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何亚福

1967年出生于越南,1968年随父母回中国定居。长期研究人口与生育问题,自主生育倡导者。写过几百篇有关人口问题的文章,其中有一些文章发表于《东方早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快报》、《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新周刊》、《领导者》、《人力资源》等报刊上。

人口政策是如何被误导的


虽然中国早在197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计划生育,但70年代的计划生育并不是“一胎化”,而是“晚、稀、少”(相当于“二胎化”)。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1980年骤然收紧,从“二胎化”收紧为“一胎化”,原因何在?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政策受到当时人口理论的误导。直到今天,人口理论的两个误区,仍然误导着中国人口政策。这两个误区是什么呢?一是“中国只能养活16亿人口”;二是“中国适度人口是7亿”。例如,2011年12月4日《广...

Read more

潜在的中国人口雪崩


很多人支持计划生育的理由是“中国人口太多”,但事实上,对于人口政策来说,生育率比人口数量更值得关注。举例来说,1960年韩国人口只有2500万,当时韩国人担心人口太多,从1962年开始,韩国实行鼓励少生的政策;现在韩国人口有5000万,但现在韩国的人口政策却鼓励多生。为什么人口数量少时鼓励少生,而人口数量多时反而鼓励多生呢?这是因为,1960年韩国的总和生育率高达5.9,而现在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2左右。
 
一般来说,世界各国人口政策的倾向,究竟是鼓励少生还是鼓励多生,主要并不取决于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也不取决于人均资源,而主要取决于生育率,当...

Read more

计划生育的几个悖论


所谓“悖论”,是指自相矛盾的理论。中国计划生育存在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下面仅举几例:
 
其一,“只生一个好”的悖论。按照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城镇汉族夫妇只能生一胎(双独夫妇除外),而藏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夫妇可以生二胎甚至三胎(例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口与计划生育若干规定》:夫妻双方均为少数民族、且为农业户口的,可生育三胎)。计划生育一边宣传说“只生一个好”,另一边又说少数民族生育政策比较宽松是“优惠”。众所周知,所谓“优惠”,是指给予好处。既然计划生育认为...

Read more

人口专家李小平的高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网名“半个诗人”)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人口学家之一,他主张继续实行“一胎化”政策,把中国人口减少到3亿,以达到他臆想中的“最佳的数量模式”。近年来,他频频有人口学文章和诗歌发表于报刊和网络上,并频频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提出了一系列极为高深莫测的人口理论,下面仅举几例:
 
其一,宁要车子不要孩子。在一次搜狐访谈中,他对网民们说:“我从美国回来跟我的家人说不想要孩子,因为我养孩子是死赔到底,养一个孩子一辆豪华车没有了,而且我要一生为孩子操责任。&rdqu...

Read more

如果人的出生需要经过批准


3月15日《新快报》报道:2012全国两会微数据显示,今年两会,81岁“最老资格”代表申纪兰成为最受关注的代表委员,而最火提案议案是来自惠州人大代表黄细花的“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议案。
 
我已写过文章支持黄细花的“法定婚龄降至18周岁”的建议,在此不再重复。本文想谈谈申纪兰,她为什么会成为最受关注的代表?一是因为她是唯一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二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在全国人代会上投过一次反对票。
 
网上有一个段子这样描绘申纪兰:“任期最长的人大代表,申纪兰-...

Read more

简评今年两会有关人口政策的建议


今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从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今年人口政策改革基本上没戏了。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今年两会上提出人口政策改革的建议。下面对其中一些建议进行简要的评述。
 
其一,全国人大代表、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连续第五年提出“提倡一胎,允许二胎,禁止三胎”的建议。我认为,纪宝成的建议,在今年两会上关于放开二胎的建议中,属于比较保守的一类,因为他在提出“允许二胎”的同时,还提出了“禁止三胎”这种画蛇添足的建议。如果在提出“放开二胎”的同时不提&l...

Read more

降低法定婚龄并非提倡早婚


3月3日,各大门户网站都刊登了这则新闻:“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对《婚姻法》的这条规定,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认为应该修改了。她说,这条“中国史上最高的”法定结婚年龄,导致“剩男剩女”高龄产妇未婚同居等现象不断增多。她将在两会上提交建议,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8周岁。
 
这一建议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反对者和支持者都大有人在。反对者说:“婚姻是一种责任,你有能力在18岁的时候负担吗?”“这能行吗?现在18岁的年轻人有几个经济独立的?有几个心智健...

Read more

13.9亿人口预测注定落空


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了我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有关人口数据的内容如下:“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47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1.3%。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8。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71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0亿人。”
 
2010年7月3日新华社报道:“十二五”期末,...

Read more

计生产业存在暴利


近年来,人口政策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取消计划生育。但计生部门不但反对取消计划生育,也反对放开二胎。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计划生育已形成一个庞大产业,计生部门在计生产业中牟取了暴利。
 
按照现行计生政策,如果不符合政策生二胎(或多胎),计生部门就要对生二胎(或多胎)的夫妇征收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征收社会抚养费的理由是什么?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之后不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当时的国家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江亦曼专门对此作过公开解释:“法律规定超生者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不是罚款,而是超生者对社会进行的经济补偿。因为,多...

Read more

取消计划生育的十个理由


人民网E提案编号:建议18541号
建议主题:取消计划生育的十个理由
建议人:何亚福
 
一,取消计划生育,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育权
 
生育权是生存权的延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通过生育,个体的生命(基因)通过后代而得到延续。对于任何一种正常的生物来说,生育甚至是比生存更加神圣的使命。人也是不能例外的。举一个例子:当孩子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绝大多数母亲都会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个孩子的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释义》也承认:“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公民的生育权是与生俱来的,是先于国家和法律发生的权利,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