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傅国涌

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独立撰稿人。著有《追寻失去的传统》、《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脊梁:中国三代自由知识分子评传》(与樊百华等合著)、《叶公超传》、《金庸传》、《百年寻梦》等,1999年以来在《书屋》、《随笔》、《东方》、《读书》、《南方周末》等数十种报刊发表一百多万字,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言论史\知识分子问题等。

转帖:中国公民参选基层人大热潮


转帖:中国公民参选基层人大热潮

江迅

【原载《亚洲周刊》】

 

    中国七月始在全国展开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作家李承鹏在微博上宣布自荐参选,获百万粉丝支持,助选团顾问包括于建嵘、冯小刚、韩寒,众多网络知识分子也参选,民众不愿意「被代表」,预测将有上百万独立候选人出现,为中国政治带来新活力。

 

被称为「微博达人」的作家李承鹏,五月二十五日透过微博率先公开确认参选基层人民代表,此后,一股「公民自荐参选人大代表风」迅猛刮起,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和广泛热议。据不完全统计,仅新浪微博,五月二十六日至少有九人表明独立自荐参选;二十七日至少有十八...

Read more

百年转型中的公民教育


   一

  公民的概念不是中国固有的,而是从西方引入,它起源于希腊城邦,雅典的“公民大会” 早已名垂青史。所以,公民教育的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柏拉图的《国家篇》与《法律篇》中都有对公民教育的阐述,认为这是国家组织的重要基础。经过罗马共和时代,到16世纪,公民教育在欧洲随国家思想而勃兴。[1]“由国家大规模的担承近代意义的公民训练的学校之设施”则始于19世纪。[2]从那时起,公民教育不仅成为普通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其主要目标。

  何谓公民教育?公民教育要达成什么目标?1924年,张粒民在《教育杂志》发表的文章说:
...

Read more

当年储安平可以这样公开批评政府


 

 

 当年储安平可以自己在上海办《观察》周刊,可以这样写文章,直截了当的批评南京国民政府:

“若从历史的眼光看,这个前后统治了中国20年的政府,实实在在耽误了中国的国运,它阻碍了中国的进步。而其一切过失之中,本文作者认为现政权最大最不能宽恕的罪恶,就是由于它的缺德的统治,大大的促成了中国人民道德的堕落。在这个政府的作风和统治之下,一切不守法的、不道德的、没有良心人格的人,都比一般奉公守法洁身自好的人,容易生活下去。在这个政府的作风和治理下,除了极少数坚贞的人物,仍能保持他们的人品、意趣和工作理想之外,大多数人都已趋于取巧、投机、幸进、不守信用、不...

Read more

转帖:1980年北京大学竞选运动大事纪


 转帖:1980年北京大学竞选运动大事纪
 马波
 
       

     【1980年11月3日,北大技术物理系学生王军涛贴出的《竞选宣言》中说:

     我的竞选,是为了接受人民的选择。假如我当选为人民代表,我将坚持维护人民利益,与危害人民的贪官、政客斗争;我的竞选,是为了促进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不管是否当选,我将为这一崇高目标奋斗终生。

过去的十年,我们已学会怀疑和批判;未来的十年,我们要学会...

Read more

[转载]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救救百年福音教堂


 

 





 

尊重历史文化遗迹,救救百年福音教堂

——就山西忻州英国浸礼会百年福音堂行将被毁一事的建议书

 

尊敬的山西省文物局、宗教局、旅游局诸位领导、忻州市诸位领导:

你们好!

山西乃物华天宝之地,人文荟萃之乡。晋祠流碧玉,恒山耀千古;西厢传佳话,夏雪化奇冤。近代晋商事业发达,声震宇内,其流风余韵,至今传响不绝。当今山西煤炭,惠及全球,供暖用电,各地莫不仰赖。然近闻一事,殊为不解。听说贵省要将忻州基督教百年福音堂拆毁另建五台山普寿寺佛学院和佛教休养胜地,初以为如此斯...

Read more

黄万里:站在精神史上的雕像


    黄万里,中华民族的良心,真正的科学家,独立知识分子,他的书和与他有关的书,我知道的就这三本,其中他自己的文集还是自印本,非卖品。

 

 
赵诚编《追寻黄万里》,书海出版社2004年

赵诚著《长河孤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黄万里著《黄万里文集》,非公开出版物2001年第一次印,2003年第二次重印

 
黄万里:站在精神史上的雕像
——读赵诚《长河孤旅》
  
        &nbs...

Read more

伍廷芳的新机遇


  恰当的时候总会有恰当的人出现。

  决定大清王朝命运的南北议和,两个代表唐绍仪、伍廷芳,受到举世的瞩目。

  两个人有着相似的背景,都出生在广东,都呼吸过欧风美雨,受过西方文明的教育,唐是留美幼童,耶鲁大学的学生,伍在英国受的教育,并获得律师资格,在香港执业,两人都曾受命出使美国,熟悉外交。那一刻他们分别代表政治上对立的南北双方,进行这场前所未有的对话。

  当时伍廷芳正在上海赋闲,他后来对身边的秘书傅秉常说,“第二任驻美钦差大臣职务为清廷撤换于任期未满之前,设非如此,恐决无此机会代表革命政府主持南北议和。天下事之因果变幻盖亦难以逆料也。”
...

Read more

呜呼!选举!


 呜呼!选举!

傅国涌

 

   
  江西新余参选人大代表的刘萍、魏忠平等。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刘萍等公民在江西新余参选区人大代表的遭遇,让我想起距今三十一年前举行的那次区(县)级人大代表选举。1980年,曾有许多独立候选人当选,包括多名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而且竞选之热烈、讨论问题之尖锐即使今天看来也足以令有些人心跳加剧。这样的景象,以后再也没有重现过。一个多甲子以来,像这样值得记忆的基层人大代表选举大约也只有这一次。

    据说中国人只配享有直接参...

Read more

唐绍仪:未完成的“二十二条”


唐绍仪:未完成的“二十二条”

傅国涌

 

在容闳带到美国留学的幼童中,既产生了詹天佑这样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也出现了唐绍仪这样的政治家。在辛亥革命这幕大戏中,唐绍仪作为清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全权代表南下,与民军总代表伍廷芳展开的和谈,是其中重要的乃至十分关键的一出,和谈避免了南北之间大动干戈,使政局朝着妥协、和平的方向转换,并且最终以清廷退位告终,唐绍仪也成为南北统一之后的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在当时的报纸中,唐绍仪都写作“唐绍怡”,因为他恰好与幼帝溥仪同名。

1911年12月,他在南下前夕公开表示,“政体改为共和也可,惟君主之名义当保存,若革命军必要除去君主名目,不得不即...

Read more

丁文江:“假如我是蒋介石”


丁文江:“假如我是蒋介石”

 

傅国涌

 

    在北洋军阀你争我夺的乱世中国,地质学家丁文江有个观点——少数人的责任,他在燕京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中国政治的混乱,不是因为国民程度幼稚,不是因为政客官僚腐败,不是因为武人军阀专横;是因为‘少数人’没有责任心,而且没有负责任的能力。”这个“少数人”是指那些因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原因,在社会上占有一定地位,成为一种势力的人,他们是社会的天然首领,国家的中流砥柱。他心目中少数优秀的分子,包括他本人,他的好友胡适,以及许多受过高深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有知识,有智慧,有能力,改变社会是他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