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绪山

张绪山,男,1963年3月出生于山东寿光。1991-1998年在希腊留学,先后就读于萨洛尼卡亚里士多德大学语言学院和艾奥尼纳(Ioannina)大学历史考古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后到清华任职,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南开大学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绪山教授主要致力于拜占庭史的研究。他掌握英语、希腊语(古代和现代)、法语等外语。先后承担过的科研项目有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6-7世纪中国和拜占庭帝国文化交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科发展基金项目“古代中国与欧洲文化交流史”、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经院哲学渊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项目“中国和拜占庭帝国文化交流研究”等。目前正致力于“汉唐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关系史”的研究。

向善而行为何如此艰难?


一、如何判断当前的社会道德现状?

对我国当下社会道德现状的估计,一些媒体有“主流呈现出良好道德风貌”的认定,但不少人并不赞同。判断一个社会的道德状况,恐怕不宜用主流、非主流这样的划分。首先,主流如何界定?是否在50%以上就算主流?如果这样评估,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可以说主流是好的,因为在几千年历史的任何一个阶段,大恶巨奸者都不会超过总人口的半数;其次,这主流是指哪个阶层,是普通百姓还是官员?如果说指百姓,文明史上任何时候百姓的主流都是好的,因为百姓没有犯大奸巨恶的条件,即使是小奸小恶也只属于少数。

判断一个社会的好坏,最重要的标准,要看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的...

Read more

毛泽东棋局中的鲁迅


  毛泽东喜爱鲁迅什么?

鲁迅之子周海婴所著《鲁迅与我七十年》(南海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一书提到的一个重要政治情节:1957年夏天毛泽东在上海接见文艺界人士,翻译家罗稷南参与其中。谈话之间,罗稷南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疑问:“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对这个大胆的设问十分认真,沉思了片刻,回答说:“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是关在牢里还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做声。”一个近乎悬念的询问,得到的竟是如此严峻的回答。罗稷南吃惊之余,不敢再做声。

罗稷南提出的这一命题,涉及中国现代史上两位偶像人物。以毛的回答,在毛执权柄的...

Read more

拿什么限制中国官员的性特权?


——人体政治学研究之一

 
  政治与人类的存在相伴始终。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虽然各族各国间或出现过女人主政的时期,基本上是男权统治的历史。儒家圣人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又说:“食色,性也”。作为男人身体上的重要器官,腿间物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保障种类的繁衍,一是供给个体愉悦享受。人是作为社会成员存在的,每个个体之人在社会中所承担的政治角色不同,也相应地获得与社会角色相对等的待遇;作为人体一个部件的腿间物,天然地随着个体之人的政治角色获得相应的政治享受,如前近代社会的纳妾制度中,纳妾的数量多寡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