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晓林

“我们都认为自己的大脑有高度的智慧,如果认不清生命和自身就说明,我们这种智慧还远远达不到标准水平。当前,摆在全人类面前的最重大任务是原原本本认识生命,包括正确认识人类自己。这样说不是否定大脑的发达,也绝不是贬低科学技术的能力。由于我们的思维具有动物的局限性,功利倾向影响严重,我们常常用非理性感觉放纵自己,如果再永远看不到“生命境”的主导作用,那么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滑向危险地境地。”
“我的目标是,第一,也是近期目标,让人们远离疾病的困扰,健康快乐的生活,;第二,也是远期目标,让人类尽快摆脱“动物思维”局限的羁绊,增强人的理性,尽快掌握规律,规避人类的灭绝。”
“我从1969年在4735部队开始追寻各种病的病因,经过四十年对病因的追根究底,神奇的发现,现在大量的疾病的病因就在我们周围,很简单。但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呢?病因就在血液中,血液改变了生理,这需要明白人体的生理是什么。要解读人体必须先知道生命什么,研究生命必须要知道是什么在指挥着生命。你看,最终是‘生命谁做主’的问题。”
“直接说病因,没人能理解,权威也作梗,只好一步一步接近目标,最后才让大家明白。噢,我们原本都可以健康快乐。我们都可以不得半身不遂,不得心脏病,不得高血压,不得糖尿病,不得癌症,不得骨质疏松,等等,我们当然很快乐。问题是,现实中有人不高兴,一些人心里指望着靠这些病还想得到什么呢!”
——邹纪平教授

人体遵循单细胞规律—《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一


 人体遵循单细胞规律—《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一

三、人体是什么

3.1 人体遵循单细胞规律

  从解剖学视角看人体很复杂。一些人主张分组织、分器官、分系统、分科去看他;一些人主张要用整体观念去看他;一些人主张应当按大系统去研究他;还有一些人主张那是信息控制系统,要用信息论去看他。无论怎么主张,身体有自己的本,有自己的根,有自己的中心系统。他不理睬人的意志,自有一套固有规律。人体只按他自己的规律运行,谁制定规则都无效,他会我行我素。

我们眼见的复杂结构只是表象,只有抓住本质才能理解结构。否则你会眼花缭乱,越乱反而越觉得有理。不信你...

Read more

替科学回答难题


                         替科学回答难题

我看到:2015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6月30日报道】题:扎克伯格与霍金刚刚进行了最激动人心的对话。霍金问:我想知道关于重力和其他力的统一理论。那么你想知道哪个重要科学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扎克伯格答:这个问题提得好!我对有关人类的问题最感兴趣。什么能够让我们永生?我们如何治愈所有的疾病?大脑是如何...

Read more

关于心灵的结论语—《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〇


 关于心灵的结论语—《揭秘血管病》连载之五〇

2.26 关于心灵的结论语

 

心灵起源于太阳光。

心灵决不是什么虚无飘渺的“精、神、灵、魂”之类的东西,心灵不过是脑细胞对太阳光和电脉冲变化做出的反应。

心灵是“体触脑看我”综合体验的生理活动。

心灵的本质就是视觉语言图像的比较取舍记忆过程。这个过程用电脉冲信号介导,用神经细胞电路整合并记忆。所谓记忆就是保持整合的细胞电路。整合的规律就是概念、判断、推理、决策的逻辑过程。这种视觉语言在脑中的拼接整合效果,既能发明创造,也能闭门造车,还能白日...

Read more

心灵中的情感是什么—《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九


 心灵中的情感是什么—《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九

2.25 心灵中的情感是什么

 

动物为了生存,对食物和配偶的主动追求,表现出一种愿望,得到食物和配偶时,表现出享受和快乐,遇到伤害时,表现出疼痛和痛苦。

研究发现,脑部有个“多巴胺系统”,通过特定区域的特定化学递质能使脑部产生欲望和催促感觉,使身体产生一种参与到行动中去的热情。研究还发现,脑部能分泌一种脑啡肽的化学物质,还与一种特异的神经电路有关,当与多巴胺系统结合时,可以产生渴求的快乐。因此,动物的吃、喝、性和触摸与快乐相联系。

人类继承了动物的成果,发展丰富了...

Read more

看和想的相似性—《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八


 看和想的相似性—《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八

2.24 看和想的相似性

 

我们的看和想的规律是相似的,看是新输入的视觉语言,想是记忆中整合的视觉语言。

假如一个人对一百个人讲白雪公主的故事。故事是由流动的情节框架和一系列概念组成的。每个人由于经验不同,关注方面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不同,再复述的版本就会各不相同,但情节框架差别不大。这反映出我们想事情的方式。

假如一幅生动的彩色画由一百个人来看。这幅画是由流动图像框架和一系列概念图像组成的。每个人经验不同,关注方面不同,对图像理解不同,每个人回忆这幅画会出现百样,但画作的整体框架差不多。这说...

Read more

体力的懒和脑力的懒—《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七


 体力的懒和脑力的懒—《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七

2.23 体力的懒和脑力的懒

 

人体中与骨骼和关节相连的肌肉细胞群约有600多块,肌肉群收缩要付出体力。人脑中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网络电路群,让网络电路群搜索整合要付出脑力。

体力和脑力工作本质是相同的。受意识支配产生电脉冲信号,用钙离子推动肌肉群收缩,不愿意去收缩,表现为体力上的懒。受意识支配产生电脉冲信号,用钙离子推动突触接点进行电路群整合,不愿意去整合,表现为脑力上的懒。不愿劳动、不愿锻炼的体力懒与不愿学习、不愿看书的脑力懒,一个是肌肉收缩,一个是电路整合,都是不愿意利用五元液...

Read more

智慧在脑之外—《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六


 智慧在脑之外—《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六

2.22 智慧在脑之外

 

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本来不难理解,世界产生人,人受世界的支配。可是,当人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后,人心就变了。人们争论,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二者谁决定谁呢,这成了哲学大题目。所以能争论两千多年,是有人把灵魂、上帝、精神、主观、心灵等等诸多虚假概念塞到争论中去,玩起了理论游戏。

如果把问题简化成:智慧在人脑之内,还是之外?这样,人人都有资格思考。因为每个人都长有一颗脑袋,每颗脑袋都曾经从归零开始。什么叫归零?父亲脑中的智慧通过精子无论如何给不了儿子,儿子的智慧必须从零开始。

...

Read more

体自我与脑自我—《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五


 体自我与脑自我—《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五

2.21 体自我与脑自我

 

很多的理论家,都认为人脑中存在着自我。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认为自我是理性主体;英国哲学家洛克认为自我是经验主体;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我是先天知性范畴的主体;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有三种自我,物质的自我、灵魂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其实,所有的生物都有自我,尽管细菌没长着脑袋,照样有自我,刺激他一下,准会作出反应。当动物有了脑以后,刺激会传到脑部集中进行综合判断,然后作出整体反应,这就有了脑自我。人只迷信自己的脑袋,忽略了体也有自我。人所感受到的自我其实是体自我...

Read more

人类语言的整合过程—《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四


 人类语言的整合过程—《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四

2.20 人类语言的整合过程

 

视觉语言中相似图像轮廓的重合关系反映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外界大量流动图像轮廓会形成概念的种类和概念间的关系。为生存适应环境的判断、推理和决策逻辑过程,都是由图像轮廓的复杂整合关系所决定的。这个过程就是视觉语言的思维过程。

所有长眼睛的动物都有视觉语言。视觉语言在脑中以塔形方式排列,一个概念下面辖有很多相关概念,组成金字塔。再由多个小金字塔组成中金字塔,进而再组成大金字塔。金字塔层次越高,包容的概念越丰富,金字塔间的联系越多,思维越有条理,越有概括性,经验越丰...

Read more

动物的思维—《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三


 动物的思维—《揭秘血管病》连载之四三

2.19 动物的思维

 

我们坚持说,动物只有感觉,只知道表象一类的感性认识,只有人才会有概念、判断和决策一类的理性认识。我们把这种理性认识冠名为高级的思维活动,断定这是人才配有的精神。

然而,研究表明,动物的思维能力毫不逊色。动物通过眼睛看,把具体树的图像,以轮廓形式存在大脑电路中,各种树图像轮廓经过整合,所重复的部分就是抽象的树的概念,当看到其它具体树的时候,很自然根据电路的重叠程度理解为这是树。动物不会说不会写,但不代表他没有概念。由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所谓的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动物们...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