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邮轮旅游和邮轮产业广受瞩目。本文反思目前的邮轮旅游,并提出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邮轮产业,如何协调航运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群,做出了建议。
本文刊发于2011年2月25日《中国青年报》“聚焦休闲产业”栏目
邮轮旅游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典型缩影,亦为“十一五”东部沿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潮推动的主要产业之一。2009年,中国共接待国际邮轮156个航次,同比增长39.3%,内地登船的出境游游客20万人...
作者文章归档:裴钰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邮轮旅游和邮轮产业广受瞩目。本文反思目前的邮轮旅游,并提出了如何又快又好地发展邮轮产业,如何协调航运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群,做出了建议。
本文刊发于2011年2月25日《中国青年报》“聚焦休闲产业”栏目
邮轮旅游是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典型缩影,亦为“十一五”东部沿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大潮推动的主要产业之一。2009年,中国共接待国际邮轮156个航次,同比增长39.3%,内地登船的出境游游客20万人...
理性消费,和盲目消费相反,追求品质而非面子,个人度假的产品选择,依然遵循四个字“物有所值”。邮轮旅游在国内逐渐普及,但以消费者角度、围绕消费者需求的邮轮知识介绍,却很少。邮轮旅游对中国并不陌生,1976年,第一艘外国邮轮停靠大连,外国人入境邮轮游由此开始。2002年,上海-香港的邮轮旅游航线开辟,国人邮轮旅游已经有8年历史了。
那么,作为消费者,选择邮轮旅游,如何明明白白消费,如何防止价格欺诈,如何防止服务欺诈呢?
舒适不是忽悠出来的,豪华也不是忽悠出来的。
&nb...
旅游地产热出现,并非新鲜事儿,1980年代起,至少经历了外资宾馆热、外资高尔夫球场热,如今,到了“国际级度假区热”又一轮新高潮。旅游地产和住宅不同,也并非一般的商业地产。一提旅游地产,我们就想起华侨城和海南岛,其实,我们的视野应该大大扩展,准确地掌握中国旅游地产市场的真正趋势。
这是《中国商报》2011年2月22日刊发的报道,从来不会对旅游地产调控房价,有了适当的泡沫,第一,及时感知;第二,积极应对,这才是关键。
海南岛
2011年新年以来,一系列房地产...
本文刊发于2011年2月18日《中国青年报》“文化旅游系列谈”专栏
近日,“大西安总体规划”基本成型。继北京之后,西安第二家鲜明地定位为“世界城市”,提出“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规划包括西安、咸阳、渭南三市,面积1.4万平方公里。
和北京不同,大西安基于类型化发展,更加突出旅游主题功能区(Tourism Regional),从旅游和文化的角度切入,超越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意图形成“全球旅游城市群”。
作为旅游中心城市,西安2007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43亿美元,是重庆的1.4倍,桂林的1.5倍,成都的2...
自2010年下半年,我国旅游业骤然掀起了以“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主的旅游地产新潮,地产业央企、国企、民企、外企等激情涌入旅游业,巨量的国家资金、银行资金、民间资金,乃至境外的热钱,都集中投入旅游地产,推波助澜。
2011年,逾千项大型旅游综合项目签约,投资总额超万亿元,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其中大旅游项目就计划投资910亿。“十二五”的中国旅游业,或已酝酿前所未有的产业泡沫。
这一轮旅游地产热的最新特征有四:1、旅游地产逐渐成为部分省市“十二五”事实上的战略支柱产业;2、从京沪等一线城市,转向国内二三线城市,乃至县域经济体;3、从大都市核心商圈、周边游憩带、卫星城...
2009年9月17日,我提出中国的长城景区要按照城镇开发的区域模式,遵循世界遗产的系统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成为新型边塞古镇文化旅游的新热点。2011年,我发表4000字长文,从学理上阐述了长城作为商贸经济中心的历史客观定位,破除了“长城是墙”,又进一步突破了“长城仅是军事工程”的狭隘视野,在学理上,完整还原了“长城古镇”的历史真实,这是文化旅游的逻辑性所在。而今天,我们应把长城融入区域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不再仅仅是旅游吸引物。
八达岭长城。清以来...
本文刊发于2011年2月11日《中国青年报》“文化旅游系列谈”专栏
有消息称,截至2月5日,今年北京庙会入园人数比去年同期上升43%,警方首次启用直升机对人流进行空中监控,并提升庙会安保等级。面向“十二五”,我们应以“休闲庙会”模式,系统有序地规划和策划“春节庙会经济”,对于我国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的城市,完整构建以庙会为代表的春节休闲经济,并以此为撬点,积极助力城市发展转型,步入休闲时代。
“十一五”末的庙会...
对鞭炮的“禁”有道理,“放”也有道理,都是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化产物。中国城市的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叫做“休闲城市”,传统习俗必然会受到城市管理者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发现,老百姓个人燃放,极少引发严重的公共灾难,要严格管理鞭炮的“组织化燃放”。
在2011年2月7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华语全球广播网》节目,我以休闲城市的视野,评析了一线城市的鞭炮烟花的燃放管理。节目音频如下:
各地春节庙会准备就绪,迎接2011年的春节大考。一线城市的庙会活动,历经二十七年,现在处于比较尴尬的状态。在每周一的央广评论中,我分析了春节庙会的发展战略问题。
中广网北京1月3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春节马上就要到了。在春节期间,为了寻找年味儿,人们少不了要去逛逛庙会。庙会,又称"庙市"或"节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风俗。琳琅满目的商品、特色迥异的小吃、丰富多彩的民间绝活表演,形成了一幅绝无仅有的传统民俗画卷。那么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传统庙会的文化气息应如何延续?我们有请文化学者裴钰。
...
本文刊发于2011年1月29日《华夏时报》
“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旅游业即将变身“中国旅游地产业”吗?自去年起,国家房地产调控出现“疏导”新方略,引导充裕的流动性进入商业地产,从而有效抑制住宅市场的投资性行为。2010年9月2日,保监会发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规定险资可以投资商业不动产,但不得以商业地产的方式开发和销售住宅,约4500亿险资下水商业地产,加之连续爆炒房地产业将失去支柱产业定位,真真假假之际,以“国际旅游度假区”为主的新一轮地产潮开闸,一发不可收拾。央企、国企、民企、外企大举进军旅游业,巨量国家资金、银行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