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牟德鸿

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先后供职于齐鲁晚报、财富时报、经济导报、大众日报。
    长期关注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致力于财经人物报道和商业评论,多涉及品牌、营销、管理、广告等财智领域,及大型公共品牌策划与传播。先后担任圣泉集团、皇明集团、孔府家集团、国强五金集团、特星集团、圣光集团、山东省及济南温州商会、泰山管理学院、合效营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和机构的品牌顾问或媒体传播顾问。
    著名财经媒体《财富时报》核心创始人之一,“山东年度社会责任企业推行活动”主策划人之一,“山东势力·年度山东财经风云榜”评选活动主策划人之一,齐鲁电视台“赢战2007·山东省首届电视创业竞赛”活动主策划人。
个人志向:
    做企业品牌战略最好的媒体传播顾问。  
□微信 moudehong001
□通讯地址:250014 济南市泺源大街2号 大众传媒大厦

芙蓉街 一条老街的彷徨与挣扎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芙蓉街作为济南旅游经济的一个符号式元素,一直受到众人的关注和热议。而热议的焦点,套用赵本山小品的名称,无非就是:芙蓉街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芙蓉街与这三个时间要素相结合所引发的关于其定位、前景的争论,则成了一个让各方十分纠结的课题:芙蓉街向何处去?而新春伊始的一场针对芙蓉街卫生状况脏乱差的口诛笔伐,似乎让关于芙蓉街前途的讨论变得急迫起来。

 

小吃一条街是市场之手的杰作

 

很显然,对于芙蓉街“堕落”成一条目前小吃一条街的现状,有一些人是不满意的。

而诟病的理由,总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芙蓉街曾是文商一体的&ld...

Read more

三江源拉面 一个草根餐饮品牌的商业奇迹


 
临近春节,马文良一如既往地忙碌在他的“三江源拉面馆”里。虽然老家远在数千里之外的青海省化隆县,但是返乡对他和家人来说,却更多地与古尔班节、开斋节等伊斯兰教节日,而不是近在眼前的春节联系在一起。
因为,他们是穆斯林。
当然,在举国欢庆合家团圆、街头行人稀少的日子里,他们也会让自家的小店歇业数日,一家人凑在一起盘点一年来起早贪黑的苦与乐,自然也免不了会品味一番店面门头上“三江源”那三个字带给他们的商机与幸运。
“三江源拉面” 化隆造
    如果不是细心留意...

Read more

招远校车之路向左?向右?


 
随着一阵阵马达的轰鸣, 11辆47座的舒驰客车鱼贯驶出招远市张星镇宋家初中大门。一束束明亮的灯光劈开黎明前沉沉的夜幕,灯光的前方,是不同方向上一条条不算宽敞的乡间公路……此时是2012年1月6日清晨6:10。
这一天,是招远市张星和齐山两个镇实施“校车工程”试点的第128天。
跟随第10号校车,笔者与招远市张星镇最偏僻的几个村乘校车上学的近50名初中生一起见证了新的一天的开始。
 “7:40之前要让所有的孩子到校”
校车在驶出学校约10千米后在一处地势相对平坦的村口停下来。车门打...

Read more

皮革城扎堆齐鲁 商业模式决定项目“钱景”


 
    48岁的陈守良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莫名地徬徨着:自从他打定主意将自己的山东良田花卉苗木有限公司名下的60多亩土地,改造成为一处为与其相邻的国家级中国北方花卉苗木交易中心项目园区提供配套服务的商业项目之后,已经有好几拨投资商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合作伙伴让他称心如意。直到几位来自浙江海宁的投资商向他透露了将在这里投建一座皮革城的意向之后,他突然有了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据他来从电视广告中所知,目前山东已经有招远和青岛两个地方建起了皮革(草)城,而且据说生意还相当不错。如果能够在这里建起一...

Read more

赵迎光:十年打造“韩都衣舍”


 
2001年,我们几个在一起开会后的照片,当时也是青葱岁月啊!记得当时大家约好,在各自的领域内找方向,谁先找到方向,其他人就过去。2008年,我们找到了大家一致认可的方向,韩都衣舍诞生了。----摘自韩都衣舍创始人赵迎光新浪微博。
 
201228上午10时,辛祝路夏都金地商业大厦五楼。
刚刚有包括韩都衣舍在内的业户入驻的这座商业写字楼每层楼走廊上方,各种管道和设置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原生态”的形象。
“我特别喜欢标识三种管道不同功能的红绿黄三种颜色和它们很规则的曲折迂回的结构,所以就没让装修公司‘大...

Read more

招远:30户三鹿奶农的48小时


      特别提示:

    2008年秋季的一篇新闻稿件。作为三聚氰氨事件亲历者和受害者的亲属,我不惮有可能招致的“新闻为亲属鼓与呼”的责难,第一时间赶回400公里之外的家乡,和自己的兄长和乡亲们一起经历了那段令众多草根百姓痛心疾首的黑暗时光。此后我又在第一时间将自己的见闻诉诸笔端,让世人看到了草根阶层在灾难性事件面前的无奈、煎熬、挣扎和抗争。

    稍觉意外的是,在自己新闻生涯即将告一段落的前夕,这篇略显刻意追求新闻笔法创新的偶得之文,竟然获得...

Read more

漫话胶东话


胶东话VS西南方言VS朝鲜话
    现代胶东话(属胶辽官话)大致成型于明代,与同样形成于明代的西南官话(川滇黔渝)确有些渊源,本人上大学期间专门就两种方言做过对比,确实有许多相似之处。
    此情形,有似于现在的东北话和新疆话,出于交流的需要,进入两地的移民必须放弃自己原来的方言,而操起时下流行的官方语言。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两者都很象普通话,却因吸引了一些地方方言要素而略有不同。
    胶东与朝鲜半岛一衣带水,许多胶东人在学韩语时,经常为发现朝鲜话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类胶东方...

Read more

本人姓氏的读法之辩


 

关于姓氏的读法,是多年来我一直在与他人争论的话题。今天不妨再说一说,自信是出于对一个文化现象的理性关注,并基于自己考证和研究得出的结论,而不是斤斤于个人小圈子的无聊之语。
     本人是山东栖霞名宦公牟氏后裔,来自烟台,远祖湖北公安。
     自从会查字典之后,我就一直在为自己的姓氏究竟该如何读而困惑,这困惑无非来自有来自方言的“Mu”和来自字典的“Mou”两个答案。上大学之后,我开始了关于这个答案的寻求过程。
  ...

Read more

黄鸣VS现代快报:谁能把谁咋的?


 

       事情并不复杂:2009年春天,由新华社江苏分社主办的一家名为《现代快报》的都市类媒体以较多的篇幅对当地的太阳能市场进行了高密度的报道,报道以批语报道的形式,对包括皇明在内的多家太阳能企业进行了“批处理”式的报道,内容涉及产品质量、售后服务、营销体系等等。值得玩味的是,所有稿件几乎都提及了皇明,而其他企业则是偶尔出现在某一篇稿件中。

       于是,一次典型的媒企互动事件在南京上演了:一方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的&ld...

Read more

“乌有之乡”惹争议


《对牟德鸿同志的评论的几点看法》 
 
作者:岳求珍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310    更新时间:2010-6-11    
 
 

尊敬的牟德鸿同志,您好!  

     我看了您在乌有之乡2010-6-8 23:13:47对“《炎黄春秋》和李锐吹捧的是资本主义的‘文化’”一文的评论。现就您的评论谈几点看法: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