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彦明

笔名花童。81年生于天津,现居西安,为某杂志编辑、策划。好读书,不舍得花钱。喜女色,没有足够的胆。写诗歌,小说还有其它自己不愿提及的神经兮兮不知所云的文字。有作品见于《作品》、《芳草》、《诗选刊》、《诗歌月刊》、《诗潮》等杂志报刊。出版诗集《是什么让我无法安静》,长篇小说《植物园》。有同名博克。最近正在策划一套自己不愿提及的“80后”的文集,挣些钱混混日子。计划在30岁之前,写一部成功的小说,拍一部自己的电影。

《诗歌杂志》总第十期


诗生活通讯社(本社记者子石)2010年7月29日晚间综合报道  日前,《诗歌杂志》总第十期出刊。
    本期《诗歌杂志》继续以“80后”主题,集中展示闽鄂黔桂蜀5省年轻诗界进行状态,并约请了“在场”的优秀诗人及评论家从各自角度、分别对各区域80后诗歌进行观察。安琪认为80后是沉郁的又是锐气的,本身即为80后评论家的赵学成则自“80后已不年轻”后又提出了“父亲”概念——这似是提醒一种“角色转换”的开始,“父亲”的意味,对于“80后”更表明责任与宽容、理智与成熟这一重要时段的稳步到来。


   ...

Read more

『草稿』致李贺


致李贺

 

1

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骑驴记

 

穿越城市,就像

穿越一座峡谷。

你的内心是苍凉的城。

 

那些风雅的人

写干净的文字

在田野里,小心翼翼

说别人的话。

那些命题作文:

“敬请斧正”

在你的收藏夹里

被一一拆解

 

骑在驴背上

你有孤独的内心。

 

2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寒冷记

 

到了最后

你的...

Read more

对一个青年作家的忠告


培养自己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君主们的怀疑。
防范君主们。
不要用意识形态的行话玷污你的语言。
不要让因你的文学才能而获得的特权扰乱你的良心。
不要歌功颂德:你将会后悔。
不要为民族英雄写葬礼演说辞:你将会后悔。
如果你不能说真话,那就保持沉默。
  ——[南斯拉夫]丹尼波·契斯《对一个青年作家的忠告》

 

 

(转自邵风华博客)

Read more

『约稿』我们当然相信广告


我们当然相信广告

 

王彦明

 

许多年前,我还是个孩子,每晚和父母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期待的中的《霍元甲》或者《陈真》。等待着等待着,“燕舞,燕舞,一边歌来一边舞……”的歌声就想起来了。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什么叫广告,更不懂什么是眼球效应。如果今天我再这样说,很多人就会笑话我OUT了,还会问我是不是从原始社会逃来的。

我相信广告,当然相信,我主要相信的是广告的效力。在今天,我不得不信。当我菲薄的收入,经老婆之手,大方地流进品牌店的时候,我信了;当经不起儿子的哭闹,咬着牙走进肯德基给他买了全家桶之后,我信了;当过年过节看望老人,他们闪烁其辞地谈到“脑白金”时候,...

Read more

『草稿』我们


我们

 

我们都是耳背之人

眼睛度数还高

站在尘世里,就模糊地

窥探或者倾听

省去了诸多麻烦。

 

作为借口

这显得真诚

尽管我知道

这影响不了

我们对世界的判断

只是

从此我们就可以

不再顾及世界的感受

从此一意孤行了

Read more

『问卷』关于诗歌·生活的问与答


你为什么要写诗?
答:起初是虚荣,后来是真诚。

你是否有固定职业和收入?
答:有。我需要填饱肚子。

你是否能接受自己从此不再写诗?理由。
答:能。生活还在继续,也还要继续。

你如何看待诗歌朗诵会?
答:诗歌朗诵会是文本与声音的互动。

诗在你生活中占据什么地位?
答:如同呼吸。诗歌渗入了生活,生活衍生着诗歌。

你会支持自己的孩子写诗么?理由。
答:顺其自然。
我对孩子的爱好没有预期,也不干涉。

你认为什么样的诗是好诗?请举例。
答:我认为的好诗:要有美感,有质感,有韵致,有张力。

你经常阅读(浏览)哪些诗歌刊物(网站)?
答:葵、诗江湖、诗生活。

你最欣赏哪些诗人?举五例以...

Read more

『随笔』我们来干点什么


我们来干点什么

 

 

   

   

   这些年,含西瓜霜,吃胖大海

   喝纯净之水

   好好浸润自己的嗓子。

 

   这些年,与一只秤砣对质

   做技术活,和平衡较劲

   只关注斤两之事。

 

   这些年,只干与虎谋皮的行当

   不合时宜,不环保

   也还是做,哪怕只是碰到些许皮...

Read more

『非评论』《南寨》阅读笔记


《南寨》阅读笔记

 

1、所谋乃“大”

 

写长诗是个辛苦活儿,要考验作者的技术、耐性、底蕴和肺活量(森子在一篇博文里提过“肺活量”这个词语,我认为极好)等问题。而往往敢于写长诗的作者,必然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他们“所谋乃大”。

诗歌往往以含蓄内敛、有充足的张力取胜。在这个方面,短诗做到更好。长诗的写作往往会消解了张力,以其磅礴的气韵取胜。我认为这样的写作,不算失败,亦称不上成功,此种长诗毕竟将诗歌的感觉弱化了。曾经有人拿“废话”诗歌的消解和语感说事,我以为不妥,“废话”的写作的走向毕竟是一条死胡同。而长诗的写作毕竟不是一味简单的追求语感,其内在的空间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