就业市场今后的走势。

...

Read more

现金流危机


  今后几年,除了房地产市场外,中国经济中最棘手的问题应该是债务链的纠缠与断裂、应收帐的飙升与违约。繁荣期不以为意积累下来的债务,随时可能要企业的命。

  曾几何时,中国处于负利率,银行贷款几乎是送钱给你;企业间相互担保,是感情深、互相信赖的表示。而且,当年炒房容易赚快钱,产能扩张十分时髦。在经济高速增长,机会遍地可寻的时代,高杠杆这种做法十分普遍,也符合经济逻辑。

  然而,如今经济环境突变,企业的议价能力消失,产品周转速度下降,库存上升,运营环境恶化,应收帐飙升。

  笔者认为,目前所遇到的经济逆境并非短期内可以改变的。政府的政策并没有对症下药,只是在一个已经极度宽...

Read more

QE3?


  自从2008年金融海啸,美国经济几乎每年都是增长前高后低,上半年对景气感到乐观,年中时经济、就业、消费突然放缓。联储(FED)在夏末秋初紧急出招,年底左右经济前景和市场情绪转佳。今年可能也不例外。

  6月以来,美国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就业增加明显减少,企业投资裹足不前,消费情绪转差,增长速度放缓。与联储的公开市场委员会6月开会时相比,美国经济环境出现了明显的恶化。

  更重要的是,欧洲债务危机火头再起,不仅希腊违约风险未见减少,西班牙银行危机已到烽火连天的地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增长动力下降,结构性矛盾突出。小布什政府在金融危机后启动的财政措施于今年底到期,如果没有延期...

Read more

人民币该如何国际化?


  中国证监会研究大幅放宽QFII准入门坎,将合资格基金的条件由五年经验及50亿美元规模,下调至两年经验及5亿美元,并将QFII总额度上调至800亿美元。

  此政策从数量上看,只是引进投资资本的一小步,对萎靡不振的A股所带来的刺激估计亦有限;但是从方向上看,却是开放资本帐户、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一大步。

  人民币国际化,已经是中国经济发展绕不开的课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企业海外投资需求日益增加,居民跨境汇款需求日益强烈。更重要的是,限制资金跨境流动,政策操控汇率,一方面带来外汇储备的暴增,资金利用效率与回报的低下,另一方面扭曲资金的价格信号,导致内部流动性泛滥,诱...

Read more

流动性陷阱


  开车的人都知道,当车轮陷入沙坑时,猛踩油门并不能将汽车拉出困境,车轮只会在沙面上空转。

  那辆汽车,叫中国经济;在驾驶座位上猛踩油门的司机,叫中国政府;车轮与地面之间缺少磨擦,在经济学中叫流动性陷阱。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失速。民间失去了投资兴趣,出口失去了竞争优势,产能过剩、需求不足、企业经营环境急速恶化、消费情绪也受到影响。面对增长的挑战,中国人民银行放弃了近年不成文的轻易不动利率杠杆的规矩,一个月内两降基准利率。连同准备金率的下调和信贷政策上的松动,中国的货币政策出现了全方位的宽松。

  然而政策基调的改变,并没有带来对经济活动的预期效果。中华人民共和...

Read more

假如希腊今天退出


  财政紧缩、失业飙升、企业倒闭、银行挤提,希腊经济已到崩溃的边缘。希腊民众八成人反对财政紧缩,但是多数人仍希望留在欧元区接受欧洲的金融保护。

  笔者相信,希腊违约和退出欧元区,只是时间的问题。欧洲领袖和央行行长们也开始公开谈论希腊退出。如果希腊退出欧元区,情形会是怎样的?

  几乎可以肯定,希腊会发生大规模银行挤提、资金外逃。德拉克马(希腊原货币)汇率暴贬,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当地经济起码缩水两成,资产价格骤降。

  欧洲央行在干预中积累了超过1400亿欧元的希债,又通过LTRO(长期再融资计划)向希腊发放了超过800亿欧元的流动性。希腊退出,意味着这些资产成为坏账,...

Read more

欧洲危机其实是银行危机


  第一次世界大战,因萨拉热窝的一宗刺杀行动而起,不过历史学家最终没有将此称为塞尔维亚大战,而是世界大战,前者不过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触发点。

  希腊违约、退出欧元区,只是时间的问题,西班牙也难解银行资金困境。不过历史学家对之后的过程不会称其为希腊危机,或西班牙危机,很可能叫欧洲银行危机。个别国家的主权债务违约困境,不过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触发点。

  市场将今天欧洲发生的乱象称为债务危机,其实是将配角当成主角。欧洲领袖和IMF试图通过财政紧缩来解救危机,其实也犯了方向性错误。欧洲危机的实质,是银行危机,其根源在于政治体制和经济运作之间的利益错位。个别国家的主权债务问题,不过是...

Read more

新一轮经济刺激会造成坏账


  如果民间投资不跟上,光靠政策性投资,中国经济难有象样的反弹,刺激措施不过给低迷的股市打上一剂强心针。批发式地推出新基建项目和在过剩行业建设更多产能,令笔者担心新的不良资产。

  大学院长:「请XX系XXXX年毕业生起立」,于是站出黑压压的一片戴着毕业方帽的学生,接下来院长宣布该等学生成功拿到学位。每年五、六月的毕业季节,世界各地不断上演着这种批发式的学位授受仪式,学位是学生们四年苦读并通过各种考试之后获得的。

  如今,中国的发改委请各地政府将基建项目一并带上京来,以类似批发的形式,一次过地大量批出新的基建项目。发改委的网站数据显示,发改委曾有一天批出上百个项目的记录,这...

Read more

经济的出路在哪里?


   中国经济大约每隔十年,会有一次体制上的递嬗,一次结构性改革,令经济破茧而出。笔者认为,经济又快接近临界点了。

 
  八○年代初,文革之后的经济百废待兴,农村改革、乡镇企业热都为停滞的经济注入了活力,谱写出第一轮改革开放。九○年代初,价格改革失败带来恶性通货膨胀,增长裹足不前,小平南巡,建立经济特区,经济出现市场化热潮。本世纪初,外遇亚洲金融危机,内有通缩、失业难题,朱镕基内阁毅然加入WTO,并启动银行改革、住房改革,由此再续高速增长的十年。
 
  每次经济到了举步维艰的时候,都是靠政府痛下决心、通过推动结构性调整,对外开放、对内市场化而度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