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周五
收青岛儿童文学作家魏晓曦寄来她新出的6本书,都是童话,做得很漂亮,名曰“悦读系列桥梁书”。旭东兄为该书写序,武林兄和我都写了阅读后的一点感想,放在封底。我写的是:
晓曦的童话,有一种特别的阳光味道。读后,可以感受到温暖、爱、乐观和坚持。这些,都是小朋友所需要的,就像需要牛奶,需要鼓励一样。这些精神充实到他们的身体,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我名字前面署上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字样。我当时怕晓曦用“著名”一...
作者文章归档:孙卫卫
10月15日 周五
收青岛儿童文学作家魏晓曦寄来她新出的6本书,都是童话,做得很漂亮,名曰“悦读系列桥梁书”。旭东兄为该书写序,武林兄和我都写了阅读后的一点感想,放在封底。我写的是:
晓曦的童话,有一种特别的阳光味道。读后,可以感受到温暖、爱、乐观和坚持。这些,都是小朋友所需要的,就像需要牛奶,需要鼓励一样。这些精神充实到他们的身体,长大后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优秀的人。
我名字前面署上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字样。我当时怕晓曦用“著名”一...
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9月下旬在上海云翔寺举行年会期间,对佛经寓言进行了研讨,认为佛学中的一些古代寓言其净化心灵、提倡爱心、反贪驱邪等內容是有积极作用的。比如,《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內有98个寓言故事,再加上一头一尾,正好百篇,其中《三重楼寓》、《猴投水月》等更是家喻户晓。鲁迅曾自费捐印,他说,佛藏中经,以譬喻为名者,为《百喻经》最有条贯。胡适认为,《百喻经》是词句优美的散文。台湾作家林清玄称:“如果要选出一部佛经,让6岁到106岁的人都可以读,都能有感受,应该就是《百喻经》了。”我国现代寓言深含哲理,丰富多彩,发表过的作品多达...
10月13日 周三
这两天在读《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这本书2003年1月一出版,我就买了,读过一部分,放在了一边。这次又拿起。读后确实有收获,感慨姜还是老的辣。
王蒙是主张以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基本建设,回击一切攻击。他还说“无为”也是一支歌,一个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要放弃许多诱惑,不仅是声色犬马消费享乐的诱惑,而且是小打小闹急功近利窍门捷径事半功倍的做事的诱惑,才能有所作为。他说,具有正常智商的人,如能集中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全力做好一...
10月10日 周日
和施亮老师、武林兄聚会。
施老师送他的新书《胡同》,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责任编辑:刘茁松。封底有审稿人的一段话:“这是一部坊间少见的书稿,全书通过一个孩子天真的双眼,写‘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一隅,写当时社会的混乱无序、人性泯灭及道德沦丧对一颗幼小心灵的冲击。”
施老师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作家。我和武林兄都表示要好好读读这本书。
施老师还送给我们他父亲翻译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10月11日 周一
这两天,我经常想起在《精品购物指南》看到的一个故事,是上海学者钱文忠解读《弟子规》时讲到的:
东汉时期,有这么一个故事,叫《同窗践约》,一听就是两个同学按照约定践行自己的诺言。有两个人在洛阳读书,一个叫张劭,一个叫范式,他们是一对好朋友,都在当时的都城读书。两个人学成后分别的那一天,张劭流着眼泪对他的好朋友范式说: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对古人来讲,旅行麻烦极了,哪像今天,坐着飞机就去了,古代走二百里路都是一件大事,而且两个人要分开很远,所以大家很难过。范式安慰他说:张兄,...
写在前面的话
杜晓英曾任《三秦都市报》文娱副刊部主任,写过不少文化报道,有不少在文学界、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的散文也写得很好,比如这篇《西安的书香》,我就很喜欢。我一直觉得女性从事文学创作都是天生的,她们对文字的爱和迷恋就像很多人天生不爱文字一样。
晓英已经有很多年没有联系了,准确地说,是联系不上。我猜想她可能去了国外。昨天在百度上一搜,有人回答说她去了英国。不管在哪里,希望她依旧热爱文字,希望她的文字是一朵朵鲜花,插在异乡的花瓶里。
西安的书香
杜晓英
写在前面的话
西安《快乐文学》杂志的王宜振老师多次约我稿,并要我找一位评论家写一千字的评论,我说还是请武林写吧。他说是你跟他说还是我说。我说我说吧。
但我迟迟没有说,我觉得我的文章写得不好,主动跟人家说,是给人家增添麻烦。
一次聚会,王老师和武林兄见面,王老师问,卫卫给你说了吗?武林兄说,说什么?没有呀!
武林兄主动找到我说起这件事。
我说惭愧惭愧,是我怠慢了。我知道我的文字还没有达到让你写赏析的程...
10月5日 周二
很多旧的杂志不忍心扔掉,是因为那上面留存着我的记忆。
今天整理书刊,又翻出了不少旧刊,最老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学生文学》。主编:赵建功,副主编:蔡智敏。目录的右上写着:“抒写当代中学生的热血豪情理想追求,展示当代中学生的烦恼苦衷探索奋斗。”该杂志1986年1月创刊,1989年12月终刊,在中学生中的影响,如当年《人民文学》在作家中的影响,被誉为“中国校园文学第一刊”。
我手头的这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