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银河

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译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等。
——中国首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性革命———这是她研究中国性文化1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嫁给了著名作家王小波,她得到了刻骨铭心的爱,也经历了大悲大喜。1997年丈夫王小波45岁因心脏病突发辞世。4月,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历史的忧思


       偶然看到曾自的访谈录,谈到她的父亲田家英。曾自是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同学,同年级不同班。过去一直以为她父亲姓曾,没想到竟是田家英。

       看到田家英与毛泽东的关系始末,许多事情突然变得清晰起来。过去早听说过田在文革初期自杀,但是原因一直不清楚。通过田与毛关系的微妙变化的细节,大跃进、反右倾和文革的起因全变得一目了然。

    田是一位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一位心灵无比崇高无比纯洁的革命者,一位天真无邪的知识分...

Read more

支持同性恋家长吴幼坚


    转一篇文章。国外都有大量同性恋亲友会这样的组织,中国终于也有了。感谢吴幼坚。中国的同性恋者是幸运的,他们当中的一位有吴这样的母亲,她有现代人的思维,她很勇敢,她有对儿子深厚而博大的爱。我敬重她,支持她,希望所有的同性恋亲友能对孩子持有像她那样的现代的态度。
 

   记者日前获悉,一个叫做"同性恋亲友会"的互助组织6月28日在广州成立,亲友会负责人吴幼坚女士告诉记者,同性恋亲友会主要是联络同性恋者的家人及朋友,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同性恋者相处,同时向社会宣传同性恋相关知识。

   "自从媒体报道了我理解同...

Read more

有没有可能打破两千年的循环


       读吴思作品集。很好看。他在中国两千年专制制度中发现了制度运行的潜规则。为什么一个又一个朝代不断更替,乱了治,治了乱,循环往复,一再回到起点,就是这些潜规则在起作用。潜规则不断淘汰清官,使所有一开始想当清官的人变成贪官,整个制度不断加大鱼肉百姓的力度,直到垮台,开始新的朝代和新的恶性循环。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循环在中国进入现代化进程之后有可能打破。虽然李昌平那里来的信息不太乐观,但是农业税的取消像釜底抽薪,使得下面的贪官遇到了一个两千年未曾...

Read more

自上而下推动民主化的可能性


    大卫·休谟讲过一段话:“无论如何,知道什么东西最完美,肯定是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不会给社会造成太大动乱的、温和的改良和创新,使现行的体制或政府形式尽可能接近这一境界。”

    这正是我目前的想法。可是,我们知道什么东西最完美吗?答案有一个:我刚刚看到天则《内部文稿》中张旭昆先生的《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可能途径》一文,感到它就是答案,它就是最完美的设想。

    从历史的经验看,凡是自下而上的社会变革都是血腥残酷的,而自上而下的改良则有可能避免动乱和血腥。张先生详细探讨了在我国...

Read more

像梭罗那样写日记


       看梭罗日记,想今后做什么。三年半后退休,而现在也没有具体的写作计划。梭罗可以将日记写成传世之作,我为什么不可以?现在我每次网络日记都会有几千人乃至几万人看,这比梭罗的时代可强多了。当他在湖畔小屋生活和写作时,他并没有那么多的读者。他的价值在于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欣赏(观察四季轮回),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当然还有他美好的文字和思想。

       话语权是个了不得的东西。有些人有话语权但是没话可说;有些人有话可说但是没有话语权。想起此前不久一位日本记者...

Read more

我发现了一颗珍珠


    梭罗的文字是一片碧蓝的海,下面是我在其中发现的一颗珍珠:

      

    安静下来,平静下来吧!……有时候我们前所未有地得到净化……就像最纯的水晶一般的宁静的湖,无须做什么我们的深度就显露出来了。世间万物在我们身边经过,倒映在我们的深水中。多么清澈啊!这种清澈需以纯洁的方式、通过简朴的生活和动机的纯真才能获得!我们欢乐地活着。(《梭罗日记》1851年6月22日)

 

    安静,平静,净化...

Read more

在水泥森林中遗世独立


    梭罗终生酷爱大自然,他生活在大森林里,终日打交道的是土拨鼠和野鸭。他说:“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我就像人类文化优势的拥有者那样处世,现在刚从人们的交往出来,进入树林变得自由自在,成为自然中唯一的人,行走和沉思都达到别的人、人的习俗和体制所达不到的广阔范围。”他遗世独立,沉浸在孤独的思考和生活之中,当然,他有时会讲演,但是大多数时间独自生活和写作。他也关心当时国内政治中废奴制的斗争,但是更多还是关注大自然。

    渴望过梭罗那样的生活,但是似乎可望而不可及。我们生活在水泥的森林里,打交道的是汽车和飞机。但是在精神上过梭罗那样...

Read more

“裸官”何其多!


转发一篇文章,内容太重要了。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它:

 

裸官”何其多!

 

108万家属移居海外,"裸体做官"盗走十亿人口资源! 108万高干家属,每人盗走的钱财至少可以教育1000个儿童长大成人。


据网友的定义,"裸体做官"是指那些妻儿都在境外,孤身一人在国内的贪官。不久前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庞家钰,引发网友就"裸体做官"现象进行激烈讨论。庞的妻儿早在他大权独揽时,就移民加拿大。


引起关注的原因是,这并非一起孤立、偶然的个案,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福建省原工商局局长周金伙成功出逃案。周的官位虽然远不及庞家钰显赫,可他成功出逃的事实,一定会令...

Read more

裸泳与风化


    最近有人提出在珠海开放裸体海滩的建议。像每一个从未有过的事情被提出来时一样,人们自然地分成两派,一派赞成,一派反对。

    反对的意见主要是风化的考虑,认为开放裸体海滩有伤风化。我希望大家了解的一个观点是:风化这个东西是随时空不同而有所变化的。以身体的裸露程度为例,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的警察还曾在海滩上抓捕穿比基尼泳装的人,理由就是有伤风化。而现在,就连中国人也开始穿比基尼了。欧洲的风化尺度一向是全世界最宽的,比美国要宽。1986年,我在欧洲旅游时曾去看过法国尼斯的裸体海滩,感觉气氛很祥和,很自然。没有人...

Read more

亲历社会变迁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的中国人都很幸运: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不一样,我们处在一个大变动的社会和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当中。生活在英国的人们,无论是生活在某个小镇还是伦敦这样的大城,终其一生,都不会发现生活中有什么大的变动,从街景到社会生活,就像一条静静的溪流,波澜不惊。记得我的导师许倬云对我讲过一件事:他有一次去瑞士做学术交流,一位瑞士教授带他去到一个朴素的墓园,指着一个简朴的墓穴对他说:我从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我一生会怎样度过,这里就是我的归宿,不会有任何新鲜事,也不会有任何变动。说时脸上带着一种安详又落寞的表情。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