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段磊

从事管理咨询七年,现任汉哲管理咨询集团首席专家,总裁。曾任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公司项目总监,曾任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咨询及培训的客户超过一百家,包括:苏州金龙客车、株洲建设雅马哈、伊利集团、华帝股份、美的集团、中国电信、乌鲁木齐电信、华电集团、东风日产、中信银行、湖南卫视快乐购、山东烟草、新兴铸管、中国港湾、华菱集团、河南电力设计院、深圳爱施德、北京燃气、北京热力、中国建材装备、中国旅游出版社、香港佳程地产、建业(中国)、长春卓展百货、中化方兴、香港天利置业、蒙西建设、金鼎智达、华美乐建材、骏马化工、临泉化工、颖泰股份,等等,曾经先后为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国家旅游局、奔驰汽车、可口可乐、平安保险、金蝶软件、北汽福田等机构和企业提供培训一百

最佳雇主的核心吸引力


  进入21世纪,“雇主品牌”成为企业家和人力资源界关注的新概念。

  翰威特的咨询顾问Dharma Chandran说:“当代社会,求职者正在寻找最值得自己全力以赴为之王作的雇主,而雇主也开始注重在人才市场重塑自己的品牌形象。雇主品牌已成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无形资产,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最优秀的人才。”伦敦商学院教授查尔斯·汉迪的说法更加直接:“今后,我们将不再‘寻找工作’,而是要‘寻找雇主’”。

  最佳雇主何以吸引求职者

  200...

Read more

段磊:家族交班,何以薪火相传?


  讨论家族企业的交班问题,以及应该交给谁、如何交,都离不开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交班交的是什么?

  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展开来,仔细考察一番:

  一、物权的交接

  对于很多民营企业来说,创业者的交班,首先是希望在自己手上所创造的财富能够圆满地交到下一代的手上。虽然我们今天看到了很多“裸捐”的美丽故事,但在中国当下,这短期内恐怕还很难成为主流-这不是一个“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问题。资本主义发展了五百年,如果洛克菲勒一世、福特一世当年都裸捐了,财富散于民间,资产的配置效率将尽失,现代化大生产、资本主义帝国无从谈起。

...

Read more

团队的“五度修炼”


  2001年入学MBA的时候,第一次听说“团队”这个词,同学们把“团队”或者“TEAMWORK”喊得响亮,在做每一个游戏、每一次作业的时候,总会有一两个人跳出来大喊“我们要TEAMWORK”并热血沸腾着……在我的MBA时代,少谈、不谈或拒谈“团队”,很非主流、很OUT.

  然而,走出象牙塔,走上工作岗位,经历了参加团队、带领团队、搭建团队、运营团队的过程,看过身边无数真伪团队的分分合合与打打闹闹,昔日的MBA们坐在一起,几杯老酒下肚...

Read more

国企薪酬设计之“十项全能”


  一个“市场调节机制、企业自主决定、职工民主参与、国家监控指导”的新型薪酬管理模式将逐步形成并推动国企的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国有企业在薪酬方面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一是民营经济已经超过了国有经济在GDP中的占比,市场化的薪酬模式已经成为主流;二是国有资产逐步退出竞争性领域的大趋势,促使绝大部分的国有企业不得不融入以民营经济为主流的竞争模式;三是国资主管部门逐步转变为出资人身份,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国企领导者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包括对于薪酬体系的决定权;四是《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要求国企必须正视...

Read more

企业培训的差异化安排


  有关于培训的故事,家家企业不同。

  在我们身边,确实有很多企业,因为其卓越的培训制度,使得新人得到不断的提升,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向社会输送着大量受过良好教育和训练的职业人士。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不少的企业在培训上花了大价钱,作出了大声势,却没有取得多少实际效果。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差异,除了企业的重视程度、培训组织者的专业度之外,能否根据企业的实际对培训进行差异化的安排,也是导致培训结果迥异的关键。

  所谓差异化安排,就是根据企业规模、发展阶段、行业特点、人员特点和课程性质,采取有差别的培训组织和管理方式,使得培训的投入更有针对性和效率,从而产生更高的回报。
...

Read more

诺基亚的五大败笔


  如同梦想般的童话世界,IT业的新故事总是层出不穷。

  今年7月份,苹果公司的财报披露,其现金储备726亿美元,超过厄瓜多尔、保加利亚、斯里兰卡和哥斯达黎加等126个国家的GDP之和,看来,富可敌国已经是浮云,苹果今天已是“富可敌百国”了。

  跟儿童玩的翘翘板一样,在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一颗新星的升起,往往也伴随着一颗昔日明星的陨落。诺基亚,这个曾经充满传奇的品牌,正在与我们这个时代渐行渐远……

  从生产纸张到成为全球手机业的领军者,北欧世界为数不多的明星品牌,左右芬兰国家经济的决定力量,诺基亚的传奇飘扬了近1...

Read more

从“四大经理人”看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成长与发展


  在中国的环境下研究管理问题,不但要找到理论依据,更要找到实证,职业经理人的研究更是如此。

  在“人人谈职业、人人都是职业经理人”的今天,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给职业经理人一个中国版的解释,这是跟美国人民自十九世纪中叶以来的认识完全不同的,我建议他们研究之、学习之、体会之。

  我的中国式解读是:

  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

  这个公式是我发明的,因为我也曾经是一名传说中的职业经理人,现在也请了职业经理人为我工作,对于职业经理人这个概念,我有切身的体会,更有切肤之痛。

  第一个词:职业。

  职业经理人,首先是一种职业,这就决定了你必须要用职业化...

Read more

中国房地产的六大金融属性


在“保障民生”的强烈呼声中,谈论中国房地产业的金融属性,似乎是一个明显“非主流”的话题,但是,我们不能业不可忽视的是,房地产的金融属性真实地存在。
在我国,以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为主要依据,将房地产业作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其包括的内容分为三个子类: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物业管理业、房地产中介服务业及其他房地产活动。而在国际产业分类标准体系中,特别是国际资本市场上最常用的产业分类标准GICS和GCS中,房地产与银行、保险是归于一类的。美国1997年推出的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也将房地产业归为金融业。上述产业分类说明...

Read more

大企业,新领导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帖子,是一名员工对企业新领导到来之后自己和同事心理独白的描述,很有些意思:
“……这几天心情特别复杂,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放在心上。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因为单位领导变了,一切就都变得不可捉摸……
原来的单位领导是个老好人,根本没有什么管理可言。这几天则不然,新领导是一个原来的副职,从他以往的工作来看是绝对的雷厉风行,绝对的铁腕。原来在某一个部门做主管的时候,早已传出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名声。于是,我们部门所有混日子的人都感到了危机。
不单是混日子的人,连实实在在做工作的人也...

Read more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兼谈职业发展与用人之道


2008年以来,一本《杜拉拉升职记》红遍大江南北,二百多万本的销量凸现了广大职场人士对它的喜爱与认同。一时间,杜拉拉续集、电影、电视剧乃至时装、音乐、博客、随处可见;更不乏“粉丝”将杜拉拉视为知己、楷模,潜心研究主人公的一言一行,从中揣摩、研究职场的必杀技与决胜法则。
杜拉拉为什么获得了成功?是运气、职场技巧,还是另有其他原因?作为一个曾经的职场人士、一个人力资源工作者,我的观点是:放在五百强外企背景下的杜拉拉故事似乎很绚丽、很刺激,但其实并没有脱离普通人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美国著名职业学家萨柏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五个大的阶段,即: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