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许荣民

已退休我,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一直想把自己三十年来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作所为积累的经验和方法传授给我的同仁,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直致力于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指导公众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破“记录”的代价


记录就是叫打破的。
破记录往往让人们兴奋不已,欢呼雀跃。而当今有些记录被打破人们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截至29日,北京2010年至2011年冬季,已经刷新了60年来最晚初雪纪录,而且极值还将延续。这个记录破的代价太大了。
一冬无雪,带来了气象干旱,过冬作物缺水死亡,小麦期货市场价格攀升。
一冬无雪,造成了气候干燥,儿童老人无法抵御,城乡医院人满为患。
一冬无雪,导致了水源紧缺,城乡供水出现困难,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一冬无雪,……
一冬无雪,北京破了60年的记录。为什么?是自然规律吗?是环境污染全球变暖吗?
破“记录”的代价太...

Read more

环境保护现场执法——三结合


     环境保护现场执法活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光凭工作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有所技巧。

    一是做到前后结合。就是要注意前部、后部的兼顾,瞻前顾后。有一些企业的前部可圈可点,赏心悦目,而后面藏污纳垢,一塌糊涂。不做的前后结合,就可能以偏概全。

    二是坚持上下结合。就是在现场检查时,不仅要检查地面设备,而且要检查地下设备,不仅检查平面设施,更要检查高空、高处的设施。一般情况下,在高处的设备更容易存在问题,这是因为有的操作人员不尽职尽责,管理不到位,有的怕苦怕累,投机取巧。

...

Read more

转载:正确把握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


       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气候变化危机,世界各国先后掀起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浪潮。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尚处在探索之中。正确把握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异同及关系,有利于推动二者协同发展。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在提出背景、关注重点及定位上存在区别。在提出背景上,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发展循环经济主要是为了有效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在关注重点上,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

Read more

广州治堵拿公车开刀


      汽车多了,道路多了,堵车日益严重了。各地纷纷出台治堵措施,以解燃眉之急。广州新出台的方案增加坚持不限制私家车上牌,并取消了中心城区限制外地车的措施,增加了限制公务车的内容值得称赞。
      中国车多吗?不多!私家车与世界发达国家没法比。中国车多吗?绝对多!迄今为止中国公车数量仍是哥德巴赫猜想,谁也莫知其详,但数量多且滥是不争的事实。在路上不用说,在学校门口、在宾馆饭店、在歌厅舞厅、在农家乐鱼塘等等人们可去的地方随处可见,有有标志(特种车)的、有无标志的,有军牌的、有公安牌...

Read more

转载:环保部等11部门将建联动机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人民网北京1月25日电 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环保部等11部门将首次采取协调联动机制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为广大居民建设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今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国务院十一个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陶德田说,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环境噪声污染影响日益突出,环境噪声污染纠纷频发,扰民投诉居高不下,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在控制重点、防治手段、职能分工和处罚力度上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噪声管理工作需...

Read more

电话订票,反映诚信问题


       每年的春运反映火车票一票难求的报道非常多,运力不足,旅客太多是根本原因。而《人民日报》报道“上海铁路局每天5万张电话订票无人领取”的原因笔者认为就没那么简单了。一边是订票热线难以拨通,一边却有六成电话订票无人领取 。是旅客多种途径已经买到了车票?有事改变了行程?当然,肯定有这些方面的因素。
      订票是个人行为,但是,电话是公共资源,火车票也是公共资源。春运期间车票紧张,电话预订车票却不取票构成“占票”,造成资...

Read more

房子装修完卖好!


      大家都知道,新房交工后,房主面临一个大工程——装修,不但耗时耗力,而且带来噪声、粉尘等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砸墙砌墙也造成资源浪费。笔者认为从节能减排,家庭团结和睦的角度讲,房子装修完卖好!
      对于这个问题,许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精装修以后价格一定会高,经济上承受不了;有的认为每个人的经济状况、兴趣爱好及审美观点不同,不喜欢模式化的环境。其实,房屋精装后出售国家早在2002年,就曾出台了《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要求各地加强住宅装饰...

Read more

转载:土地财政的利弊及未来发展


什么是土地财政

  土地财政包含二部分。一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耕地占用税、房地产和建筑业等的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等等。目前地方政府重点征收的是房地产税和建筑税,高的已达地方税收收入的百分之三四十。

  二是与土地有关的政府的非税收入,如土地租金、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耕地开垦费、新菜地建设基金,等等。目前地方政府主要看重的是土地出让金,出让金占地方财政预算内收入的比重,已达百分之四五十,少数地方甚至超过预算内收入。

  以上二部分收入有内在的联系,政府出让土地获得非税收入出让金,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得到土地搞开发,又可以增加政府的房地产税和建筑税。对地方政府来说,这...

Read more

解读:土地闲置,“政府原因”更应问责


      土地紧张,土地开发有油水,土地开发中有猫腻是众所周知的事。问题在哪里?2009年度数据表明,到该年12月底,全国闲置的700多宗、面积3000多公顷土地中,“政府原因”占了大头,宗数为企业原因的5倍,面积为企业原因的2倍。而按现有政策规定,政府原因造成土地闲置原则上不予追究。不用承担责任,也就不可能有责任感。不负责任就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土地财政,在迅速增加各级财政收入的同时,也快速的推高了房价,让百姓怨声载道。大面积的土地闲置又造成建设用地紧张,反过来再推高地价和房价。形成恶性循环。
 ...

Read more

生态是借贷不是继承


      “生态是借贷而不是继承”的理念为我们加强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生态环境是大自然的产物,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这一理念提醒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除了我们自己享用外,必须考虑后代的利益,是从子孙后代手中借过来使用的,必须完好无损地还给子孙后代,而且要附加高额‘利息’,也就是我们的发展成果;不要认为是从祖先那儿继承的,先到先得,如何处置都可以,为所欲为就容易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是对子孙后代的犯罪。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