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明

张明,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此前曾在KPMG、AssetManagersGroup等机构担任审计师、PE基金经理等职务。研究领域为国际金融和宏观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编委。《世界经济》、《世界经济与政治》、《南方经济》、《当代亚太》等期刊匿名审稿人。在《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China& WorldEconomy》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在《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等媒体上发表财经评论数百篇。

如何化解中国金融风险?


  国际评级机构下调中国评级,再次引发对于中国风险的诸多讨论,防范风险亦是近年经济政策重点。中国经济经济最大风险存在何处?应该如何应对可能风险?对世界而言,中国经济风险又意味着什么?

  从2016年年底开始,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将控风险作为与稳增长相提并论的首要政策目标后,一行三会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金融业“控风险、去杠杆”行动。一行三会出现各种监管新规之频繁、这些监管新规针对市场乱象之精准、一行三会执行这些监管新规之坚决,都是很多年以来罕见的。

  诚然,近年来,中国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确在不断上升,如果再不妥善应对并坚决遏制,不能排除中国爆发区域性危机...

Read more

终结房价涨势已成政治任务 三四线城市很难继续热销


  3月中下旬,笔者对北上广深大约30家基金公司进行了宏观路演,与许多基金经理以及研究员就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讨论。总体感觉是,当前市场对中国经济短期走向的看法存在较大分歧。对短期走向依然乐观的基金经理与研究员占比略高一些。笔者归纳了一下,目前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当前三四线城市房产销售的热潮能否持续,以至于能否成功延缓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的下行时机以及下行幅度?

  第二个是,当前地方政府基建热情高涨,能否使得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持续处于高位?

  第三个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表现究竟是短周期(库存周期)即将回落,还是新的中周期(产能周期)...

Read more

警惕经济乍暖还寒 中国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


 

  全球宏观经济:长期性停滞格局延续

  尽管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可能略高于2016年,但难言步入持续复苏,仍然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长期性停滞格局中。2017年,发达经济体中除美国经济增长较为乐观之外,欧元区各国将面临政治选举不确定性的挑战,日本经济受到强劲日元的冲击和宏观政策空间狭窄的制约,加拿大依赖于能源价格上涨的经济复苏也难以持续。

  新兴经济体中去年表现强劲的资源出口国,则可能受到大宗商品价格由反弹转为盘整的影响,经济反弹的持续性较差。

  全球资产价格:风险资产或调整,避险资产存机会

  ①外汇:美元受基本面复苏支撑,将在95-105区间...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大 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在新近出炉的中国《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汇率”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在2016年的工作总结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第二次出现在2017年的工作安排中,“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如何解读上述报告中关于人民币汇率有关措辞的变化呢?

  在笔者看来,第一,这说明中国政府对当前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较为满意,认为现行机制既反映了市场化改革方向,又维持了汇率稳定;

  第二,这说明中国...

Read more

善用中国的外汇储备


  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中国外汇储备由39932亿美元下降至29982亿美元,缩水了25%。外汇储备快速下降的直接原因,是为了防止人民币汇率快速贬值,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了持续单边干预所致。从理论上而言,即使一国存在持续的贸易逆差,如果央行不干预外汇市场,外汇储备也不会持续缩水。

  关于是否应继续放松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以增强汇率形成机制弹性,是当前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所在正方的主要论据有二:第一,在市场已经形成贬值预期的前提下,抑制汇率贬值速度必然意味着外汇储备的损耗。而在汇率达到合理均衡水平之前,外汇储备就可能跌至某个重要关口之下,随即渐进的汇率贬值就可能转变为外汇储备...

Read more

短期资本持续外流,人民币贬值压力大


  在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左右。截至12月中旬人民币中间价与8·11汇改时相比贬值了大约13%。笔者接下来先分析汇率波动与短期资本外流

  汇率波动与短期资本外流

  在8·11汇改之初,央行一度取消了对每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干预,让中间价直接等于前一日收盘价。这意味着央行主动放弃了过去稳定汇市的最主要工具。

  由于当时市场上存在较大的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此举导致8·11汇改之后初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快速贬值。为了遏制人民币兑美元的快速贬值,迄今为止央行采...

Read more

全球债务高企,风险该如何化解?


  来自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全球债务总额创下217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大约是全球GDP的3.25倍。仅仅在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债务就增长了11万亿美元。此外,新兴市场国家债务水平的上升速度显著超过发达国家。

  为什么近年来全球债务水平增长迅猛呢?首先,这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增速显著放缓有关。市场通常用债务与GDP比率来衡量债务水平高低,而全球经济在危机后的长期性停滞格局通过降低分母增速的方式造成了债务扩张。

  其次,这与2008年危机后很多国家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救市有关。一方面,扩张性财政政策直接造成政府债...

Read more

2017新兴市场仍面临严峻挑战


  2010年至2015年,全球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GDP增速连续五年下降,由2010年的7.5%下降至2015年的4.0%。尽管这一期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绝对增速依然高于发达经济体,但发达经济体GDP增速已经在2012年触底,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呈现持续反弹态势(由2012年的1.2%上升至2015年的2.1%)。此外,在2014年与2015年,全球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增速持续低于经济增速,这是非常反常的现象。而发达国家仅在2012年出现过这一状况,2013年至2015年的贸易增速依然高于经济增速。换言之,在2013年至今这一段时间,新兴市场国家的增长状况其实不...

Read more

2017年金融风险将更加频繁暴露


  2017年经济增长压力可能大于2016年,全年GDP增速或在6.4%-6.5%之间,保增长需要依靠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发挥更大作用。

  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7年的经济增长压力可能要大于2016年,全年GDP增速或在6.4%-6.5%之间;消费增速依然平稳,出口增速持续低迷,保增长需要倚靠投资尤其是基建投资发挥更大作用。

  他强调,2017年不必过分担心通货膨胀,供给缺口正在好转,预计CPI增速难以超过3%,PPI增速难以超过4%。

  在...

Read more

人民币汇率:2016年回顾与2017年展望


  人民币贬值压力并非凭空而来,而是中国经济基本面与美国相比弱化所致,而基本面因素远比预期因素重要。

  2016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

  2015年12月31日至2016年12月19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4936下降至6.9312,贬值约6.7%。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人民币兑美元、欧元与日元的月度汇率分别贬值了了6.0%、5.1%与19.4%,同期内国际清算银行计算的人民币名义有效与实际有效汇率均贬值了6.6%。与2015年12月31日相比,截至2016年12月16日,中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兑CFETS、BIS与SDR货币篮的汇率指数各自贬值了5.9%、5....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