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姚家祥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编、著书8本,获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9次。 Emeil: [email protected]

慈善事业还是“第二次分配”


  慈善事业还是“第二次分配”
  ——评厉以宁先生的“第三次分配”理论

  唐钧

  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以“敦促国家新出台政策鼓励慈善家”为由提出了“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厉以宁在谈到这个理论时表示:通过市场实现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一次分配”;通过政府调节而进行的收入分配,被称为“第二次分配”;个人出于自愿,在习惯与道德的影响下把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或大部分捐赠出去,可称为“第三次...

Read more

浅谈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浅谈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当代的发展

姚家祥

 

这里说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不仅寓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中,而且寓于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之中,是共寓于不同发展阶段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拟应包括如下一些主要内容:

  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其一般特征是,为满足他人需要而进行的生产。这里所指的“他人”,不是指自然人中的你、我、他,而是指的不同产权所有者,或者说是经济人中的你、我、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生产者,经营者(包括个人或单位),都是各自独立的经济人。他们之间的经济交往,一切均按商品的价值法则和市场法则来进行。在这里...

Read more

论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


论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

 

                          姚家祥

 

  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难点,就目前而言,是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对解决农民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农村劳动力的第二次解放?它是相对...

Read more

《理论思维的足迹》后记


《理论思维的足迹》

后记

yaojiaxiang

 

人的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中奔突,犹如飘飞的柳絮,忽高忽低,忽疾忽徐,行踪不定,左右难据。有的是空想,浮想,无所寄托;有的是空蒙无涯,缥缈迷惘,只能成一缕轻烟;有的是一束闪电,一声响雷,之后,荡然无存。因此,思维本没有什么足迹可言。

思维要显露其足迹,需借助于其他物体。一是语言。因为语言不仅传递思维,而且在它的结构中还带有思维如何工作的痕迹。二是文字。文字是思维的载体语言稍纵即逝,难以永久保持思维的痕迹。语言只有通过文字的记载,才显露出思维的足迹。因为思维一旦在文字上诞生,就注定它要在大地上行走,在一切依附物上留下痕迹...

Read more

《理论思维的足迹》序言


《理论思维的足迹》

序言

  

 Goh Wei Kong

 

    我们生命的历程中,有两条足迹,一条是用双脚踩出来的印记,是实践的足迹;一条是意识滑翔过的弧线,是思维的足迹。理论思维只不过是思维的足迹中的一丝深刻的划痕,是对实践和存在的反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主要实践可以概括为改革。这是因为,改革本是社会主义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作为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推动这一过程的主要动力和基本途径就是改革。通过改革,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

Read more

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非市场因素


 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非市场因素
  (1999 .06.)
  从广义上讲,按生产要素分配应该包括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技术成果以及货币等生产要素都具有了市场价格,都有着所有权关系。它们一旦进入市场,都可以根据其投入的比例和贡献大小共同参与收入分配,其所有者就应获得报酬。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更高一层次的分配原则,而按劳分配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具有广泛性,那么为什么不说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而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呢?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

Read more

贫困,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贫困,一个全球性的话题

  

 

    7月8日,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发表一份公报,承诺到2010年将其对外发展援助每年增加50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一半用于增加对非洲国家的援助。

    这是继6月八国集团伦敦财长会议,决定立刻全部免除18个重债穷国400亿美元的债务之后,又一次特别关注世界贫困问题的全球举动。

   ...

Read more

中国资源节约的现状和出路


中国资源节约的现状和出路

  

 

 

     中国的资源能源节约问题,可用两句话来概括:一是从纵向比,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提高。从1980年到2000年,20年期间累计节能64%,而世界同期的平均水平是下降了19%,OECD国家下降了20%。二是与发达国家比,甚至与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依然偏低,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单位GDP能耗出现连续上涨。 

  目前,我国资源利用中存在如下三个...

Read more

论消费力的解放


论消费力的解放

1999 .10.)

  为了走出经济不景气的困境,政府提出了扩大内需的方略。就目前运作情况看,投资得到高速增长,而消费的增长趋缓,回升乏力。这种情况的出现,与消费力的发展受阻有关。投资可以引致消费,但消费才是经济增长的真正的持久的推动力。消费力的发展如果真正启动和回升,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投资的乘数作用也会降低,这对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消费力的研究,进一步分析研究影响和制约消费力发展的因素,并寻求有效促进消费力解放的良策,会有益于问题的解决。

  要促进消费力的解放,首先必须对消费力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消费力是消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