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正山

刘正山,博士,青年经济学者。在《经济学季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幸福经济学》、《经济学林论剑》、《房地产投资分析》、《新编固定资产投资学》、《新编房地产投资学》等书。MSN:yetsunliu(AT)hotmail.com

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助于降低房价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对于开发商征收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条件和扣除项目,将在相当程度上避免土地增值税征管漏洞,对于以前在这方面钻空子的开发商而言,将会产生比较大的打击。例如,在房屋开发过程中,前、中、后均有开发成本发生,往来款项多,成本归集计算复杂。以前的规定,在这方面没有细化,难以确定收入情况。但是,这次《通知》明确规定:“已竣工验收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已转让的房地产建筑面积占整个项目可售建筑面积的比例在85%以上,或该比例虽未超过85%,但剩余的可售建筑面积已经出租或自用的”以及...

Read more

茅于轼:不比张五常,不敢当鲁迅


       据说,有人对中国的经济学家进行了一次排名,茅于轼列第一,张五常列第二。当我就此询问茅老时,他却谦虚地表示,这种排名"没有什么意思","我不能跟张五常比,他是一个天才"。而先生以经济学随笔为刀锋,深刻地探究、揭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却又非常重大的问题,被人们尊称为"经济学界的鲁迅"时,他依然谦逊地说:"对我的这种评价太使我惭愧了,我再强调一下,我是一个极普通的人,我犯过不少错误,至今还在后悔。我应该也写一本忏悔录,这需要勇气,但我的勇气还不足。从这一点就说明我...

Read more

张五常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误导


   作为研究纯理论的人,作决策建议的时候,往往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经济学家也是需要分工的。做决策建议的,纯理论研究的学者远远比不上搞政策研究的。比如,我所认识的钟朋荣,他对于经济实践很了解,做政策建议,就很内行。
  然而,有些学者偏爱作非自己专长的活动,偏偏又喜欢夸耀。张五常就是一例。
  当然,为了避免一些人的误解,我还是需要强调一下,我对张五常的理论贡献非常欣赏,有些文章,我是写不出来的。但是,本文评论的,跟那些无关。
  且说《北京晨报》2002年4月25日发表的题为《点评中外经济学人士,张五常在北京说什么了?》的文章称,张五常在演讲中说,他可以和听讲者下...

Read more

靠物业税降房价,纯属空谈


据悉,“十一五”期间将开征“物业税”,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术界一些学者于是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一些学者分析说,房地产价格会因此而下降40%左右;物业税将有利于穷人买房等等。

实际上,不使用经济学的分析,仅仅依靠常识,我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任何一个税种都不可能是万能的。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房地产税的改革经验来看,简单透明的“物业税”才是一个好的税种,如果我们在改革时设定多元目标,既会导致改革无所适从,也会带来税制设计中的诸多困难。

从海外的情况看,物业税是受益税,即:居民享受了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如教育、治安、垃圾处...

Read more

商品房成本没有理由不公开


商品房成本没有理由不公开
平民经济研究社研究员 刘正山
http://plebeian.blog.sohu.com/
  
  围绕公布商品房成本是否违法,各界展开了激烈争论。有的人说,公布商品房成本是“笑话”,有人说公布成本是“闹剧”,有的人甚至恶毒地表示“公布商品房成本无异于公开老婆的胸部”。
  
  如果某些开发商把商品房的成本看作他自己老婆的胸部,他不愿意公布,有其理由。不过,当今的社会,“脱”早已成了常态。很多明星故意“露点”,乃至全裸,以吸引好...

Read more

否认房地产“暴利”乃颠倒黑白


房地产暴利之争,最近又起波澜。原因是一些学者和房地产商提出,要用数据来证明房地产没有暴利。有的开发商哭穷,有的开发商甚至表示委屈说他们不过是地方政府的“丫环”。

我并不否认,有的房地产商可能亏损。但就总体而言,我认为房地产行业存在暴利。我在2004年与中国住宅与房地产研究会包宗华副会长商榷的时候就提出,房地产存在暴利。然而,包宗华先生反驳我说:“暴利行业的概念不是经过严肃的调查分析和科学论证得出来的,而是经过炒作炒出来的。我们搞经济研究工作,最好不要使用这个没有经过科学论证的概念。”

众所周知,现行学术界使用的暴利概念,是一个规...

Read more

谁是中国最早的凯恩斯信徒?


谁是中国最早的凯恩斯信徒?
  刘正山
  
  梁捷说“巫宝三算得上是国内最早根基又最深的凯恩斯信徒了”,我不同意。巫宝三绝非“国内最早”。
  
  梁捷还说,林德赛(Michael Lindsay)1938年到了燕京大学,就写了本《Keynes for Beginners》(凯恩斯入门)作为教材,正式开始宣讲凯恩斯。林德赛要求颇为严格,学生们必须做作业,这样就留下中国第一批研究凯恩斯理论的文献。林德赛的贡献不容否认,但他乃至他的学生,留下的绝对不是“中国第一批研究凯恩斯理论的文献”。
  
  中国最早引入并传播凯恩斯的学...

Read more

弗里德曼终于向历史低头


弗里德曼终于向历史低头
平民经济研究社研究员 刘正山
 
米尔顿·弗里德曼先生去世了,相关悼念文章纷纷问世。一些学者对弗里德曼的理论过分神化,我认为,这其实不是对弗里德曼的尊重。有人写文章说,“弗里德曼,历史终于向他低头”。我的看法相反。
我并不否认,弗里德曼是20世纪后半期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贡献,已经被汗牛充栋的文章介绍过了。客观地讲,弗里德曼最重要的贡献体现在他的最重要的两篇论文中:《货币政策的作用》(1968)和《实证经济学方法论》(1953)。前者是实体,后者是方法论。
现在看来,弗里德曼的最重要贡献,已然被证明是...

Read more

高房价为何“调控”不下来?


高房价为何“调控”不下来?
平民经济研究社研究员 刘正山

  
  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中央近几年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措施不可谓不全。然而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最新统计表明,全国房价仍“逆势走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以10.7%的涨幅名列首位。
  中央为何难以将高房价“调控”下来?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
   第一,既得利益集团的博弈,化解了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近些年来,某些地方政府热衷于“经营城...

Read more

中国经济如何应对“滞胀”困境


             
    应当说,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总势头良好,但是存在许多隐患。其中之一就是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如果不能有效遏制,可能使中国经济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滞胀”状态。“滞胀”是指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时候却出现物价上涨,这与2005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状态恰好相反,因此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在“滞胀”的境况下,如果采用凯恩斯的药方,利用扩张性财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