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天勇

周天勇,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祖籍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1958年生于青海省民和县。社会兼职有: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小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咨询专家;浙江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阿里巴巴奇迹与中国经济的自信


  工业化和城市化提高了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极速运算等技术的日新月异,改变了人类的交易和生活方式。2018年的11月11日,天猫当天最终交易额锁定在2135亿元,而1952年全年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为277亿元,1978全年也只有1559亿元;这一天,交易等实时计算处理峰值达到每秒17.18亿条,物流订单量达到了10.42亿单,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全国逾20万新零售门店和100个重点商圈参与了天猫双11的大协同交易。

  这一天,真是成了中国民众,特别是年轻人购物消费约定俗成和气氛热烈的节日。

  一、珍惜我们来之不易的民营和互联网平台经济...

Read more

积分落户等政策拖缓城市化进程


  促进人口流动与加速市民化体制改革人口的劳动力从创业就业机会少和收入水平低的农业和农村转移到创业就业机会多和收入水平高的非农业和城市转移,劳动力要素配置改善,与不转移相比,就会形成国民经济“多得”的产出。

  比如一个劳动力在农村从事农业,年收入为1万元,而到城市中务工可以获得3万元收入,其差额2万元就是新增的国民收入。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为什么有强劲的增长动力,主要源于此。中国也不可能例外。

  人口和迁移及流动造成的居民收入和国民经济损失按照麦迪森的有关数据,我们2016年人均GDP为12500国际元左右,2017年城市化水平将户籍人口和...

Read more

中美经济关系的客观认识和对策建议


  中美需要认清各自国情和互利的贸易格局

  从经济发展阶段上看,美国远超中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10年,美国人均GDP47132美元,而中国内地以国际汇率计算的人均GDP仍相当落后,低于世界平均值,位于所统计的182个国家中的第95位,为4283美元。美国以人均GDP所衡量的发展水平,是中国的11倍。中国人均GDP即使未来一直按照年平均7%的速度增长,美国一直按照4%的速度增长,需要70年以后,即到2080年时,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才能与美国的相等。而且,中国人均GDP未来每年平均按照7%的速度再持续增长70年之久的可能性,笔者认为不大。美国在未来100年中,仍然是...

Read more

新一轮改革十年内必须完成


  中国是经济体制改革先行,但滞后的政治体制改革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当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以及财政的民主化。这是关键。一个是钱如何收,一个是钱如何花,这是政府体制改革的核心。简单来说,就是管住政府收钱和花钱。目前,政府的全部收入已经达到GDP(国内生产总值)的35%左右,行政公务开支也在财政全部支出的44%左右。这也是导致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在改革更深更难

  以前改革,大部分人都受益,但现在改革,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必定要受到利益集团的阻碍。

  东方早报:与30年前的改...

Read more

中国有很大可能在较长时间内实现7.5%左右增速


  十九大前发表了一批重量级全要素生产分析的文献,他们关于中国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和增长都很有见解。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与中国经济相结合分析有所深入。我仔细研读了这些文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写进了十九大文件。

  一、需要认识到全要素生产率模型分析中国问题的局限性

  这些文章的建议各有不同,如有的主张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率。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资源投入浪费非常大,特别是国企,上下游存在政府和民营企业对其的交叉补贴。所以要加快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索洛模型大家很熟悉,有技术进步、余值、劳动力、资本,一般土地不会表现为一个要素,它因为可以价值表达,折到资本中。但是中国这点特别...

Read more

许多方面我们依然是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当学者大谈产业升级、消费升级、扩大中产阶层,IA技术、数字经济、智能无人化工作,当房地产领域专家们争论城镇的房价是上涨还是下降,当财政专家们讨论土地出让金怎么分配,当前些日子一些学者判断中国很快甚至已经超过美国时,当两会上议论农村没有人种田而农民不应该从农村出来,当城市专家们争论农民工是回乡创业还是在城里包容他们就业,当农业经济学家们争论土地不能流转交易以让农民回乡有个保障等等时,可能失去了一双客观的眼睛,忽略了中国城市和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农民和市民、耕地和劳均等关系中一系列数据所展现的国情。

  1、按自身人均GDP水平相比:城市化水平滞后:22%

  本应该城市...

Read more

走出经济艰难 请出一个能用的方案


  从最近遇到的贸易战,出口不确定,股市、币值波动,以及国内生产过剩放缓的压力很大讲,稳就业、稳收入、稳消费、稳增长,已经迫在眉睫。怎么办?

  看了许多用全要素生产率模型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文献:都提出未来增长速度不会太高,下行压力较大,提出速度可以不追求了,关键是效率和质量。显然,以这种心态应对局势,可以讲,就是自动放弃和认输。有的认为中国到了全要素生产率和GDP增长速度从高速到中速转折时刻了,以后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但是,技术进步,突发性的增长潜力,什么时候获得,现在就能来吗?谁也不敢保证;而技术进步替代劳动力,减少居民收入,生产相对扩大,可能使供给更加过剩。有的...

Read more

上半年减税了吗?


  减税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还是由人大提议表决通过,还是由财政税务部门提出方案来操作。结果是不同的。

  在市场需求相对收缩,美国大举减税预期的竞争下,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处境十分困难,需要减税降费的帮助。2014到2017年间,根据笔者根据财政部网站的数据,以财政税收增长速度不超过GDP增长速度为据,4 年中实际上并没有减税2万亿元税,而是不包括社保费增长向企业多收了2829亿的税收。

  2018上半年,国内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规模分别为23928亿元、33600亿元、6869亿元和8127亿元,同比增长16.6%、17.4%、12.8%和20.3%。 同期GDP增...

Read more

应对中美贸易冲突八个重大的经济关系


  加入WTO后,中国GDP总量从2000年时全球比重3.7%上升到了2010年的9.5%,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后陆续有美国的一些学者和政界人士,认为让中国加入WTO是美国国际战略的一个重大失误。

  近两年美国学界和政界普遍在三个方面形成了担忧:(1)美方有意识形态和固有文明方面的偏见:由于前苏联、柬埔寨、拉丁美洲丛林中的极左行动造成了20世纪人类的重大灾难,忽略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新型国际关系倡议,误以为21世纪一个计划经济的红色帝国又会再度崛起,对中国摆开了冷战架势;而美国的一些学者也宣扬,中国无神论和佛教儒家文明的组合,对美国及西方的基督文明,也是一种...

Read more

未来10年经济增速或降至3%


  2018年4月23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国内经济运行和中美贸易形势的变化,提出了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相结合,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调控方略。我们觉得有必要对中国2007年以来国内需求下行的原因做一个深层次的分析,给出一个经济学的合理解释,在此基础上选择和采取正确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途径和政策。

  2007年中国GDP增长率为14.2%,2008年开始速度放缓到2011年的9.5%,但还在8%以上的高位上。这段时间里,国内外经济学和政策界的人士,大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持乐观的看法,并没有意识到速度会持续下行,而2012年增长速度跌到7.9%,直到2016年为6.7...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