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亚福

1967年出生于越南,1968年随父母回中国定居。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自主生育倡导者。写过几百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文章发表于《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周刊》、《领导者》、《人力资源》等报刊上。

计生部门的两个财源


5月4日《瑞安日报》报道:“南滨街道东旭村村民万某某、詹某某夫妇于1991年10月11日生育一男孩,后于2011年9月2日再生育第二胎男孩。经调查,该对象在邻县经营企业,又在市区高档小区拥有一处房产。经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数月调查取证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万某夫妇于4月20日主动向当地街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125万元,创下了温州市社会抚养费征收之最,为名人、富人违法生育敲响了警钟。”(注:瑞安市是温州市属下的一个县级市)
 
然而,这个“征收之最”记录很快就被打破了。5月18日《瑞安日报》报道:“塘下镇韩田村村民陈...

Read more

穷人还是富人多生孩子?


在中国的一些计生报道中,常常把“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两个词组连在一起,并认为一些贫穷地区的农民陷入“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这个恶性循环。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首先分析“越穷越生”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从世界各国来看,穷国生育率比富国高,这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多数分布在非洲,而世界上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也是在非洲。而欧洲、北美洲、澳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超过世代更替水平(美国的生育率最高,也只是刚刚达到世代更替水平)。
 
再从一个国家内部来看,农村居民一般比城...

Read more

强制会把好事变坏事


5月2日《广州日报》刊登了张鸣教授的一篇文章《便民的荒唐》提到:陕西宜川县民政局办了好些敬老院,但养老院入院率不高,有些闲置。显然,这对于一心要办好事,获取政绩的民政部门来说,多少有点难堪。也许,养老院建成,政绩已经喊出去了,上面的领导来检查,外地来参观,空空荡荡的养老院,无论如何看着不是个事。所以,宜川县民政局给各乡镇下达死命令,必须把各乡镇的五保老人,都弄进养老院去。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各乡镇以取消五保优待条件相威胁,强逼这些五保老人进养老院。上级的任务完成了,但被逼进来的老人,却个个都不痛快,牢骚满腹。
 
张鸣教授评论说:“建养老院是便民的好事,但任...

Read more

荒谬的深圳计生条例草案


4月30日《人口导报》报道:最近,《深圳经济特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正式提交当地人大常委会审议。一些新规定剑指计生管理难题,引发社会热议。
 
看了这篇报道对《条例草案》内容的介绍后,我感到《条例草案》多处内容荒谬,并且涉嫌违法,下面举两个例子:
 
其一,《条例草案》中规定,出租屋业主如果将房屋出租给辖区街道人口计生工作机构认定的超生人员的,将由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处以两千元罚款。
 
我认为,这条规定是很荒谬的,因为出租屋业主(房东)不可能完全了解租客的生育信息。房东既不可能知道租客已经有多少个孩子(因为外来...

Read more

“超生”夫妇并没有违法


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田亮是否享有“生育特权”》,一位ID为“药笼中物”的网民回贴说:“很简单的一件事:有法律在,就需要遵守。即使法律不合理,在改变不合理的法律之前,依然要遵守法律。这是法律存在的最根本前提。计划生育政策如果不合理,那就想办法去修改它!在政策没有修改之前,一切违反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这位网民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呢?在法学界,历来存在“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各有各的道理。有人认为,恶法亦法,应该遵守恶法。例如,美国独立...

Read more

田亮是否享有“生育特权”


最近,田亮二胎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在网上引起热议。反对计划生育的网民大多支持田亮生二胎,而支持计划生育的网民大多认为田亮生二胎属于超生,认为田亮不应该享有“生育特权”。针对所谓“生育特权”的观点,我发微博说:“有些人很奇怪,当他的权利被剥夺后,他问:‘为什么张三李四的权利不被剥夺?’而不是问:‘你凭什么剥夺我的权利?’因此,当他看到富人享有比穷人更多的生育权时,他不是主张穷人应当享有与富人一样多的生育权,而是主张富人应当享有与穷人一样少的生育权。”
 
...

Read more

对比农村、城市孩子素质


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谁的素质更高?有人认为城市孩子的素质比农村孩子高,理由是: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均高于农村地区,因此城市孩子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的看法。例如,杨支柱先生认为:“不能认为城市孩子的素质比农村孩子高。实际上农村孩子在心理健康、身体耐受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爱心、公平观念等方面都因为不是独生子女而强于城市孩子,他们较弱者无非文化素质而已。”
 
我认为,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素质各有优劣,不能一概而论。从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来说,农村孩子优于城市孩子;从文化素质来说,城市孩子优于农村孩子。当然,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

Read more

计划生育逼走羽球名将


近日,湖南籍前羽毛球世界冠军黄穗失踪后代表澳大利亚参赛一事,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中国前国手代表其他国家参赛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黄穗事件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原因是:黄穗“退役”后一直担任湖南省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一职,在其“失踪”的三年间,工资却照常发放,其单位还曾在报刊上刊登寻人启事。
 
那么,黄穗为什么要移民澳大利亚?根据媒体的一些报道来分析,我认为,黄穗移民澳大利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为了规避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下面试进行具体分析。
 
我查了有关资料显示:黄穗出生于1981年,是独生子女。那么,她的丈...

Read more

老龄化与计划生育是否有关


2012年第4期《中国改革》杂志特邀几位学者发表了题为《人口加速老龄化警告》的专论,其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郭志刚在文章中说:“以往政府主管部门多专注于严控生育率,对提升生育率,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几乎都是空白。其他国家其实也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如果不能有效提高生育率,到21世纪末,中国总人口可能仅为8.5亿,但是,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剧烈的老龄化。”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在文章中说:“在数十年极端生育控制政策下,中国人口早已迈入老化阶段。老龄化的列车已经离站,不断加速向前。这辆满负重载的‘人口老化高铁’,在沿途还...

Read more

一个女人能生多少个孩子


最近,一位ID为“haiyang55”的计生支持者在我的博客留言说:“健康的女人,如果愿意,可以生15个孩子,15个孩子将来每个再生15个孩子,你可以想象地球会到多少人?假设人类的技术不能移民到别的星球,那么,人类只有通过战争来争夺生存空间。”这种观点在计生支持者中比较有代表性,因此有必要分析这种观点是否有道理。
 
首先,haiyang55这种观点并不新鲜,早在二千多年前,韩非子就说过:“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r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