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我的亲朋好友在看过《六六年》之后,用短信或电话表达了他们的阅读感受,这让我感动。他们的表达让我相信在这个精神荒芜的时代,任何一种真诚的表达,任何一本富有真知与才华的小说都是会有人去认真阅读的,而且会在他们的心中掀起一阵情感波澜。我将《六六年》视为我真正的写作的开始,因为我终于找到了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我心灵的语言,而思想,则尽在其中了。
作者文章归档:王斌

野狸岛───珠海行之一
大海 孩子 情侣大道及其它────珠海行之二
古战场 咖啡馆及其它────珠海行之三
电影批评与时下的风习
几日前,我对一部我刚看完的电影表达了我个人的态度,这本来纯属于一种极私人的行为,一种感受的即时性表达,只是这种私人性的表达是公开在我的微博上,当然,由此它又必然涉及到了一个公共空间中的言论,他遭到众多的非议从这个意义上说又属正常。
在当下,我们的表达空间严格说来是有限的,比如我的前一则博客之文因为笔涉“诺X尔奖”几个字而被阻止发布,最初我还以为网络出现了一点故障,后才了然,原来这几个字显然被列入了敏感字词,至于原因,明眼人自然心知肚明,所以我会说我们的表达空间其实是有限的,甚至是被无形之眼监控着的。
那么一部电影为什么要引起这样的轩然大波呢?它不过就是微博上的区区一百来字,本无伤大雅,但...
说说两本书,还有点对生活的杂感
拒绝遗忘————推荐《毛泽东的最后革命》
一夜的狂風,呼嘯地剧烈搖撼著我的窗戶,有點地動山搖的意思,而我則仰躺在床上,看著我的書。我必須讓自己盡快地重新進入狀態,盡快地讓我能回到對時代與人生的靜思中去。我在看一本大的的書────《毛澤東的最後革命》,一本記述文革曆史的大著,作者則為美國人。沒想到寫得這麼好,這麼精妙,纯正的一部文革史。
讀好書總是會讓人神清氣爽,一如我的現在,它不僅能解惑,亦能讓人深入地思考一個消逝的年代。我能想象作者在写作《毛澤東的最後革命》一書時的嚴謹:大量的文革資料、大量的內部文件搜集与整理,這是珍重曆史的一種態度...
悲悼父亲
星期一的上午,接到脚印发来的信息:“书已出,十分的漂亮。”我突然有种热泪要喷涌而出的感觉,稍稍的镇静了一会儿,我拨通了脚印的电话。
书做得好吗?我问。
很好看,她说,要特快给你吗?
不了,我说,我现在去你们哪。
我快速地穿上肥厚的羽绒服,戴上了顶棒球帽,这是我冬季的装束,匆匆地出了门。
外面真冷,寒风刺骨,冷冽的寒冬终于向我们袭来了,街面上显得颇为萧条,虽然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