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仲继银

1985和1988分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曾任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迈阿密大学访问学者。
已出版公司治理专著有≪公司治理案例----世界顶尖公司的创立、传承与控制≫(中国发展2013年8月出版)、《公司的骨骼--那些伟大企业的前世今生》(中国发展2011年8月出版)、《《董事会与公司治理》(中国发展2009年2月出版)、《公司治理--董事经理指南》(与鲁桐、孔杰合著)、《公司治理基因--评价与案例》(与鲁桐等合著)。曾在《中华工商时报》开设“企业评论”专栏,现在《董事会》杂志开设“董事学院—讲坛”专栏。
曾为世行、亚行、上交所、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航天科技、中远、泰康、再保险、中行、建行、工商行、联通、中核、中土、五矿、有色、中煤、中外运、首都机场集团、建银投资、中外理等近百家著名企业和机构提供过研究、咨询或应邀演讲服务。

谷歌式共同治理


  在过去的十年中,一个非同寻常的三人执政架构非常有效地领导谷歌取得了辉煌的成功。虽然谷歌最终选择了改变,但是这一三人执政架构,特别是其中所蕴涵的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的“共同治理”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

  起步与融资

  1998年,比尔.盖茨回答《被谷歌》一书作者奥莱塔“你最害怕哪种挑战”的问题时说,“我害怕有人在车库里进行全新的发明”。这个时候,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正在硅谷的一个地下车库里做着这样的事情。

  佩奇和布林都生于1973...

Read more

Facebook:扎克伯格的公司治理谋略


 
为保持控制和公司自主发展,扎克伯格一直拒绝被整体收购的“发财和套现机会”,并且对任何可能让他失去公司管理控制权的交易都不感兴趣。在每一次需要给投资者董事席位的融资过程中,他都把能够与自己合意的对方最高人物亲自出任董事作为接受投资的必要条件
 
文/仲继银
 
生于1984年的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许并不是最先有实名社交网站设想的人,但是他凭借技术和坚持,成为了领先者。Facebook,创立刚7年,尚未上市,市场估值已达500亿美元,超过了雅虎和eBay的市值。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其背后的公司治...

Read more

提升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


提升社会责任的公司治理 
 
仲继银
 
400年前,世界第一个股票交易所和第一个股份公司在荷兰诞生,并且可以说,荷兰正是因此而率先实现了市场经济模式和自由企业制度下的“大国崛起”。今天,在美国企业捐款只占社会全部慈善捐款总额5%的时候,荷兰企业的捐款已经达到了社会全部慈善捐款的50%。与此同时,荷兰公司董事会成员中有60%的人是绿色和平组织这类非政府组织的成员。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荷兰的“领先实践”,是否会再一次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潮流?如果会,这是否意味着现代企业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商业组织,现代企业的...

Read more

公司治理的“中国道路”


  价值中国:如果说公司治理的基本精神是“妥协”的话,那您认为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呢?

  仲继银:这是国美事件中有人提出的说法,我不是很赞同的。公司治理的基本精神不能叫“妥协”,这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思想基础上的理解。公司是西方产物,提倡的是“合作”,中国还是有些缺乏这方面的意识的,中国企业往往在组织内部谁为主谁为辅分的比较清晰,但大都还是延续了“人治”的习惯。公司治理的基本精神其实是种契约精神,在公司法所奠定的规则的基础上,通过公司章程,事先明确一些可能发生的矛盾或者冲突的解决办...

Read more

坎普拉德:被逼出来的宜家之道


 

  被逼出来的宜家之道

  “我之所以努力的,不仅仅是宜家的长盛不衰,而且是要使它成为一个独立于任何一个国家的公司”

  文/仲继银

  从17岁的创建,到84岁的守望,从个人所有到基金会所有,从瑞典经丹麦再到荷兰,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宜家公司能否避免来自家族或者国家的伤害,成为长盛不衰并且超然独立的企业帝国?

  17岁男孩创业

  英格瓦.坎普拉德(Ingvar Kamprad)1926年出身于瑞典一个农场主家庭。1896年,坎普拉德的祖父阿契姆购买了一处449公顷的土地(森林和农场),从德国移居到瑞典。因缺少经营资...

Read more

欧莱雅:百年传承的第三条道路


欧莱雅:百年传承的第三条道路

  利利亚娜、雀巢与欧莱雅之间稳定的三角结构,为家族企业在保持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和转向机构投资者主导—职业经理人控制这两种模式之间,提供了一种中间道路或说是第三条道路——家族和真正的战略投资者共同稳定持有—内部成长的职业经理人管理

  国美尚未消停,华为又起风波。行业龙头企业控制结构的不稳定已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甚至是涉及经济体系的安全与稳定的问题。欧莱雅创始人欧仁·舒莱尔只有一个女儿,却通过将财产权与管理权分开的一种“合理传承”安排,让...

Read more

古奇家族:从内讧到出局


 

  古奇这一姓氏随古奇品牌在世界流传,但目前已经与古奇家族的人员毫无利益关系。从“利用外资”到“被外资利用”,古奇家族谱写了企业创始家族的一曲悲歌,值得我们深深凭吊。

  文/仲继银

  同在家族资本主义盛行的意大利,安杰利家族的第五代成员保持住了对菲亚特集团的控制,古奇家族却在第三代就彻底失去了古奇集团。古奇在短短几十年内从一个小店铺和家庭作坊成长为国际顶级时尚品牌,可谓是商业史上的奇迹。古奇家族在因为内讧而引入私人股权资本仅仅四年之后就彻底失去了古奇集团,也可说是为企业创始家族提供了一个异常惨痛的...

Read more

进步还是阻碍:国美之争的公司治理含义


  

  股权分散只是良好公司治理的一个自然结果,而不是改进公司治理的手段,更不应该是公司发展的目标。在“社会有效保护股东权利、股东有效控制公司董事会、公司董事会有效选聘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有效领导企业组织的发展”这样一个完整的公司治理链条之下,公司创始人的回报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创始人的自愿退出才能成为常态

  文/ 仲继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9月28日的国美临时股东大会投票结果,只是一次战役的结束,而不是战争的结束。因为大股东不满意现有董事会构成的根本性矛盾并没有解决,国美之争还将持续下去。无论国美之争最后的结果如何,这...

Read more

菲亚特:意大利家族资本主义标杆


  掌握着只有23年历史的国美公司三分之一以上股权的黄光裕遭遇了控制权危机,只有20%左右股份的安杰利家族却牢牢保持着对已经有101年历史的菲亚特集团的控制。秉持“绝不让菲亚特落入他人之手”信念的安杰利家族,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并成为意大利家族资本主义标杆的?以史为镜和他山之石都可以加深我们对创始人控制公司问题的理解。

  诞生于咖啡馆的造车梦

  菲亚特帝国的创始人是乔万尼·安杰利一世,1866年出生于意大利小镇菲拉·佩洛莎的一个很有名望的农场主家庭,1889年从摩那德军事学院毕业后在佛罗那建立了一个小工作室,研制发动机。...

Read more

新家族主义:佳能的共生型公司治理


  美式德式日式治理,都不是完美定式;坚持自我、努力学习,管用就是好的

  文/仲继银

  关于佳能(CANON)名字的含义,有两种说法,一是观音(KWANON),二是大炮(CANNON)。作为一个公司名称,CANON就是CANON,到底是啥含义也许并不重要。但是,人们赋予这一词汇的两个含义,却正好象征了佳能的两种文化形象:作为“观音”,佳能倡导“共生”理念,并将之切实贯彻到了企业行为的各个层面;作为“大炮”,佳能出色地完成了其创业时所设立的“打倒莱卡”的梦想。

  德国人能...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