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陶冬

我叫陶冬,是瑞信的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我于1998年加入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主管亚洲区经济研究。我个人更侧重于对中国经济的研究, 但同时兼顾亚洲区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研究。此前,我曾任香港宝源证券高级经济分析师及中国研究部主管。
  我拥有美国犹他大学博士、经济学硕士学位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学士。我曾对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4年中国宏观调控作出过前瞻性分析和预警。我曾于中国、美国及日本任职,自1994年起长驻香港。

塞浦路斯是不是又一个希腊?


  塞浦路斯政府突然宣布,对银行储备征收税,以解救困境中的银行。消息传出,全球金融市场出现恐慌性抛售,尽管塞国议会迅速否决征税方案,银行前的排队长龙不绝,挤提恐慌已经动摇了该国的银行基础。塞浦路斯会不会像两年前的希腊那样,触发新一轮欧债危机,成为投资者的心悸?

  塞浦路斯危机以及之后的市场反应,凸显出欧债危机的现实处境,欧洲央行的OTM在某种程度上,解除了银行的流动性危机,降低了国债的发行成本,但是舒缓的只是短期的流动性压力,这个对于削减市场焦虑、击退投机式市场冲击,的确有短期的效果,但是欧洲重债国的结构性财政问题,并未因此得到解决。财政的长期入不敷出状况,依然如旧。而且,随着短...

Read more

市场关联程度下降 日本贸易赤字恶化


  美国股市离登顶仅有咫尺之遥,但是偏弱的消费信心数据,将冲顶的时间推后。美国S&P500能否打破2007年的最高纪录,唯有时间可以揭晓谜底,不过低利率下储蓄资金大量进入共同基金却是事实,risk-on中流动性打造出全球股市升势也是事实。股市旺畅,商品市场的表现就比较地令人失望。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坚实,令美元持续走强,也使商品价格受压。黄金价格连续第二周走好,但是收复1600失地之役则无功而返。欧盟打算放宽对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减赤要求,以稳定各国的增长,安抚民意,欧洲股市升至五年以来新高。主权基金继续吸金,但是ETF出货未了,黄金颓势尚未消停。

  最近美股和美元出现同步...

Read more

“伪周期”与机遇


  中国经济增长触底回升,已经成为共识。不少市场人士认为,经济的持续改善已上正轨,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伪周期,是前一个周期的延续,而非新的周期的开始。以笔者的观察,民间的经济活动并没有随着GDP的反弹而全面回暖,目前的复苏基础狭窄,基本上靠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动。

  对于地方政府的基建活动,笔者认为新一届政府的思路,与即将离任的政府有明显不同。基建不再被看作增长的加速器,也不会再拉出2009年那种V型反弹;下一届政府将基建当成增长的稳定器,如果增长跌向7%,基建的油门就被踩下去,当增长趋向8%,踩油门的脚就会放下。换言之,在依然不强的...

Read more

中国经济六大悬念


  去年,领导人权力交替完成了,经济硬着陆避免了,房地产业复活了,A股不再在世界排名榜垫底了。但是制造业不景,出口萎靡,民间投资依然低迷,地方财政状况继续恶化,影子银行风起云涌,应收帐飙升。

  2013年的中国经济何去何从,笔者认为有六个悬念。

  1)增长与效率中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基本上消除了,但是增长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此轮经济回稳,是靠地方政府的基建投资拉起的,民间投资并没有跟上。事实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三年历史上第一次,货币政策的放松未能激发产业投资的热情。生产成本的飙升和产能过剩的夹击下,制造业已经变得无利可图了,此乃结构性问题。货币扩张无法解决结构...

Read more

2013年全球市场展望


  2013年的全球市场有三大特色,1)全球经济回稳但是增长依然乏力;2)风险程度下降不过欧债危机犹存;3)量化宽松变招流动性主导市场。当然这些预测的前提是,美国经济不至于被民主共和两党的党争拖入财政悬崖。

  全球经济应该已经触底,增长由2012年的3.1%上升至2013年的3.5%,增长环境有所改善。不过,这个增速比起危机前的4.5-4.9%的水平大大折扣,而且水分也很大,几乎都是靠人为政策带动的。美国和欧洲均会受到财政紧缩的制约,迫使货币政策超强度运作。日本经济重陷僵局,安倍政权可能财政和货币政策左右开弓。中国短期的财政制约相对较小,货币政策则不敢过度扩张。然而,四大经济体所...

Read more

大宗商品超级牛市已结束


  过去10年,全球商品市场出现过去150年中前所未有的牛市。在这背后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需求,但现在中国需求已然放缓,因此大宗商品的超级牛市已经结束。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见底,明年固定资产投资有望回升,但幅度不会太大。投资方面由于非政府投资出现了明显下滑,这决定了中国在今后几年经济增长会处于一个弱周期,这可能维持3-5年,最可能出现类似1997-2003年长期在底部的“L型”筑底过程。

  过去10年,全球商品市场出现过去150年中前所未有的牛市。在这背后起重要作用的是中国需求,但现在中国需求已然放缓,因此我认为,大宗商品的超级牛市已经结束。

...

Read more

欧巨头谋妥协 日政客出狂招


  IMF在发放希腊救援金问题上妥协,带动欧洲股市走出十个月来最大的单周升幅,欧元升、美元跌,风险资产纷纷走强。中国的PMI数据和德国的IFO数据好过预期,替市场对全球衰退的忧虑稍稍降温。股市好调,油价、金价上扬,资金流出美德国债市场。欧盟内部在预算上的争拗、日本巨企被降级、阿根廷可能出现主权违约,均是隐忧,但无法阻止市场的升势。

  据报IMF准备将希腊2020年的削债目标由GDP的120%提高到124%,尽管这个数字距最终的预测还有差距,但是显示三巨头在希腊救援金上的分歧已经明显缩减,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释放出440亿欧元的资金帮助希腊度过难关。笔者始终对希腊减少财政赤字的真实意愿...

Read more

新兴债市泡沫


  赞比亚刚刚拍卖出十年期美元/欧元国债,原预计发债利率7%、发债规模7.5亿美元,结果市场认购金额超过100亿美元,赞比亚政府笑纳了10亿美元,实际发债利率为5.45%,目前市场收益率为5.2%。

  这是一个曾经在15年(1975-1990)中经济萎缩超过三成、超级依赖单一产品/行业(铜生产贡献GDP增长的七成)的国度。赞比亚国债的发行成本相当于中国在2005年时的发债成本,尽管当时中国已成为世界加工厂,尽管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尽管当时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比今天的赞比亚高出五档。

  笔者无意拉赞比亚出来示众,赞比亚发债受到热捧,在如今的新兴市场债市其实是...

Read more

美大选见真章 日巨企露败象


  飓风Sandy的肆虐没有摧毁市场信心,强劲的美国就业数据也未能增强市场信心,股市在高位徘徊。欧猪债务没有爆出新的恐慌,不过西班牙就连续第五季度经济衰退。中国的PMI重上五十大关,不过大宗商品、能源却维持弱势。全球市场都在等星期二美国大选结果,想知道明年的白宫主人有何拯救经济的灵丹妙药。风险资产中唯一不愿等待的是美元,美元破闸而出对主要货币全线上扬,因为市场认为强劲的经济数据,在打消进一步QE的空间,黄金白银回软。

  美国总统选举,无疑是本周最大的看点。历史经验显示,共和党人入主白宫,美股在之后的四年表现较好。罗姆尼当选,更容易解开国会财政悬崖的困节。他也许没有令经济脱困的妙方...

Read more

美国经济的弱势与转势


  美国第三季度GDP增长,值得玩味。这是一个弱势的复苏,不过增速又快过预期,噪音颇大,趋势仍然明显。

  第三季度中美国经济扩张2.0%。好过预期,比起第二季度的增长和夏季市场所出现的悲观情绪(最终触发联储的QE3),经济的势头不错。不过增长的最大拉动力,来自国防开支环比13%的跳升,拉动增长0.6个百分点,这个是无法持续的,尤其当财政悬崖已经迫在眉睫。同时,中西部的旱情对增长亦有冲击。农业在美国经济中所占比重甚小,不过此次旱情罕见地严重,估计拉低增长0.4个百分点。

  美国经济复苏,已经进入第十三个季度,在六○年代以来的历次复苏中(扣除1980年短暂的复苏)第十三个季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