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一位老友聊天,他给我讲了这么一则趣事:
不久前他参加了一个总裁高峰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叫做“士气激励”。一番讨论下来,大部分人都达成了一个共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没有不吃腥的猫。只要企业舍得给钱,员工们就会舍得出力。
这时,一位未曾吭声的玩具厂老总突然插话道:“对于财大气粗的企业来说,物质奖励或许是个最佳选择。但对于小本企业来说,如果拿不出丰厚的物质奖励,是不是就无法阔步前进了?”话音刚落,原本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变得非常安静。最后大家又讨论了半天,但一直没能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
作者文章归档:杨思卓

一本书,唤醒一种感情
一本书,打开一个世界
一本书,指引一生航程
制度为王:给制度躯体加上人性的灵魂
最近几年,国学非常火爆,各个媒体的文化节目都非常热衷于“过去的故事”,像做百家讲坛的,模仿百家讲坛的比比皆是。当然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历史嘛,是一面青铜镜,可以帮助我们反省,关注多了也有利于我们做深做厚。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只是了解一下过去,而不会去思考过去,那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其实,历史不仅是一面青铜镜,如果仔细研究的话,历史还可以告诉我们未来,毕竟历史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所以,对一个企业家来讲,多研究研究历史,从中思考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比如保甲制度,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就会给企业家一些启发。
保甲制度是古...
父母课堂:如何帮助孩子治疗网瘾?
在虚拟的世界中,孩子玩网成瘾,不能自控,伤害身体,影响学习。这个时候,戒掉是很难的。所以,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就要画出一条红线,比如交通的双实线,电路的高压线,警示孩子不能逾越。可能有家长会说,21世纪网络时代,网游这东西是阻止不了的。是啊,阻止不了的,不如在他还没玩的时候家长就开始引导。
我北大的一个同事是这样做的。他孩子还小的时候,他就主动领着孩子去打游戏机,哪好玩就领着他去哪。结果孩子玩得很起劲。他是这样来解决问题的,开始的时候,他跟孩子谈判,说,我们买100个游戏币。小孩说,不行,要买200个。他说,150个。最后商量,买了120个币。父子约好,打完了这些游戏币就回家。...
杨思卓:疼爱孩子,有爱心更要有“爱智”
疼爱孩子,有爱心更要有“爱智”
教子是一种责任,爱子是一种天性。从孩子来到母腹的那一刻开始,这种爱的历程就开始了,无论孩子对我们怎么样,我们爱他们永不变。一位颇有成就的女总裁在她的微博写了这样一段话:“小时候最喜欢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穿行在马路弄堂,从不担心会摔倒,因为深信:老爸即使伤了自己也会保护我的。生命中还会另一个男人让你有这种感觉和绝对的信任吗?”看了感慨万分:是啊,这就是为人父母,即使伤了自己,也要保护孩子,直到我们远离这个世界的那一天。人类是这样,如果你观察一下动物世界,你会发现,它们也是这样,在爱护自己...
经理人的基本规则:绝不和老板斗
职场发展的智慧——杨思卓与经纬网记者的对话(五)
经理人的基本规则:绝不和老板斗
创造机会不如“伏击”机会
职场发展的智慧——杨思卓与经纬网记者的对话(四)
创造机会不如“伏击”机会
经纬网记者:
员工在职场中如何既努力工作又充分展现自己,这其中的分寸怎么拿捏?
杨思卓:
表现要在“点子”上,有三个点是你必须要关注的:
第一个是“热点”,就是你和竞争对手都要关注到的东西。但是往往热点大家都关注到了。
第二个就是热点中的“难点”,就是谁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花旗...
为何发了“年终奖”,员工反而跳槽?
职场发展的智慧——杨思卓与经纬网记者的对话(三)
为何发了“年终奖”,员工反而跳槽?
经纬网记者:
在做管理的过程当中,怎样去平衡员工之间的天平?公平和效率怎样兼顾?
杨思卓:
其实是这样,员工对于失去一种东西更在意。比方说员工得到一万块钱奖金的喜悦感,和扣掉两千块钱给他带来的愤怒,从程度来说可能是相当的。其实员工的感觉和真正的公平是两码事,即...
老板是最后一个赢的人
职场发展的智慧——杨思卓与经纬网记者的对话(二)
老板是最后一个赢的人
经纬网记者:现在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小公司或者说创业型的公司,他的公司结构会更扁平,老板会非常注重对团队在愿景上的激励,就是我们说的画饼。而在大公司,这种愿景的激励尤其对于基层的员工来说,被稀释了。团队激励往往用绩效、薪资等方式。团队的目标不容易建立了,大家的凝聚力就会减弱。
杨思卓:我的建议是,相比于伟大的公司愿景,一些有吸引力的小目标往往会更好一些。有一些小公司会常常这样说“我们要做世界500强...
杨思卓:好的人才都是在制造自己的稀缺

用你的传播拨动心弦
用你的传播拨动心弦
——《说出你的重点》推荐序
信息时代,传播为王。如果谁不能引导舆论,谁就会被舆论引导,甚至会被舆论推倒。所以,美国白宫新闻部发言人吉布斯将自己的任务概括为 “用白宫的观点引导媒体”;而前中国国务院的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则把这种传播总结为:“向世界说明中国”。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传播问题总是频频出现:说而不明、传而不达、沟而不通。作为传播高手,戴维•巴特莱特对此感受颇深,他问道:为什么聪明而又口齿伶俐的人,也会感到在客户或同事面前完成一场简单的陈述很困难?为什么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