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电台网站4月21日报道」纽约—被称为具有“济世情怀”的“海归愤青”、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高西庆,昨天在纽约表示,中国的“经济改革”正朝着与中共确立的改革蓝图相反的方向走。在中国改革五大关键之一的“去产能”问题上,最高层左右为难、相持不下,当局“实际上已经放弃了三中全会确定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原则”。而无法推动真正改革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已被最大的利益集团——低效的国有企业...
作者文章归档:王小东

很多思想大师,都是狄山,无论中西
综合微信中关于C919的一些技术细节,仅供参考
国产大飞机C919主要供应商一览
西飞中航飞机:机体中机身(含中央益)、外翼翼盒(含固定前、后缘)、副翼、后缘襟翼、扰流板
成飞:机头
沈飞:垂尾、平尾
昌飞:机翼扰流片
洪都航空:前机身和中后机身
济南特种所:雷达罩
航空GE参股的CFM公司LEAP—X1C,未来将随国产发动机成熟后逐步替换CFM
航空动力:发动机
柯林斯(美)/中电科:航天电子通信与导航系统
美国名校录取标准的来龙去脉
美国名校录取标准的来龙去脉:历史上针对于犹太人的制度性作弊——此外还有其他重要内容
此文是我发表在《中国青年研究》2015年第2期的一篇文章《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与青年发展》一部分
1. 美国名校录取标准的来龙去脉
毋庸讳言,我国教育学界认为不能完全凭考试成绩,而是要在高招中导入和加强课外活动表现、推荐等方面的权重的思想,主要是来自于美国(欧洲和日本并不是这样)。然而,不少人所认识的,只是美国高校招生制度的表面形式,很少对于这种形式的来龙去脉以及它背后所隐藏的...
在环境外交中争取最大的国家利益
摘要:环境外交也好,整个国家外交也好,不是为了让外国人舒服,而是为了争取最大的国家利益。我们在意识形态上与西方是两个阵营,中国国际形象的好坏并不取决于环保。当务之急,不是我们怎样寄希望于利用环保改善国际形象,而是怎样避免外部势力利用环保来达到别的目的,其中最为根本的是怎样用我们的硬力量争取更多的环境资源,为此我们要和发展中国家捆到一块,既有正义,也有力量。
一、环境外交的最大问题是让步太多
目前,中国在环保问题上受到很大的国际压力。对于环境外交来讲,主要有以下两个大局:
...
太阳能并非能源困境的突破口
——解决能源问题重在国际关系
摘要:起码在未来20年之内,人类不存在彻底替代化石能源的可能。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技术还是掌握在美国人手中,如果中国太阳能技术不能获得更大的突破,想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新支柱无异于海市蜃楼。而这种突破在现在看,还是一个完全无把握的东西。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在能源战略上、科技上当然要加大投入、寻求突破,但从现实角度看,还是要着眼于国际关系,加强国防力量,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幻影上。
人类能否在太阳能、风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