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银河

1952年生于北京。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译作有:《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性社会学》,《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女性的感情与性》,《同性恋亚文化》,《虐恋亚文化》,《性的问题》等。
——中国首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中国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性革命———这是她研究中国性文化10多年来最大的感受。
——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嫁给了著名作家王小波,她得到了刻骨铭心的爱,也经历了大悲大喜。1997年丈夫王小波45岁因心脏病突发辞世。4月,李银河发表悼文《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者——悼小波》。

2008年十大涉性权利事件点评


转载《华人性权研究》杂志评选出来的十大涉性权利事件及点评:

1、「豔照門」事件
事件:2008 年初轟動娛樂圈的豔照門被冠以「不雅照、裸照、淫照、鹹相」等各種稱
謂。此事件圖片之多、牽涉女主角聲名之盛、人數之多、內容之露骨、流傳之廣、持續
時間之久,都使它成為一樁社會事件,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探討。事件最終以男主角陳
冠希公開道歉和宣佈退出香港娛樂圈而落幕,但時至今日餘波難平。11 月陸續報出,
陳冠希當選美國最大電視娛樂頻...

Read more

时代不同了,女女不一样


    为《东方女性》杂志写了一篇题为“怎样看待‘女人味’”的文章。按照杂志的要求,不可以在博客上发表,所以只能把思路在此透露一下。我主要是讨论了中国妇女处境所经历的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先是“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否定了几千年的男主女从的观念和社会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又提出“女人要有女人味”,否定了“男女都一样”。

    我的观点是不大赞成完全回归古代。我们也许应当否定“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的旧口号,但是取而代之的不应当是“时代不同了,男女不一样”,而应当是“时代不同了,女女不一样”。

   ...

Read more

警惕左派思潮


转载亚洲周刊的一篇文章。从言论自由的角度,左派言论是应当可以发表的。但是,左派思潮太危险,太恐怖,大家要提高警惕。

 

“乌有之乡”要为四人帮平反被查

  江迅

 

「乌有之乡书社」近年开讲座﹑售「张春桥文献」等非法出版物,赤裸裸表明要为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平反,要以毛泽东主义粉碎中南海「修正主义集团」。北京两会前夕,「乌有之乡书社」突然遭到警方查抄,并带走四五人问话。

 

北京有一所「乌有之乡书社」,这些年来颇惹人关注。「乌有之乡」即乌托邦,凝聚于「乌有之乡」的一批退休官员、学者和读者,赤裸裸表明要为「四人帮平反」、「为文化大革命平反」,要以「毛泽东主义...

Read more

小波辞世12周年纪念活动


   小波辞世已经12周年了。今年纪念活动将比较热闹。主要是夏波导演的话剧《黄金时代》和中央音乐学院的纪念音乐会。

   话剧是4月10日上演。史可演陈清扬(当初小波和我设想过请舒淇演陈清扬),王二是由一位中戏在校学生出演,董路演罗小四(他为此写了一篇博客)。据说风格是反讽与黑色幽默,我想这应当是小波的本意。但是,小波这篇小说从头到尾对话不超过十句,把它改成话剧,难度够大的。改得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纪念音乐会将于5月初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室内乐。创作编导演员都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伴舞是舞蹈学院的。那位制作人是个非常执着...

Read more

一部令人震惊的电影


       昨天看了一个电影《狗镇》,感觉用震撼来形容都嫌不够,也许要用震惊才行。

       影片写一个黑社会老大的女儿格瑞丝(妮可·基德曼扮演)认为爸爸不正义,不想再做他的女儿,逃到偏僻深山中的狗镇。狗镇中的人们自私、麻木、残忍,把格瑞丝对穷人的浪漫想象打得粉碎。她的善良换来的是欺骗、冷酷、奴役、猥亵、强奸。她向往的天堂原来是地狱。最后她父亲来解救她时,她脖子上戴着枷锁,走路时用锁链拖着一个磨盘,因为躺在床上无法反抗,镇里所有的男人都强奸过她。她对父亲的权力...

Read more

对中国不高兴的两点评论


       看到网上报道《中国不高兴》,还没见到书,也不想看,只扫了一眼评论,据说里面骂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其中也包括王小波和我。

       我对这种煽动民族主义的书有两点评论:

       第一,中国自1840年以来一直受外族欺负,民族主义是需要的,我们绝不能当亡国奴,中国是我们的家园,谁来欺负也不行。我们的父辈都是抗日战争中慷慨悲歌上战场的热血青年,他们做的不是把《色·戒》打成卖国主义这样无聊...

Read more

要区别俗文化与低俗文化


    最近有人提出,小沈阳的表演低俗。我不赞成这样的说法。我认为这样批评的人是混淆了俗文化与低俗文化这两个概念。

    俗文化的对立面是雅文化;而低俗文化的对立面是高尚文化。前者属于艺术门类划分的范畴;后者属于道德评判范畴。

    俗文化和雅文化的区分就像毛主席说的“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前者是劳苦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后者是小众钟爱的娱乐形式。前者如二人转;后者如室内乐。二者的区别也像家常菜与私房菜;臭豆腐与燕窝鱼翅。你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听室内乐,就说二人转低俗;你也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吃燕...

Read more

《狗镇》再思


    自从我写了《狗镇》的观后感,所有的朋友都跟我急了。李春光急赤白脸地问这是不是真是我写的,准备去辟谣;林春来信说,我相信你写这东西的时候不是你自己了。我也很震动,想了好几天。把我给李春光的回信照录在此:

 

李春光,你好。

文章确实是我写的。是我看了电影后很震惊还没醒过闷来的时候写的,发在博客上,但是很快就删掉了。因为政治上肯定是不正确的。

但是我觉得摩罗他们批鲁迅也有点问题,有点似是而非。其实读尼采时也并不很喜欢,觉得他太不同情弱者了。但是他的非理性完全一无是处吗?我很喜欢福柯,他也深受尼采影响,跟自由主义有点格格不入。我在...

Read more

关于"除暴安良"


       去给小波扫墓。风乍起,不知是樱花还是桃花,浅粉的花瓣纷纷飘落,想起小波的一生,就像这花朵,灿烂开放之后,悄然飘落,心中无限感慨,泪水堵在胸口。

       那天,洪晃的《亮话》与《中国不高兴》作者交谈,与我电话联线,我谈了谈对“除暴安良”的看法:

       书的封面提出要“除暴安良”,这个愿望是很好的,但是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抽象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具体层面的问题。或者说一个是理念问题;一...

Read more

高贵的消极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一位英国贵族对中国文化的评价,认为其中有一种“高贵的消极”。昨天确确实实地体会了一回。

       受邀去看了昆曲《牡丹亭》。平生第一次看昆曲,是一次震撼的体验。

       剧院坐落在东四十条的一座明代粮仓中,取名“皇家粮仓”。古朴的明代建筑,城墙砖一样的灰色厚砖砌成,每块砖、每根柱子都有600...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