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理财市场获得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大量发行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吸引了众多民间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游资的流向。不过,如要客观描绘当年理财市场的最大变化,恐怕还是被普遍认为是理财业务重要支撑的“刚性兑付”规则在年底时受到了挑战,并且露出了破灭之相。
所谓“刚性兑付”,是指金融机构对所发行的非信贷类金融产品承担本金与利息的支付安全保证。在理论上,这类产品具有理财性质,是直接投资,并非存款,因此不应由发行人对其本金及利息予以兜底。但是,鉴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才刚起步,客观上也存在利率上浮的空间,金融机构为了吸引...
作者文章归档:桂浩明

“88魔咒”为何失灵?
在本周股市开盘之前,不少投资者对行情是有所担忧的,这不仅因为上周五股市大跌,终结了周线五连阳;还在于有媒体报道,基金仓位已经达到了88%以上。历史上曾几次出现过当基金仓位超过88%以后,大盘即告下跌的情形。于是,也就有了所谓的“88魔咒”之说。于是,即便是对后市很乐观,此刻也会觉得股指可能有所调整,大盘短线难以发力上行。
不过,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本周一股市不但没有下跌,相反出现了大涨,沪市还一举突破了2300点,创出了7个月来的新高。而被大家所担心的“88魔咒”,却并没有出现。那么,是否如今“88魔咒”...
提升质量监管是化解IPO压力根本之道
自10月底浙江世宝发行以来,沪深股市就再也没有过新股募集,IPO事实上已暂停了两个月,而且看情形这种局面很可能还会再延续一段时间。尽管如此,投资者对于新股发行依然十分敏感,并且似乎仍然心存恐惧。这也难怪,现在光已经过会待发的准上市公司就超过100家,另外还有超过800公司正在排队等待核准。有人把这种状况称之为“堰塞湖”,认为是悬在二级市场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一旦IPO重启,股市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
也因为这样,现在有人为化解IPO压力提出了多种设想,譬如说动员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上市,或者是转到新三板挂牌,也可发行债券融资等等。更有提出在发股票的同...
当“刚性兑付”成为过去式
业内近来议论比较多的一件事,是某一理财产品因为不能按期兑付本金与利息而发生违约风险,由于还涉及银行工作人员“飞单”销售,因此情形显得有点扑朔迷离。不过,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此刻最为关心的或许不是出现在这款产品身上的是与非,而是由此引发的“刚性兑付”问题。
所谓“刚性兑付”,是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非储蓄型理财产品,被认为或被理解为发行人将承担保证本金与收益安全的一种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一些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其收益率远远超过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但发行人还是承担确保兑付的责任。今年以来,有不少信...
沪深股市正在失去必要的流动性
这是个伤痛的时刻,沪指跌破了2000点并在该点位之下收盘,从而创出了2009年1月以来的新低。在股指不确定因素逐渐消除,实体经济也发出了见底企稳信号的当下,沪深股市如此惨淡,确实让所有投资群体都感到匪夷所思。
当然了,对股指的向下破位,还是有人做出了解释。比如有的说,是因为最近限售股解禁压力巨大,这自然是一条理由。但是坦率来说,并不能真正成立。因为限售股解禁的时间都是早就安排好的,早就预告了的,因此哪怕这期间解禁的数量再大,也不是什么突发的利空,构不成什么不确定性,投资者对此早就有所准备,该抛的也不会等到解禁临头再抛。还有一种说法是,当前两市供求关系紧张,这就更谈不上了。事...
2000点不破不立 静待转机到来
如今再去争议2000点会不会被跌破已经失去意义,因为大家都清楚2000点迟早是会破位的,值得讨论的是破位后市场将如何运行,或者说是能否带来转机。
在9月底的时候,股市在盘中跌破了2000点。此后被迅速拉起,并且由此展开反弹,到10月份股指一度摸高到2138点。虽然绝对幅度还不到7%,但也算是今年以来的一次比较像样的反弹,而且一直到11月中旬2000点才再次受到考验。这也就是说,股指在2000点上方折腾了一个半月。那么这次呢?在本周一,股指同样是在盘中跌破了2000点,此后也是被拉起,那么接下去是像上次那样,在反弹一番以后再度下跌,还是干脆就形成不了像样的反弹,直接到2000...
A股“利好冷漠症”背后的隐情
最近一段时间,尽管股市可谓利好不断,但却没有能够改变其弱势格局,甚至出现了一方面利好频出,另外一方面股市照样大跌的状况。有人说现在的股市患上了“利好冷漠症”,听上去似乎也确实有点道理,但仔细想想又不尽然。毕竟所谓的利好,其特点就是有利于股市上涨,对于期盼大盘回暖的投资者来说,不可能对此无动于衷,更不可能闻利好而做空。这种对利好的冷漠,应该说背后还是另有缘故的。
首先,现在虽然的确有很多涉及股市的利好政策,不过很多是属于制度建设层面的,其对股市的正面推动作用,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才能够实现。譬如从今年年初就开始讲的引进社保等长线资金入市的政策,其导向...
股票市场濒临危机爆发边缘
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先后迎来沪深交易所成立22周年的纪念日。当年这两个证券交易所的组建并运转,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在新时期的重新起步。22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也无须讳言,与世界其它国家一样,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障碍。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发展进入了瓶颈,很让投资者不安。
所谓的边缘化倾向,其主要表现有:首先,市场出现了长时间的下跌,股市走势与实体经济相背离,呈现出非理性化的特征。也因为股市持续下跌,财富效应不再,即便是最忠实的价值投资者也难以通过长...
“瘦身发行”折射市场承接能力单薄
近两个月来,尽管IPO仍然在顽强地推进,但节奏已大大放缓了。即便是那些有幸挤进发行行列的公司,也大都遭到了削减规模和降低发行价的待遇,这被舆论称之为“瘦身发行”。最新的例子是浙江世宝,这家公司原计划筹资超过6亿元,但在发行规模大幅压缩、发行价也下调过半以后,最后只实际募集3000多万元,是2005年股改以来筹资最少的IPO项目。业内人士估计,如果以全成本衡量,浙江世宝这次发行A股,很可能是亏损的。
对于这类“瘦身发行”,现在市场舆论普遍持赞成态度。一些专业人士明确指出,这是一件好事情,表明市场对于圈钱式的高价发行形成了有效制约...
中行之忧 市场之殇
如果有家公司,其所发行的股票,96.57%为一个大股东所持有,并且这个大股东还承诺半年内将继续增持(根据现行规定,这就意味着在承诺有效期以及这以后6个月中不能卖出),同时这个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在18%以上,其自由流通市值不过16亿元多一点。那么,其股价会如何?
也许很多人会说;那还不涨飞了去?公司事实上被高度控股,流通股已被大量锁定,实际可流通的市值很低,并且业绩也有保证,自然会有人热炒,而且股价也很容易炒高。想想也是。虽然现在市场上资金不足,但拿出个一二十亿元却也并不难。上周洛阳钼业(603993)上市,第一天就有超过15亿元资金介入。如果这些资金流到这只股票上,谁说它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