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京
钢材期货已在风风雨雨中走过两个年头。
之所以提及“两年”,是因为18年前,我国苏交所领先全球推出钢材期货后,该品种仅仅生存了不足15个月。
提到当年失败的原因,参与设计过首张钢材期货合约的,原苏州商品交易所总裁颜羽告诉本报记者,“这一失败只应归于当时的行业认知差异与影响的结果”。
多年来,在她心里,这都不只是她一个人的伤痛,更是那一代从业人的伤痛。
然后今天,钢材期货不仅重出江湖,更是在两年后创下了成交额增幅过半的佳绩。它不光象征着此次钢材期货上市的伟大成功,更加印证了我国发展市场经济对钢材期货的迫切需求。
当然,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