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让宁
基于刚刚过去的2009年里,诸如“你是哪个单位的”、“我们是有身份的人”的官员“雷人语录”不绝于耳,因而有媒体信誓旦旦地预测,“今年最牛官员语录还将翻新,你就听着吧。”这不,2010年第一官员雷人语录已经闪亮登场———
今年元旦,由于供热设备故障,部分哈尔滨市民家中供暖温度下降,新华社随后播发稿件《哈尔滨部分市民在“冷屋子”度过元旦,供暖至今未完全恢复引发群众不满》,在当地引起...
作者文章归档:杨让宁

预算公开,还需革除思维荆棘和法律羁绊
文/杨让宁
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不可分离的一部分,财政预算公开,不可抗拒。某种意义上说,公开只是个时间问题。不久前,广州市财政局率先在网上公开了114个政府部门的2009年财政预算,终于在全国首开预算公开之先河。确实,广州市财政预算公开,大有解剖研究价值,比如,在2009年底,才公开了当年度的财政预算,其间不包括公众关心的“三公”等敏感项目,养活一个幼儿园竟然耗资让人不可思议的6000万……舆论也对此褒贬不一,但毕竟首吃螃蟹,更值得鼓励。遗憾的...
要严惩恶意透支,更要严查“恶意发放”
文/杨让宁
日前,高法、高检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旨在就刑法中信用卡犯罪的相关条款进一步规范、明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第六条”有关“恶意透支”的规定,按照“两高”说法,这既明确了“恶意透支”属于信用卡诈骗犯罪行为,又对于“恶意透支”增加了两个限制条件:一是发卡银行的两次催收;二是超过三个月没有归还。
电摩新国标的目的应是规范而不是扼杀
文/杨让宁
《电动摩托车和电动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一般来说,一旦贴上“GB”身份证,即意味着一个行业有了国家标准,自是扬眉吐气要“进入历史新阶段”了,但电动车行业却丝毫没有表现出一丁点高兴来,甚至有人站出来列出了几大罪状,要求暂停实施。
为何?在别的行业纷纷挤破头希望有个国家标准证明自己的时候,“国标”却遭人反对,这的确是超乎想象的。任何一个国家行业标准,其初衷都在于“规范、扶持、保护”,而这个标准竟然是打击、威胁行业生存...
从大理男同酒吧“夭折”看防艾大业
文/杨让宁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云南大理一家男同酒吧要在这天正式开业,消息一经报道,有人期待有人质疑,终于没有撑到12月1日,就有消息称,不堪压力,这家酒吧延迟开业。
一家还在试营业的男同酒吧就此暂时关闭,但却留下来一个未解的宏大命题,大理甚至中国男同何去何从?这是我们时代里、在这片土地上,防艾大业必须面对的现实困惑,确实,很多人在宏观上防艾能够保持高度一致,而在细节上难以“从我做起”,即便是对相关部门的努力和尝试表示默认,也显得异常难得,大理男同酒吧被舆论扼杀就是一例。
...
子长“平价医院”为新医改探了条什么路
文/杨让宁
子长“平价医院”的星星之火,正在官方的助推下,呈现出区域性燎原之势。作为新医改的探路者,子长“平价医院”无疑是要放在新医改的天平上考量一番。解剖子长“平价医院”这只麻雀,只为窥见新医改的未...
反价格垄断不能无视“价格管制”之弊
国家发改委12日在其网站发布公告,就《反价格垄断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对价格垄断的种类和判定细则等相关问题做了详细说明,使《反垄断法》有关反价格垄断的部分更具有操作性。有关意见和建议的反馈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6日。(8月13日中新网)
两市双高飞,百姓当理性
随着国内股市、楼市的新一轮强势反弹,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似乎大有随之烟消云散之势。近期,股市、楼市不断传来“捷报”:7月15日,中国股市的市值在18个月的时间里首次超过日本股市,成为仅次于美国股市的资本市场;楼市也不甘落后,表现同样不俗,据报道,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3410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7%,商品房销售额15800亿元,同比增长53.0%。
股市、楼市真可谓双喜临门。在4万亿经济刺激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股市、楼市虽然在今年上半年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但至少在目前看来,还少有欢呼—...
网络如何才能不低俗
国务院新闻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部、工商总局、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七部门1月5日上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蔡名照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网上低俗之风蔓延,进一步净化网络文化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1月5日新华网)
其后,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公布第一批曝光网站名单了,全国数十家网站也纷纷发声表示响应。声势不可谓不大,但能否告别低俗,却是值得怀疑的。回顾过往,整顿互联网低俗已经不是第一次,比如,2001年曾大力整顿网吧,之后曾整治情色网站,期间也有各大网...
莫以最坏的恶意揣度“白衣女子”
北京派来的林官人确实“买单”了,但同时也搭上了一起吃饭的“白衣女子”。有人“穷追猛打”,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这个女子到底是什么身份成为网民遐想的核心。
有传言说这女子是“二奶”。说实话,网民是个极具好奇心且怀疑一切的群体,基于官员美女的常见组合,这种猜测无需任何技术含量。如果还原林嘉祥猥亵现场,这本是个林嘉祥的“丑闻”,而不是林嘉祥与“白衣女子”的“绯闻”,能从一场丑闻完成到绯闻的逆转,这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