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振杰

宋振杰,自由撰稿人,北京时代光华高级讲师,职业素质训练专家。清华大学职业经理训练中心教授会成员,人社部CETTIC(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职业基本能力专项培训专家委员会成员。具有大型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和民营企业14年领导经历,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丰富。
宋振杰老师是北京大学出版社金牌作者获得者,著有职业素质培训专著《黄金心态》《自我管理》《团队领导》《好员工是这样炼成的》《第一步:新员工职业化六大关键》等。
宋振杰老师撰写的《员工职业心态塑造》《员工职业意识塑造》《员工职业行为规范(通用读本)》《员工职业竞争力》《员工岗位成才六大路径》《员工岗位成才六大关键能力》等系列教材,经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被指定为“十二五”全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培训教材。

宋振杰老师的《黄金心态》课程已经成为全国心态类培训经典课程,先后在全国40多个城市和200多家企业进行了公开课和内训讲授,直接受训人数3万余人。《黄金心态》一书自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已连续印刷27次,销量超过了20万册,并于2009年出版了升级版。

近年来,宋振杰老师专注于职业素质方面的研究与培训,曾服务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长虹集团、海信集团、蒙牛集团、美国应用材料(中国)公司、海立股份、黄金搭档、光明乳业、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新中源陶瓷集团、宝信软件、上海通用汽车、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上海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申银万国证券、国泰基金、永诚保险(总部)、信泰人寿(总部)、安徽交通投资集团、湖南出版集团、北京金隅集团、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等500余家企业和单位,并在各地举办公开课600余场次,受到欢迎和好评。

宋振杰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现代企业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素质胜任模型与全员职业素质提升、心理学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国学文化与管理的结合与运用。

宋振杰老师擅长主讲课程:高层领导力、实用管理工具与技能、员工职业化等。

欢迎加入作者创建的“四季管理课堂”QQ群126569157;“四季创业课堂QQ群”216975087

更多详细信息请登陆个人网站:宋振杰职业素质培训网,网址:http://www.songzhenjie.com/ 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心理学与管理:得失之间的心理反应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管理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复杂得多,快速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要求管理者要用新的思维方式、管理手段和技术,来重新审视自己产品、品牌、营销乃至于内部员工的管理。
2002年,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尼曼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称,卡尼曼因为“将来自心理研究领域的综合洞察力应用在了经济学当中,尤其是在不确定情况下的人为判定和决策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而卡尼曼的最大贡献就是他和他的伙伴们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发现运用到了经济学的研究之中,从而创立了著名的“前景理论”。
这一理论正在颠覆传统的经济学,进一步挑战了...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两个账本两种心情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
比如,你花了500元钱买了一张音乐会的门票。可是,就在你要前往音乐厅的时候,发现你刚刚买的一张价值500元的电话卡丢了,这时候,你还去不去听音乐会?实验证明,大多数的人表示还会照常去听音乐会。
现在,情况稍微发生了变化,就在你要前往音乐厅的时候,你发现你的门票丢了,如果音乐厅还有门票可以出售,你愿意再花500元继续去听音乐会吗?有趣的实验结果是,大部分的人选择了放弃。
事实的情况是,无论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的门票,从损失的金钱上来看都是500元,可是为什么人们会做出不...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辨析数字背后的真实


 

人非圣贤,都有看走眼、想走神儿的时候。来看这样一个实验;太平洋上有小岛遭受台风袭击,联合国难民署需要决定到底给这个小岛援助多少救灾款。
第一种假设:该小岛上有1000户居民,90%居民的房屋都被台风摧毁了;
第二种假设:该岛上有18000户居民,其中有10%居民的房子被摧毁了;
如果你只得到其中的一个信息,你是联合国难民署的官员的话,你认为应该支援多少钱呢?
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第二种情况下的损失显然更大。但是,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显示,人们觉得在第一种情况下,联合国需要支援1500万美元,但在第二种下,人们觉得联合国只需要支援1000万美元。据说,这个实验从一般的市...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决策中的锚定效应


 

这是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故事。
一条巷子里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一个,右边一个,两家店的生意都很好,每天都是顾客盈门。可是,晚上盘点的时候,左边这个店总是比右边那个店每天多赚两三百块钱,而且每天都是这样,让人心生不解。
细心的人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如果你走进右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微笑着把你迎进去,给你盛好一碗粥,热情地问你:“您好!加不加鸡蛋?”一般情况下,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加一个吧!于是服务员就会拿来一个鸡蛋;不喜欢吃鸡蛋的人,就会说不加,喝完粥结了帐就走了。可是,如果你走进左边那个粥店,服务员同样也是微笑着把你迎进去,给你盛好一碗粥,然后...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决策中的代表性偏差


 

代表性经验判断指人们凭经验已经掌握了一些事物的“代表性特征”,当人们要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出现时,只需要看这一事物的“代表性特征”是否出现。这样,以两类事件是否具有相似性或代表性特征为依据,通过事件A的相关数据与信息评估事件B。
在做出决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搜索同类事件出现的结果,并以此作为推理的主要依据。一般情况下,这是一个有用的分析方法。但是在寻找规律或结果的概率分布的过程中,当代表性使得你忽视其他类型的相关信息时,它就会让你误入歧途,从而得到错误的信息,并导致决策的错误。这就是决策中的代表性偏差。
举一个例子,现在给你...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决策中的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是指当人们确立了某一个信念或观点时,在收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中,他们有一种寻找支持这个信念的证据的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会很容易接受支持这个信念的信息,而忽略否定这个信念的信息。甚至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认知资源贬低与他们的看法相左的观点。
证实偏差导致个体过分相信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评价一旦形成便不轻易改变。证实偏差其实是人的一种自利性倾向造成的,有选择地去解释并记忆某些能够证实自己既存的信念或图式的信息,验证自己观念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并由此获得自信与自尊的满足感。
最能说明这种知觉偏差的一个例子是《吕氏春秋》中疑邻窃斧的故事。从前有个丢了一把斧子的人。他怀疑是邻...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你我是两个不同的人


 

和几个朋友一起吃火锅,一个朋友喜欢吃鱼丸,就点了两盘。可是,饭局结束的时候,那两盘鱼丸似乎没有怎么吃,有朋友问“你点的鱼丸,你怎么没有吃多少啊?”那位朋友不好意思地说“我今天胃不太舒服,我觉得鱼丸很好吃,是给你们点的。”大伙儿不置可否。其实,这位朋友喜欢吃鱼丸,他就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和他一样,这种常常导致我们犯决策错误的心理现象叫做虚假同感偏差。
虚假同感偏差又叫“虚假一致性偏差”,指的是人们常常会高估或夸大自己的信念、判断及行为的普遍性。当遇到与此相冲突的信息时,这种偏差使人坚持自己的社会知觉。...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一叶障目的背后


 

三国时期,魏人邯郸淳在其所著的《笑林》一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笑话。
有个楚国人,日子过得很穷。有一次,这个人在读《淮南子》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书中写有“螳螂捕蝉时用树叶遮蔽自己的身体,蝉就看不见螳螂了”这样的事儿,这人就想,如果自己能得到螳螂捕蝉时的那片树叶该多好啊!于是他就天天在树下张望着,寻觅螳螂隐身的那片树叶。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螳螂成功地捕到了一只蝉,就兴奋地去摘取那片螳螂曾经隐身用的树叶,一不小心,那片树叶落在了已经满是树叶的地上。
没办法,这位楚人只好把所有的树叶都捡回家到家里。他捡了一片树叶遮蔽自己,问妻子说:“你能看见...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画马容易画鬼难


 

《韩非子》中的有一段话: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齐王曰:“孰易者?” 客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为什么画鬼魅容易画犬马难?就是因为犬马我们天天见到,人们的心中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心理图式,所以难画;而鬼魅则是无形无踪,人们见不到,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所以容易画。
这个故事中蕴含了一个心理学现象——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rdqu...

Read more

心理学与管理:回味无穷的最后的晚餐


 

想想看,你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老战友、老乡等,你在想起他们时,或者在你们再次重逢时,你在回忆什么?你们在迫不及待地聊一些什么?大多数的情况下,你可能在回忆高唱毕业歌的那个分别的夜晚,你们可能在共同回味火车站临别的那个难忘的时刻。
有最先,也就会有最后;有最早,也就会有最晚;有首因,也就会有后因。
心理学家卢钦斯在进行了首因效应的实验之后又进行了近因效应的实验研究。
这一次,卢钦斯对被试阅读两段文字方式进行了改变,就是在被试阅读了一段文字之后,不是马上阅读另一段文字,而是让这些被试进行一些其它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体育竞赛等,之后再阅读第二段文字。然后再回答&l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