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焰

男,20世纪60年代生人,作家,学者,现供职于《安徽商报》,高级编辑。出版过《晚清有个李鸿章》、《千年徽州梦》、《男人四十就变鬼》、《思想徽州》、《平凡与诗意》《萤火闪烁》、《与眼镜蛇同行》、《夜兰花》等著作9种。

陈仲丹:干臣奸雄说袁难


 

干臣奸雄说袁难

                                   陈仲丹

安徽作家赵焰忽有灵动探身史学领域,接二连三地写书,问世后都有好评,前不久又出版了《晚清有个袁世凯》,完成了他的“晚清三部曲”系列。“三部曲”由...

Read more

相关报刊推介<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


<<华西都市报>>2010年9月10日


淮河,被遗忘的中国历史
2010-09-10

  读书札记

  □苏鹏宇

  一部中国历史,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部上卷记录黄河,下卷描绘长江的书卷。黄河孕育了华夏民族,长江滋养着神州大地。但仅凭此就断定黄河长江涵盖中国5000年的历史,似乎有些片面。

  学者赵焰,就用一部《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去挑战传统的“黄河长江”史观。对大多数中国人而言,淮河是陌生的。虽然,各种地理书...

Read more

资料:2010年新安读书月100本推荐书


...

“2010新安读书月”之“10本好书评选”推荐书目

政治法律

 

 

 

书名

版别

作者

1

中国30年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变迁

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伯特·劳伦斯·库恩

2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新星出版社

徐贲 

3

坏世界研究/作为第一哲学的政治哲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汀阳 

4

民主新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乔万尼·萨托利

5

反腐镜鉴的新加坡法治主义:一个东方版本的法治国家

法律

陈新民

Read more

合肥人


 

 

合肥人只是一个大概的定义,是指的生活在合肥的人。

 

合肥是一个内陆城市,在他周围,没有什么山,也没有什么水。虽然有淝河流过,但淝河的水,不是清澈而泛有绿意的,因而在本质上没有给当地人带来精神上的陶冶。合肥濒临巢湖,也算是这几年的事情,还谈不上对合肥的文化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地方的山水对于人们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合肥的缺水,使得这座城市很难称为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城市。它一直比较粗糙,缺乏轻盈的气质,更接近男性,也更接近北方。除此之外,由于居皖之中,长期处于一个孤零零的地理位置上,周围是乡村和田野,这也使得合肥在生活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小农特征。这...

Read more

上海书展,《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大受欢迎


8月13日出版的《解放日报》在介绍上海书展时,重点推介了《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一书:

 

上海书展,书香扑面来(组图)
http://www.dayoo.com/http://www.dayoo.com/ 2010-08-13 08:00来源: 解放日报 网友评论 (0)


 

  本报记者 曹静 整理

  为期7天的上海书展已经拉开帷幕。走进上海展览中心,来自全国470余家出版社的15万余种图书,琳琅满目。

  炎炎夏日,何以消暑?请闻书香。

 

  名家力作

  《无锡经验: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个案研究》

  吴敬琏 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

  年过八...

Read more

中医的感觉


 

中医的感觉

 

赵焰

 

我对中医实在谈不上内行,甚至连入门也谈不上。我只是感兴趣,而且“大道相通”。无事时读《黄帝内经》,读《本草纲目》,读《中医学基础理论》,我更多的是从“理”上来认识它。中医的玄妙之处不在于它的严密性和实证性,而在于它之中渗透着一种神秘的感觉。所以我读中医书,就如在读一本古人随笔,如同李笠翁、袁枚之类的随笔。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在何首乌一节中引用了唐李翱所撰写的一则故事,说一个老人年五十八,无妻子,后来服用了酷似人形的何首乌,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数男……这个老人初尝何首乌,不是其它原因,而正是因为何首乌的形...

Read more

《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后记


 

后记

 

零星地写完这本书,已是2009年的初夏了。在旷野与旷野之间,田垄与田垄之间,高地与高地之间,村庄与村庄之间,风车与风车之间,槐树与槐树之间,苦楝与苦楝之间,甚至空蒙与空蒙之间,望过去,都是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麦穗。在这片最初诞生了麦子、大豆、高粱以及水稻的地方,虽然人如野草般反复枯荣,但这个地方的气息,却一直永恒。金黄色的麦穗就是这片土地的黄金甲,它不仅给土地,也给历史和文化披上了黄金甲。这真是刀枪不入的黄金甲,也是无懈可击的黄金甲,甚至是千秋万代的黄金甲——太阳出来,照在黄金甲上,那一大片反光直射上去,天空也变成了大大的盾牌。那真是一种光芒万丈。为什么...

Read more

写作如灯


写作如灯

 

赵焰

 

在我看来,李学军的写作其实就是我自己的写作,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人,我们笔尖流出的黏液,都具有相同的质地。

 

那个时代的人,从一出生起,就与这个世界结合得很紧密:跟土地很近,跟河流很近,跟民风民俗很近,跟亲情友情很近。我们一方面原生态地生长,另一方面又被严重地扭曲;远离浮躁,又置身谎言……然后,世界突飞猛进,我们身临其境,能亲身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我们成家立业后突然置身一个现代化的世界时,那种巨大的反差,连我们自己都会瞠目结舌,现在身处的世界,与过去的反差是那样的巨大,就仿佛不是同一个世界似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