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正山

刘正山,博士,青年经济学者。在《经济学季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幸福经济学》、《经济学林论剑》、《房地产投资分析》、《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新编房地产投资学》等书。MSN:yetsunliu(AT)hotmail.com

幸福研究的简要评述


[摘要] 当前国内外心理学和社会学乃至一些经济学者采用的幸福问题的研究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问卷测试或者调查测试,只能测算出当时的一部分的快乐感,而不能测算出幸福度。而且,一时的问卷等测算法,容易受到当事人当时的情绪状况的影响,从而不够科学。(2)统计相关性,也不够科学。例如统计分析收入与幸福的相关性,没有考虑到收入的分布、边际收入、收入的支出方向和结构等等方面,而这些因素对于幸福度的影响非常大。

 

   一、现代经济学为何忽略幸福的研究

中国和西方古代,都非常关注个人的幸福问题。

中国古人所谓的幸福是强调外在的标准,即当个人达到预设的标准,如...

Read more

救助弱势群体的理由


一个幸福的社会,应该可以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程度的幸福”。从这个角度看,弱势群体需要关注。除了比较优势衡量的难题,弱势群体犯罪的机会成本非常低,缺乏援助的弱势群体,往往容易犯罪。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流传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俄罗斯民歌《三套车》:冰雪覆盖着伏尔加河,冰河上跑着三套车。有人在唱着忧郁的歌,唱歌的是那赶车的人。小伙子你为什么悲伤,为什么低着你的头,是谁让你这样的伤心?问他的是那乘车的人。你看吧我这匹可怜的老马,它跟我走遍天涯,可恨那财主要把他买了去,今后苦难在等着它......

几年前,《光明日报》发表潘安荣先生的质疑文章,认...

Read more

不要误解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06年11月16日去世。
  
  截至我发出这篇草稿,国内有搜狐、网易、大洋网等3个网站出现了寥寥数篇介绍和评论弗里德曼的文章。我认为,这些文章对弗里德曼存在一些误解。例如,主要强调学券制和“世上没有免费午餐”的名言。
  
  学术界公认弗里德曼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一是对货币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对货币数量论的研究;二是在消费函数上的永久收入理论;三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观点。我认为,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不遗余力地主张和推行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弗里德曼曾说,美国的富强根源于将两套思想付诸实施,一套思想...

Read more

谁在“房价收入比”上贻笑大方?


    我的朋友冀志罡在《统计数据的修订告诉了我们什么?》文中说:“房价收入比是另一个贻笑大方的例子。房地产在中国似乎是一个每个人都能说几句,但又谁都说不清楚的行业。经济学家们曾拿出统计局的数据,振振有词地说房价收入比过高,老百姓根本买不起房,因而房价当降。但事实是老百姓买房依然非常踊跃,而经济学家们根本不打算面对这个事实。国际上所说的房价收入比,是指房价中位数与家庭年收入中位数之比。这里所说的房价,是包括存量房在内的房价;而不是单指新建商品房;是指整套价格,而不是每平方米价格;家庭年收入也是指全家的收入,而不是一个人的收入。这就是说,以新建商品...

Read more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内容提要】当前不要搞全民的社会保障,我们应该坚持急事先办的原则。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严重;在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情况下,对征地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应该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前各界讨论人口老龄化乃至社保问题,往往忽略农村人口,特别是失地农民。实际上,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甚至比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严重
如果将人口老龄化作为一个“问题”的话,我认为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1)农村老年人数额大。根...

Read more

股票是需求定律的例外吗?《经济学林论剑》连载之七


股票是需求定律的例外吗?——与厉以宁、 梁小民等先生商榷

书名:《经济学林论剑》
作者:刘正山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关于需求定律的争论,我曾写过评论——《天下有没有“吉芬商品”?》,得出结论:黄有光、汪丁丁等先生所说的情况,是考虑了“其他条件”的,但将这些情况当“定律”,或者说是把“事实”当“理论”了;张五常等先生坚持认为不存在的“吉芬商品”,之所以存在(不仅仅是逻辑上的存在...

Read more

林则徐“愚蠢”吗?——《经济学林论剑》连载之六


 林则徐“愚蠢”吗?张五常说:“可惜林前辈不明白一百年后经济学者才弄清楚的货币理论,所以他的分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其实,林则徐并不像张五常所认为的那样“愚蠢”,那么的“失之千里”,尽管他当时未必不明白现在的货币理论。 
 
18世纪20年代,英国殖民主义者开始经营万恶的鸦片贸易。鸦片贩子把鸦片偷运到中国,每箱毛利最高时可达1000银元之多。巨大利益的驱动,使西方殖民主义者将道德与良心抛到九霄云外,不遗余力地从事鸦片走私的罪恶勾当。

大量鸦片的输入,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从...

Read more

帕累托最优处处满足吗?


 《经济学林论剑》连载之五

【内容提要】张五常先生称:“在现实经济中,帕累托最优是处处满足的。”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交易虽然实现了均衡,但决非帕累托最优。譬如那些非自愿交易。黄世仁强迫杨白劳在卖掉其女儿以抵债的契约书上摁手印,这种交易,虽然实现了均衡,但绝对不是帕累托最优。

  
  张五常先生1998年就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了题为《交易费用的范式》的演讲。在这篇演讲中,五常先生称,在存在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帕累托最优是应该被重新理解的。在现实经济中,帕累托最优是处处满足的。如果认为帕累托最优条件没有被满足,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某些特定的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