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齐栋梁

长江大学经济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从事于管理经济问题理论研究. 主要课题包括管理理论发展、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企业生产管理、我国银行发展课题、信息化、投资理论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的问题、企业问题中的组织行为研究、质量管理理论与我国企业的相关性、以及入世后我国产业发展情况研究等问题。 目前主要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产业经济与我国农村经济规模区域化问题。 MSN:[email protected]

一周经济评论 意会不可言传


一周经济评论 意会不可言传


意会与言传

(2006.04.03-04.09)

齐栋梁

一些事情是需要言传的,比如中国移动全球最具价值排在了第四名,这事情得言传说道说道。而一些事情即需要言传更需要意会,比如“八荣八耻” 。但一些事情却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梁家辉得奖金马直指台湾金马奖,里面有多少事情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意会吧。全国牙防组上演着“李鬼”的故事,企业可不是什么“冤大头”,与牙防组之间都心之肚明,只是没言语罢了。

而有些意会了的事情,言传不是不可以,但有一定范围,否则后果就有点尴尬了。好...

Read more

用金钱买无聊 Emailcash网络广告新模式


用金钱买无聊 Emailcash网络广告新模式  

 

中国的广告越来越让人感觉到反感,广告人越来越让人觉得猥亵,在充分挖掘广告内涵和渠道的同时,却忘记了根本的东西——消费者的关注度。本末倒置的矛盾不难理解目前中国人谈“广告”色鄙的现象。同时广告渠道的扩展使人处于一种广告海洋的境地,从传统的电视到现在的立体式的广告,几乎早上睁开眼睛到入睡的过程都被广告攻击着。而网络广告便是其中一种“牛皮癣”式的方式之一。无休止的漂浮广告,无条件的弹出广告,无法杜绝的垃圾邮件,无法避免的琏式反映,广告...

Read more

一周经济评论 无"愚"不乐


一周经济评论(3.27-4.2)


无“愚”不乐


4.1日愚人节,因为有了哥哥的故事,多了几分文艺的色彩。同各大媒体报道这个“烟花灿烂“故事相比,便是本周的一些事件都在释放着愚乐的味道,仿佛提醒人们这是个什么节日。

这边李长春说改变一切束缚文化发展,那边张纪中电视剧中大喊“驱逐他们”,直楞楞的让人联想到“不叫他们度阴山”该是什么样子。央视在传播着《大将军施琅》的故事,有人顺藤摸瓜就说赶明儿排一部《开国元勋吴三桂》。意大利大嘴总理楞说中国把孩子煮了当肥料,或许他真该来趟中国了。音乐风...

Read more

一周经济评论(2006.3.20-3.26)


一周经济评论(2006.3.20-3.26)

神雕侠情节

看完央视版的《神雕侠侣》,感触最深的还是小龙女和扬过那种无论在任何场合下的心中只有对方的场景。无论二人独处还是武林交战,从来不顾外面什么情景。孤独的他俩只是为了拆散他们孤独的一些干扰而与外界发生某种关系。这种神雕侠情节,似乎并不是在剧中才有,现实中这种情节似乎更多一些。


或许是由于“花儿”抄袭事件立竿见影的效果,抄袭门开始大范围的扩展开来,高晓松、周笔畅甚至庞龙的《两只蝴蝶》也加入了抄袭门事件。再加上陆川《可可西里》的抄袭,这场风雨愈演愈列。直追某些城市房价欧典地板原来带了个纸糊的帽子而已...

Read more

管理者 藏起胡萝卜挥大棒


管理者 藏起胡萝卜挥舞大棒

 

一个朋友谈论起老板的时候抱怨到,老板工资给的太少了,但是要求的也太多了,整天还要灌输什么企业文化,朋友说都是扯淡,什么时候工资涨了再考虑企业文化吧。我说为什么,朋友把马斯洛的理论搬了出来。马斯洛的理论可谓被广泛的应用着,从各直销公司的煽动课到各大公司的培训,从管理理论到实际应用,从商家到管理书籍,马斯洛需求理论被人们不加批判的应用着,尽管这个理论从来没有被证实过。早在1995年梭普尔、米尔福和罗森塔尔的文章《相信没有证据的结论》中就对马斯洛需求理论做了大篇幅的评判,指出马的理论缺乏“理论与实践”的证据。同这个例子类似的...

Read more

一周经济评论3.13-3.19


 

 

今天你普通话了吗?

 

3.15打假的日子,戏剧性的“花儿乐队”成为今年打假的对象,仓促地凋谢了。百事可乐、可口可乐、蒙牛三家争起了“超女”的冠名权,超女在商家眼里成了“钞女”。顺着这个思路来看,米老鼠安家上海的可能性非常大。18周其仁《经济观察报》发表了长长的一篇文章:天价医药费损害他人吗?理性的有点让人害怕。斯蒂格利茨拿着一篇稿子南来北往的,倒真有点传道士的味道。

 

3.14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了一篇引人注意的消息:财经郎闲评...

Read more

一周经济评论(2006.3.6-3.12)


一周经济评论(2006.3.6-3.12

 

冲冠一怒为哪般?

 

赵本山还没听到郭得刚的相声就说支持他,可能是同病相怜吧。法国导演要告《吉祥三宝》,这回人们可不说什么炒作了。什么事情都该有个缘由的,否则就真的有点无厘头了。

 

梳理本周的事件,吴敬琏发怒无疑是关注的中心。看到这个消息首先的反映便是这事情是否是真的。毕竟现在的媒体失态的很,不做手脚的很少。媒体惟恐天下不乱的心态在这次发怒事件中表现的颇为突出,接连数篇的评论,直指吴的人身。而后,吴对媒体旗帜鲜明的说:“在这个参政的地方,我不会为个人原因发怒”,本该退休的他...

Read more

一周经济评论 2006.2.27-3.5


一周经济评论 2006.2.27-3.5

---理性的回归

学习雷锋的日子到了,今年媒体连雷锋都八上了,整了雷锋的艺术照,说是个时尚青年,还弄个姐弟恋故事出来。虐猫的那个女人让人们是愤怒到了极点,但也有人说,那些喊谴责的人都戴着道德高帽呢,这没什么啊,谁没杀过机宰过猪啊,而且手法也同样的残忍不堪。汪洋就显的不怎么地了,看到CCTV春晚汪洋在镜头前瞥过,才晓得他也混到语言总筹的份上了,说告郭德刚,呆了会儿又说,只要郭道歉就不高了,显得厅没劲的。李安说美国人没有中国人开放,所以他想尽可能的拍《断臂山》,以免遗憾。李安真是到了艺术家的份上了,思考问题都显现着一种责任。事情虽多,里面也透露出...

Read more

雅芳获首张直销牌照 直销业的乔东家?


雅芳获首张直销牌照 直销业的乔东家?

 

安利的角色总有点像达盛昌的角色,总有点阴阴的感觉。当雅芳获得直销试点的时候,安利内部的态度就有点让人家先开路的意思。枪打出头鸟,安利或许想看看再说呢。

 

“眼尖”的记者在将近一周后才从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看到了这个消息,第一财经日报于27日报道了这个消息。在该网页内清晰的看到外资直销企业列表中共有一家企业,即雅芳(中国)有限公司(批准日期2006-02-22)而内资直销企业一个都没有。直销培训员目前只有帅畅、王华等7名,在雅芳网站我们看到这7人最早加入安利的时间为1999.3.30日,最...

Read more

一周经济评论(2006.2.20-2006.2.26)


一周经济评论(2006.2.20-2006.2.26

 

《乔家大院》最后当乔致庸拉着猪肉白面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在清代就有了这慰问困难家庭“五保户”的活动了。2.21《燕赵都市报》登了篇翻阅率挺高的文章:任志强戳穿“皇帝新装”。该文章提到,企业的目的就是赢利,不要把解决社会的责任或者政治责任强加到企业头上。这篇文章挺好,该文作者方家平捅到了大家的痛楚。而很多人都没有这种儿童的“勇敢”,或者是有意为之或者是愚昧无知,老潘这样的人也难怪有人说他。国企赢利9000亿,添着脸吹吹到是没什么大碍,但是到底怎么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