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是否天然对立?如果不是,一个国家又该如何处理和平衡这两者的关系?围绕“发展与环境”这一时代议题,晨报专栏作者、知名旅美学者薛涌结合他在美国的观察、体验以及思考,予以深入解析。晨报评论版将从今天开始刊发一组系列评论,敬请垂注。
不久前,《纽约时报》专栏作家NicholasD.Kristof亮出一个惊人的标题:“我们富有! ”
说这标题惊人,是因为Kristof属于鼓吹 “1%对99%”的自由派笔杆子,并极力支持“占领华尔街”运动。普通美国...
作者文章归档:薛涌

拯救世界经济还必须依靠美国
如今美国经济一蹶不振,欧洲更是危机重重。中国的房市摇摇欲坠,也许正酝酿着下一个梦魇。在这全球的困途中,唯有美国有能力拯救世界经济。问题是,恶性的党争,使美国丧失了使用这种能力的意愿。
为什么说美国有这个能力?看看不久前意大利的国债危机就知道:意大利政府的借贷利率,突破了7.4%。相比之下,美国十年国债的利率在2%以下。换句话说,支付同样数额的利息,美国能拿到大约3.8倍多的贷款。美国借得起钱!那么,借来的钱怎样花才可能变成有效的投资呢?那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基础设施需求的投入,足以形成对经济足够的刺激,最终把世界拖出这一“大衰退”。
...
罗姆尼能否改变美国的极端主义政治
随着奥巴马人望日低,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可能替代他的共和党人身上。盖洛普民调显示,到10月中旬,在美国的登记选民中,有46%倾向于投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票,只有38%倾向于继续支持奥巴马。共和党正在踌躇满志地准备夺回白宫。虽然共和党的预选投票还没有正式拉开序幕,但是一系列民调显示,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一马当先:他不仅在共和党候选人中雄踞榜首,而且进入10月以来在与奥巴马的假想较量中已经处于互有上下的状态。双方无论谁略微超出,差距都在民调的技术误差之内。根据惯常的规律,反对党候选人在没有获得本党提名前,知名度甚低,很难和总统相提并论。罗姆尼此时就能和奥巴马平起平坐,已经把对方逼入守...
美国的贫富分化已到了临界点
10月25日,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发布了最新报告,揭示出美国在1979年以来贫富日益分化的实像,为明年大选定下了重要基调。
美国贫富分化严重,本不是什么新闻。但究竟严重到什么地步?因为数据资料庞乱,分析方法复杂,很容易被站在不同立场的人各取所需。国会预算办公室素有非党派的声誉,并且是根据人口统计和联邦税收的资料,请众多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进行极为严格的分析,其结果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所以,报告一出来就有分析家指出,在2012年的总统大选中,这个报告中的数据将被反复引用。
报告揭示了如下事实:从1979年到2007年,计入通货膨胀因素,1%最富有的美国人的税后家庭收入增长...
乔布斯令盖茨贬值了吗
盖茨在中国一度是偶像级人物——人家是世界第一富人嘛。但是,随着盖茨转入慈善业,随着iPhone、iPad等的风行,乔布斯似乎已取代了盖茨。乔布斯的逝世,几乎在中国引发了一个 “乔布斯教”,“乔帮主”的膜拜者遍布天下。
最近读了一条李开复(微博)转发的微博,作者是一位叫王冉的CEO,原文如下:
“盖茨评乔布斯:‘他从来对技术都不太精通,但他对于什么能够做成有着惊人的直觉。 ’乔布斯评盖茨:‘他基本上是没有想象力的,也从没发明过什么,因此我觉得他现在...
淘粪也是“国学”
核心提示:最近因为广东某环卫企业以年薪10万元招聘大学生当推广清淘化粪池服务的业务员,闹得媒体沸腾。我写了几篇文章为大学生从事这种行业辩护,讲到这种基层的、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是如何锻炼人等等,道理已经很清楚。不过,依然有许多读者质问:大学生从事粪业,岂不是浪费人才?言下之意,清淘化粪池里没有学问,配不上大学生的训练。
最近因为广东某环卫企业以年薪10万元招聘大学生当推广清淘化粪池服务的业务员,闹得媒体沸腾。我写了几篇文章为大学生从事这种行业辩护,讲到这种基层的、对社会有益的工作是如何锻炼人等等,道理已经很清楚。不过,依然有许多读者质问:大学生从事粪业,岂不是浪费人才?言下之...
“五星垃圾”是怎么产生的
屈指算来,我在海外已经生活了十七年。前不久回国,最大的心愿之一,就是过过茶瘾。
其实,我本来是不喝茶的。几年前,一位南方名校的资深教授访问波士顿,据说是受校方之托,重任在肩,随身带了些小包装的西湖龙井作为“校级礼品”。我算是接待了他一下,他临走时留给我两包。我执意推却,说自己不喝。他则坚持:“你不愿意试试吗?不喝丧失了人生一大乐趣呀!这东西,有钱都买不到真的。这可是真的呀!我们学校的声誉给你担保。 ”最后盛情难却,我也就留下。闲来无事泡了几次,一下子就上瘾了。
因为喜欢茶又买不到,只好到处托人索要。尽管亲友多方帮忙,...
《经济学人》逆市成功的魔法
风起云涌
如今是纸媒受到网络媒体全面冲击的时代。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纸媒的订户都在缩减,但是,英国的《经济学人》则逆流而上,不断提升销量和盈利。比如,去年《经济学人》发行量增长4%,广告收入增长15%。这究竟是什么魔法?
《经济学人》的成功,见证了有品牌的严肃媒体的生命力。《经济学人》杂志包装简朴得出奇。虽然也用点色彩,但非常低调,更无耸人听闻的大照片。其图像、照片在版面上所占的比例,大概只有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的几分之一。仿佛编辑下定决心:越不招眼球越好。再看内容,更是独树一帜。《经济学人》的结构,几乎是工具书的底盘。整本杂志按照地域分成栏目:美国、亚...
中国城市应该少些铁栅栏
我在北京度过了人生最初的三十三年,其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到1994年离开时,高楼大厦已经拔地而起,几个大的住宅小区也初见规模。不过,那时的北京居民区还是相当开放的。比如,你朋友所住的某某二区坐落在某某一区的西北角。你在一区的东南端下车,只需知道个大概的方向,朝着西北走就是了。在某一处的楼群中,你会自然从一区进入二区,按照顺次排列的大楼号码找到朋友的住处。
这次回家,父母从原来的住处北迁了几站地,但迁到了我当年的中学附近,是我非常熟悉的地带。从我住的旅馆到父母家,不过十五分钟的步行距离。侄儿怕我迷路,第一次非要来接我过去。我一看地图,就告诉他不必。北京的街道,横平竖...
《经济学人》逆市成功的魔法
风起云涌
如今是纸媒受到网络媒体全面冲击的时代。从美国到欧洲再到日本,纸媒的订户都在缩减,但是,英国的《经济学人》则逆流而上,不断提升销量和盈利。比如,去年《经济学人》发行量增长4%,广告收入增长15%。这究竟是什么魔法?
《经济学人》的成功,见证了有品牌的严肃媒体的生命力。《经济学人》杂志包装简朴得出奇。虽然也用点色彩,但非常低调,更无耸人听闻的大照片。其图像、照片在版面上所占的比例,大概只有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的几分之一。仿佛编辑下定决心:越不招眼球越好。再看内容,更是独树一帜。《经济学人》的结构,几乎是工具书的底盘。整本杂志按照地域分成栏目:美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