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 周一
不久前,和张之路老师在一起,谈到藏书,他说,卫卫你的书房太乱了。我嘴上说是是是,心里还在犯嘀咕,乱吗?我怎么没觉得呢?
张老师是春天来我们家的。知道他要来,我特意把书房收拾了一下,随意摆放的书,也摞成一摞或堆成一排,我以为已经很有秩序了,还是被他看出了乱字。实在很不好意思。
好朋友巴别塔在他博客上贴了一张台湾儿童文学教授林文宝先生书房的照片(如图),最打动我的是那张小书桌(或小茶几),可以...
作者文章归档:孙卫卫
10月4日 周一
不久前,和张之路老师在一起,谈到藏书,他说,卫卫你的书房太乱了。我嘴上说是是是,心里还在犯嘀咕,乱吗?我怎么没觉得呢?
张老师是春天来我们家的。知道他要来,我特意把书房收拾了一下,随意摆放的书,也摞成一摞或堆成一排,我以为已经很有秩序了,还是被他看出了乱字。实在很不好意思。
好朋友巴别塔在他博客上贴了一张台湾儿童文学教授林文宝先生书房的照片(如图),最打动我的是那张小书桌(或小茶几),可以...
10月3日 周日
读完了于晓明兄的《川上集》,收获颇多。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文集,书名取“子在川上曰”之意。晓明兄是一个对自己的目标很明确的人,做什么,不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他的心里分得很清楚。如有一天写到和两个女经理一起吃饭,他用的是“余深不以为然也。这类小暴发户,连走路都一拽一拽的。”自牧先生主编的《日记杂志》,选了晓明兄2008年的半月日记,其中批评一个人,用词也很厉害,看来是真生气了。类似这样的话,我在公开的日记中是写不出来的。
&...
9月28日 周二
收于晓明兄寄来的书。
看包裹单上标的重量,我以为只有两三本,还奇怪两三本也寄包裹。到邮局,营业员拎出来,我怀疑是不是给错了,居然这么大一包。
提到办公室,清点了一下,有11本。有晓明兄写的,如《川上集》、《门外漫谈——于晓明管理随笔集》,有他主编的《书脉》,有一些是他的好朋友的书,如徐明祥先生的《潜庐藏书纪事》、自牧主编的《日记杂志》。《日记杂志》早就听说,今天是第一次看到。原来叫《日记报》,是晓明兄创办的。
&...
我们的写作观需要反思
吴非
时下的作文教学,有些失误显然是错误观念导致的。
首先在于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在写作中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得不到教师的鼓励,最是一件无趣的事。语文写作和理科解题不太一样,一般而言,只有好与不太好之分,未必有对错之别。理科解题,学生更多的是依据规律,正确地思考、推理;写作,需要形象思维,要有创造的想象,要有表达的技巧,重在“逐步提高”。起始阶段的写作,学生往往不知道“高”在何处,写得不多,难有成就感,久而为难,得不到鼓励,最终疲于应付,倦于无趣。看到学生苦于写不出一篇...
9月26日 周日
就是这个广告,让我差点破相。
在安定门地铁,墙上的一幅广告迷住了我,是哪个明星呢?看签名才知道是巩俐。我边看边琢磨怎么不像,不可能是吧,哪里不像呢?啪,地动山摇,我撞在了车站中央的地图牌上。正在看地图的那个小伙子惊奇地看着我,他一定纳闷好好走着,怎么就撞上了。
对不起,吓了他一跳。
万幸,因为是回顾着走,撞上了右脸颊,没撞上眼镜,否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没敢看旁边的人的...
9月24日 周五
这两年,有关书的书多了起来,而且不少都做成精装本。以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海上文丛》为先,后有三联书店的《中学图书馆文库》,今年初有中华书局的,还有其他社零散的出的。遇到这样的书,我总是翻来覆去地看,可谓爱不释手,似乎只有精装本,才是表现它的最好形式。
这些书,我大都会买回家,慢慢欣赏。
海豚出版社最近出的《海豚书馆》,也做成了精装本,小小的,设计得很漂亮,每本十余元,是著名作家的作品选,有莫言、董桥、王安忆等人的。...
范用:浪漫已成绝响
李 辉
著名出版家范用先生9月14日在京离世。他生前曾策划出版了巴金《随想录》,陈白尘《牛棚日记》,傅雷的《傅雷家书》等名作,主持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等知名刊物。
为别人出了一辈子书的范用,在上世纪80年代退休之后才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爱穆源》。穆源是他的母校——江苏镇江穆源小学。说实话,我从未想到,小学生活居然会那么丰富多彩。我有点奇怪,范用为什么独独对小学生活那么留恋,用那么多笔墨去写,甚至晚年还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自己动手用硬纸板做了一个母校的模型,专门送回母校,供今天的学生观看。...
9月20日 周一
这本书做得真像一块古城墙的砖。拿在手里,对泰州这座城市肃然起敬,泰州的文化原来也很深厚。
这本书是《泰州城脉》,装帧设计是青年书装家周晨,生长在另一个文化名城苏州。设计过很多有意思、高品位的书,有作品入选“中国最美的书”。
虽然在江苏学习过多年,但我从未踏上泰州的土地。看这本书,才知道泰州历史悠久,古称海阳、海陵,汉初置县,东晋设郡,南唐建州,泰州的名字有“国泰民安,龙凤呈祥”之意。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