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思彤

网络爱好者

价值中国网应将实名与职业发挥到极致


价值中国网是一个以实名制见长并致力于汇聚职业人士的财经类网站。这样一个网站,其有别于其他博客网站并吸引人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实名、职业、财经。因此,把价值中国网做大做强,就必须尽最大限度地突出这三个方面的特征并将其发挥到极致。否则,价值中国网就会被淹没于众多博客网站之中而无法秀出于林。

在这三个特征中,财经只是内容的取舍,由于参加人的身份及研究方向的限制,通常不大可能有多少超越,比如,研究财经的不大可能更多地研究文化、体育,因此,价值中国网也不大可能蜕变为文化网站、体育网站或者其他非财经类网站。网站的性质决定了作者群的性质,而作者群的性质又决定了文章内容的性质,文章内容的性...

Read more

读书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


  有人说,“百味不如读书味,回味无穷数读书”。读书之所以可以让百味甘拜下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能够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而且,这种满足与愉悦是可持续的、永久的。一顿美食只能解决一日三餐的三分之一,而一部好书却可以让人铭记并受用一辈子。美食可以轻易地用金钱换取,而书却只能通过阅读才能变成知识的力量。因此,人们对饱食终日的饕餮之徒经常嗤之以鼻,而对囊萤映雪的读书之人却每每肃然起敬。

  书,人人会读,但要读出境界,就必须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即:为什么要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

  第一,为什么要读书?

  有一位网友这样写道,“书...

Read more

文章是不是非得写到无人能懂?——兼评南周0724自由谈


  2008年7月24日《南方周末》的“自由谈”,一共发表了经济评论员叶檀的《税收过度增长可能导致经济衰退》、时事评论员熊培云的《“我看到的只是人”》、历史学教授罗志田的《心静而后幸福生》、得克萨斯A&M大学副教授王笛的《大义该不该灭亲》、中山大学教授龚隽的《教育需要信仰》等五篇文章,但除了叶檀的经济类文章观点鲜明、论证清晰之外,其他四篇或多或少都有些语焉不详,内容五迷三道的,让读者两股战战,诚惶诚恐。

  这种情况,套用豆瓣网“自由谈”小组热心网友王怜花的评价便是:“一读之下,我也觉得作者...

Read more

新形势下统计部门解放思想琐谈


  2008年无疑是新中国历史上又一个解放思想年。很多人都在谈解放思想,很多地区、部门和单位都在谈解放思想,已经到了言必谈解放思想的地步。尽管这一次的解放思想,内涵不象冲破“两个凡是”和“姓资姓社”思想束缚那么明确,因而它能否成为继1978年“真理标准讨论”和1992年“小平同志南方谈话”那两次思想大解放之后的第三次解放思想,还需要实践检验,但全国各地所掀起的新一轮解放思想的巨大声势,却是有目共睹的。

  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胡锦涛同志都曾经有过重要论述。小...

Read more

南周的“自由谈”应该向人民的“大地”学什么?


  《南方周末》和《人民日报》都是我喜爱的报纸。《南方周末》以评论见长,《人民日报》的散文随笔也很有份量。《南方周末》改版后,评论文章集中在“自由谈”,而《人民日报》的散文随笔则仍集中在“大地”副刊。两者有着相近之处,这就为我们的观察与比较提供了一种可能。

  “自由谈”与“大地”,一个稚嫩,一个成熟;一个直露张扬,一个沧桑内敛;一个率性而为不拘小节,一个成竹在胸精雕细刻;一个血气方刚,语言生猛,咄咄逼人,一个炉火纯青,朴实敦厚,春风化雨;一个如坚涩的青杏,一个似饱满的圆月;一个如飞流直...

Read more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缘何有水分?


  2008年6月20日的《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96.89%就业率”:为何感觉有“水分”?》(http://jsnews.jschina.com.cn/gb/jschina/js/a/userobject1ai1926126.html)的记者采访,针对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6.8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高于去年同期1.32个百分点,引起人们质疑的事实,披露了省教育主管部门有关人士的解释与说明。有关人士指出,这种质疑主要和人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统计口径的理解发生偏差有关。根据教育部有关精神,高校毕业生总就业率由...

Read more

关于价值中国专家评价体系的问与答


  拙作《我选出的价值中国网2008年综合实力十五强》在价值中国网发表后,引起了不少作者和网友的关注。总体上看,对笔者在文中提出的评价体系持赞成与支持态度的居多。当然,也有持怀疑态度的,任俊正先生大概算是其中之一。他在这篇文章的后面发了很长的一篇跟帖,可惜因为字数太多的原因,系统没有公开显示,而只在我的管理界面出现。所以,原打算以在线跟帖的方式作答的,只好又改成一篇文章,单独发表,供大家参考。

  任俊正先生在跟帖中提出了四个问题:

  1,将指标体系的战略思想重申。如果价值中国网搞活动,既提高不了专家群的数量,也提高不了质量,也提高不了新注册用户及固定读者群,有什么意义?价...

Read more

我选出的价值中国网2008年综合实力十五强


  写完了价值中国网前二十强和后八十强的分析之后,仍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想按照罗百辉先生的提议,写写一百零八强。可惜研究了一番相关数据和作者表现后,觉得能撑到一百零八“强”的,其实际表现与能力均不够理想。于是便放弃了这个打算,转而想按照自己对“综合实力”的理解及自己设定的考核体系,来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XX强。这里之所以用XX来表示,是因为在列出相关数据之前,连我自己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能够入围。

  这个“综合实力XX强”的考核体系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其一是宁缺勿滥,有几个就是几个,绝不降低标准;其二是指标数据容...

Read more

价值中国百强评选后八十强分析


  价值中国百强评选即将尘埃落定。这场评选,虽称不上轰轰烈烈,倒也算得上热热闹闹。专栏作者们、网友们先是针对什么是专家、什么是影响力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然后又针对第四轮评比结果与前三轮结果的较大反差,对第四轮评比规则进行了猛烈抨击,迫使管理方中途将评选论坛由自由式发言改为实名制发言,并对第四轮既定规则作了重大修改,使评选重回顺利进行的轨道。在此期间,专栏作者们、网友们粉墨登场,为自己、为他人、为网站、为其他,或鼓噪呐喊,激昂慷慨,或顺水推舟,旁敲侧击;或光天化日舞枪弄棒,公开向敌对者叫板,或隐形匿踪暗施冷箭,悄悄向出头者发难。一时间,样样手段,种种伎俩,都在这小小的平台上尽情地展示;那阵势...

Read more

价值中国网评选前二十强分析(续)


  拙作《对价值中国百强评比规则修改后前二十名变动情况的分析》(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119204.html)2008年6月7日在价值中国网发表后,引起了一些作者和网友的注意。其中有一位网友(或作者?)给我留言说,“既是前二十名分析,就应该做得到位一点,将修改前的前二十名在规则变化后的情况,以及规则修改后新二十名的情况,作一个全面的变动情况分析,也许更有利于存档,以供借鉴用,如此以偏概全,似乎名不符实。”我感谢这位网友对拙作的关心,同时也接受他的建议,腾出时间对有关20强的资料进行了更加全面的观察与研究,写出这篇续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