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谢不谦

人生之谜:“三分之一”运动


“文革”高中缩短学制,两年毕业,然后上山下乡,所学功课,派不上用场。读书既然无用,我们就以学为辅,以耍为主,花样年华,耍得精彩。耍到最后一学期,走出学校,参加现实的阶级斗争,到农村参加“三分之一”运动,协助县委工作组割贫下中农的“资本主义尾巴”。
毛时代很“吊诡”,翻云覆雨,形势变化无常。就说这个“贫下中农”,一会儿被尊为“革命主力军”,要我们到农村跟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再教育”,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一会儿又被贬为自私落后的“小生产者”,每时每刻,都在自发地产生资本主义,要我们去教育他们,帮助他们割“资本主义尾巴”。正如流行歌曲所唱:“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Read more

学农往事


我老家山区县城,典型的农村城镇,几乎家家都有农村亲戚,却瞧不起农村人,把农民谑称“农花er”。农民又分三六九等:雇农、贫农、下中农、上中农、富农、地主。建国初,我还未出生的时候,地主与富农,被“土改”革了命,连他们的子女,沦为贱民;而占农村多数人口的贫下中农,包括他们的子女,从此翻身做主人。社会各阶层排座次,工农兵学商,这个位居“老大哥”之后的“农二哥”,就是贫下中农。
  但这是官方意识形态一厢情愿,城里人还是瞧不起农民,包括钦定的国家主人贫下中农。原因很简单:农村落后,农民贫穷。心理正常之人,谁会仰慕落后贫穷?我的小学中学老师,大多都是从农村奋斗出来的中师生大学生,父母兄弟都是农民,却...

Read more

晒晒我的安乐窝


12年前,蜗居在狮山危楼顶层,晚上老鼠跳梁,在天花板夹层举行“亚运会”,闹得媳妇常常失眠,我却睡得跟死猪似的。有一个夏夜,雷鸣电闪,暴雨如注,我惊醒过来,枕头边却空空荡荡。怀疑媳妇是不是患“梦游症”,起来寻找,却看见她在过道间搭梯子,要爬上去,学女娲补天,把房顶漏雨的窟窿遮盖好。我冲上前,一把推开她,噔噔噔爬上梯子,电光一闪,炸雷轰响,地动山摇,感觉梯子都在震颤。媳妇喊:“太危险!”拖我后腿,要我赶快下去。我脚一蹬,吼道:“滚开~~”我虽然“无材可去补苍天”,却能临危不乱,在雷鸣电闪暴风雨中,仔细把屋顶窟窿遮蔽严实,大功告成后,才缓缓软着陆。媳妇一边为我擦雨水,一边赞道:“你刚才在梯子上...

Read more

世界上歌唱得最好的蜜蜂


这个世界上,会唱歌的鸟雀昆虫多得很,如百灵夜莺蟋蟀蚱蜢等,但印象最深的是蟋蟀。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这个外国寓言:蚂蚁勤恳爱劳动,蟋蟀却贪玩好耍,整天唱歌,从夏天唱到秋天,从秋天唱到冬天,最后冻饿而死。结论放之古今中外而皆准:“小时候贪玩好耍,长大了就不好耍!”要我们向蚂蚁学习。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今年暑假,我们不仅早已长大,而且老之将至,行将退出历史舞台。媳妇未雨绸缪,为自己先留退路,开通网上歌厅,要我为她起一个“艺名”。我先想起小时候的学习榜样:“蚂蚁?”她斥道:“蚂蚁会唱歌吗?”又想起为艺术献身的歌唱家:“蟋蟀?”媳妇很迷信,说,蟋蟀冻饿而死,太不吉利。问我:“蜜蜂,怎样...

Read more

怀念36年前老校长


36年前,我上高中,走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也就是中国“红都”重庆最近推出的大学生“三同”之路,去距县城四五十里地的马家公社某生产队学农,两三人一组,自愿组合,入驻社员家,每人每天交三毛钱一斤粮票,跟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与团支书阿民一组,刚到房东家,背包还没打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徐校长要来跟我们同吃同住!我差点没崩溃。
  徐校长是全校学生都敬而远之的副校长,比校长还管得宽。记得初三,我好不容易借到一本《青春之歌》,如获至宝,边走边看,在教室门外撞见徐校长,赶紧把书藏在背后。他笑着问:“看的啥书啊?”貌似要引蛇出洞。我很镇定地说:“革命小说。”他依旧和颜悦色:“拿出来,我看...

Read more

一个老“布鞋维克”党员的回忆


我老家大巴山区,30多年前,贫富虽不像现在这么悬殊,但也有贫富之别。城镇为数不多的富家有“两转一响”:手表、缝纫机与收音机。农村广大的贫下中农,包括“地主”“富农”,勉强能维持温饱:闲时吃稀,忙时吃干,不忙不闲,半干半稀(毛主席语)。如果将城乡贫富悬殊简约化:“草鞋党”与“皮鞋党”。这不是文学比喻,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插队的时候,去公社赶场,满街都是“草鞋党”。当年,赵紫阳主政四川时,听说有一县委书记常穿着草鞋下乡蹲点,被乡民唤作“草鞋书记”,就破格提拔他,后来官至四川省委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我们可没有这种平步青云的奢望,只想赶快跳出农村。1977年恢复高考,仓促上阵,背水一战,就这样...

Read more

独家报道:银大将黑小咪闪亮登场


发送者:天涯社区 日期:2010-11-7 18:57:00 [回复]
  您的帖子[新一代“御猫”闪亮登场]现已被隐藏,隐藏的原因:不符合《天涯社区公约》,如有意见请与值班编辑051联系,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
  不谦按:这只是一篇猫博文,别无他意,删掉所有敏感内容,改为现题,重发。
  
  我家现有猫民七八口,猫官只有一个,一人之下,众猫之上:防卫厅长。这个人,就是我,自封的猫主席。首任厅长猫外婆,名“金不换”,却换了很多名称,金一世、金太阳、金主体,等等,去年退居二线,担任江安花园鼠情调研员,虽是闲职,正厅级待遇不变。现任厅长...

Read more

“政治笑话”与《花花公子》


今年国庆大假,不想外出凑热闹,就在地下藏书室,随意翻阅年轻时所购古今中外旧书,聊发思古之幽情,追怀青春岁月,却在《美是自由的象征》(流亡美国的美学家画家高尔泰先生著)书页中发现一张纸飞飞,见证中国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珍贵文物:
 1988年12月,全国首届“油画人体艺术大展”,盛况空前绝后。我在北京攻博,躬逢其盛。前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报纸连篇累牍发表纪念文章,有文章将这次轰动北京的美展誉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我很赞同。

记不起当年,为什么把这张纸飞飞入场券夹在书页中?只记得那天,20多年前的冬日,去王府井买书,从书店出来,听说美术馆有什么“人体艺术”美展,触电...

Read more

我曾这样读《论语》


中文系研究生有一门平台课,“中国文学要籍导读”,各专业学生必修。学生太多,就分为三个班授课。我这个班,约有七八十人,来自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文化批评学等专业,为了折磨这些跟“之乎也者”不大沾边也没兴趣的研究生,我选择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做教材,一句句导读,读懂原文,然后即兴发挥。曾有外校学生问我:从哲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都不是。我是将“四书”与我的人生打成一片,力求把死书读活。
已读完《大学》《中庸》,上周开讲《论语》。先讲自己的人生,说我们这届“文革”中学生,从初中到高中,语文课所学,马列毛鲁文章,党报社论通讯,古典诗文,记忆中,只有李白诗二(《朝发...

Read more

儒道互补:我的都市田园生活


今天上午,应邀去成都图书馆“金沙讲坛”演讲,题目“儒家文化及其核心价值”,貌似很学术很恐龙。但我古今贯通,现身说法,将古典学术与现实人生打成一片,听众貌似很感兴趣,演讲中,笑声不断,掌声不断。最后有听众问我:“为什么不提道家?”我说,时间有限嘛,就这个儒家话题,好多地方还没能展开细说呢。我是儒家中的道家,道家中的儒家,既做人生加法,又做人生减法。现在玩一把道家,试做人生减法,说说我最近的田园生活。
我的田园生活,也就是在巴掌大的后花园种几棵瓜豆蔬菜,很夸张吧?其实,古今文人的田园生活,包括陶渊明,“荒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云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