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晓林

“我们都认为自己的大脑有高度的智慧,如果认不清生命和自身就说明,我们这种智慧还远远达不到标准水平。当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最重大任务是原原本本认识生命,包括正确认识人类自己。这样说不是否定大脑的发达,也绝不是贬低科学技术的能力。由于我们的思维具有动物的局限性,功利倾向影响严重,我们常常用非理性感觉放纵自己,如果再永远看不到“生命境”的主导作用,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滑向危险地境地。”
“我的目标是,第一,也是近期目标,让人们远离疾病的困扰,健康快乐的生活,;第二,也是远期目标,让人类尽快摆脱“动物思维”局限的羁绊,增强人的理性,尽快掌握规律,规避人类的灭绝。”
“我从1969年在4735部队开始追寻各种病的病因,经过四十年对病因的追根究底,神奇的发现,现在大量的疾病的病因就在我们周围,很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病因就在血液中,血液改变了生理,这需要明白人体的生理是什么。要解读人体必须先知道生命什么,研究生命必须要知道是什么在指挥着生命。你看,最终是‘生命谁做主’的问题。”
“直接说病因,没人能理解,权威也作梗,只好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最后才让大家明白。噢,我们原本都可以健康快乐。我们都可以不得半身不遂,不得心脏病,不得高血压,不得糖尿病,不得癌症,不得骨质疏松,等等,我们当然很快乐。问题是,现实中有人不高兴,一些人心里指望着靠这些病还想得到什么呢!”
——邹纪平教授

从人体看社会蜕变—《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六一


 从人体看社会蜕变—《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六一

3.11 从人体看社会蜕变

 

人体是在几百万年的进化中形成的。平时靠采集充饥,打到猎物会饱食一顿。饥饿状态和饱食状态之间是一种交替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由自然食物条件控制的。身体的运动状态和休闲状态之间也是一种交替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生存压力逼迫的。失去奔跑能力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不能行走意味着失去了生存能力。人体生理本质的细胞与血液平衡的关系主要是由自然饮食和自然运动状态所决定的。这就是说,人体的血液平衡有着百万年的进化基础。

当人类生活条件改善以后,有条件追求美食了,饱食和过饱食成了...

Read more

再说百米赛跑是智慧—《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六〇


 再说百米赛跑是智慧—《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六〇

3.10 再说百米赛跑是智慧

 

人与猿的形体差异是如何造成的?人善于双脚奔跑,而猿可不行,奔跑造就了人的形体。无论人从哪里起源,凭着奔跑的能力分布到世界各大洲,分布过程又增强了奔跑能力。

人的腿部和臀部的大量骨骼肌肉是我们的祖先迫于生存压力必须奔跑造就的,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后代子孙应当珍惜和发扬这份遗产。不能因为生活条件改善就变得懒惰,使奔跑能力退化而把一身的脂肪和肥胖留给后代子孙去继承。

别相信最好的运动是走步,已经误导了几代人,还想误导多少代?假如每天坚持百米赛跑并持之以恒,还会...

Read more

百米赛跑是运动之王—《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九


 百米赛跑是运动之王—《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

3.9 百米赛跑是运动之王

 

用数小时走数万步,说这是最好的运动。这是迎合认识误区的看似合理的一种愚昧。古今中外人们都有散步的习惯,而把这种习惯冠以运动,冠以最好的运动,这是十分明显的误导、歪曲和谎言。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原意是强调锻炼身体,而不是指仅仅活动身体。由于人类有追求方便的惯性,愿意把活动误读成运动。这里的运动是指体育运动,是指积极超常态的体能付出,不是悠闲自得的含义。竞走是运动,长途跋涉是运动,每日走步只能算是活动。鉴于对运动概念已经形成误区,最好改...

Read more

血液中阳离子的稳定—《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八


 血液中阳离子的稳定—《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

3.8 血液中阳离子的稳定

 

血液中的内容物都带有电荷,如果不带电荷就会沉淀。血液中不允许任何内容物有沉淀发生。如血管内的脂肪沉积、淀粉样沉积、色素沉积和钙质沉积,那都是不正常的病理现象。

正电荷总数与负电荷总数整体上是保持平衡的。血液中的阳离子从浓度上看只有四种: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其它的正离子浓度相差好几个数量级,只影响系统,不影响正离子浓度。由于钙离子的生理功能相对重要,又由于化学性质的独特性,所以形成了以钙离子平衡为基准的正电荷平衡系统。

人体调节钙离子的平衡系统最庞...

Read more

血栓和血稠的概念—《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七


 血栓和血稠的概念—《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七

3.7 血栓和血稠的概念
 
血液在大血管和微循环中流动,大血管主要是输送血液,微循环主要是代谢场所。血栓主要是即时影响血液输送,血稠主要是缓慢隐性影响代谢,两者有区别又密切相关。
血管破损时,损伤处会发生血管痉挛收缩,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胶化,形成血栓,阻止破损溢血。局部血栓的这种好处若扩大到妨碍血液流动,就会变成坏事,因此血液在远离现场处还有一套防止血栓形成的机制。就是说,形成血栓与防止血栓保持着生理平衡。引发血栓的原因是血管破损。脑血栓与心脏的血栓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到血管破损而诱发出来的。阻...

Read more

通俗正确地认识血液—《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六


 通俗正确地认识血液—《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

3.6 通俗正确地认识血液

 

水是由一个氧两个氢,仅仅三个原子组成的水分子,由于电子云不对称,形成所谓氢键,水分子表现出电极性。由于带电,就能和众多分子发生电的作用。所以能在地球上演绎出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归根结底在于水的这种电极性。毫不奇怪,奥妙宇宙若要简明说,就是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在正负电作用下产生的。我们看到星球世界的多样性,那是电作用的结果;我们看到生命世界的多彩性,那是氢键弱电作用的结果。人是这种结果中的结果。

说到底,人是水中带电分子的产物。人体健康和疾病的要害问题都会...

Read more

血液是细胞外液的集中代表—《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五


 血液是细胞外液的集中代表—《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

3.5 血液是细胞外液的集中代表

 

人体约有100万亿个体细胞组成人体,大部分细胞固定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不能自由移动。而每个细胞需要吸纳氧气,需要吐出二氧化碳,需要吸收各种营养成分,需要排出多余代谢物质,需要保持五元液的平衡,需要免疫细胞的帮助抵御微生物的侵袭,还需要清理死亡细胞的残骸,每个细胞的唯一任务是接受指令后发挥自我生理功能。而每个细胞的生理活动都是紧密依靠细胞外液而实现的。细胞是固定的,细胞与外液相互作用关系是固定的,所以细胞外液也是相对固定的。这样看,细胞的吃和排都在一个局部...

Read more

错误理论导致错误研究—《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四


 错误理论导致错误研究—《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

3.4 错误理论导致错误研究

 

若认准癌症就是基因病,会使研究变得十分幼稚。

请看,【欧洲新闻社马德里2012年5月29日电】“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联合开展的儿童癌症基因组项目近日在《自然遗传学》上公布了迄今最完整的人类癌症基因组数据来加快对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研究进程。”该研究“破译了来自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样本的520个基因组排序”,就是“破译每一名患儿肿瘤细胞中的所有脱氧核糖核酸(DNA)排序。”还说&...

Read more

以单细胞视角看癌症—《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三


 以单细胞视角看癌症—《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

3.3 以单细胞视角看癌症

 

生命的特征是细胞以一分为二的分裂方式的存在。多细胞的人体当然也具有这个特征。每个人的起点就是一个受精卵细胞,通过不断的分裂,形成由10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多细胞体。细胞由于专职各类工作,发生形态改变,我们称为分化。由于各种原因细胞会衰老、损伤、死亡,因此预备细胞会不断分裂、修复、补充,维持人体的完整性。这样看,人体完整存在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分裂的过程。我们感觉到的生长、成熟、衰老过程,虽然认为“我”没有变,其实,身体细胞每天都在不停地更新。...

Read more

两种视角两种结果—《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二


 两种视角两种结果—《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二

3.2 两种视角两种结果

  

生命有38亿年的历史,生命的共性、本原、终极规律永恒不变。人体是生命世界的一部分,是生命永恒规律进化“生产线”上的产品。决不可能是出自上帝之手的一件工艺品。人类也不应当把自己的身体看成是超越动物的至高无上的精密绝品。

生命世界从始至终都是以单细胞生命为中心的世界。因此,无论人体结构有多么奇妙,也不可能脱离原中心另行搞一套规律,只能是在基本规律之上结构层次更丰富、更多样化而已,万变不离其宗,规律丝毫不会改变。只要我们不带偏见就会认...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