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王水雄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理论、经济社会学。著作:《结构博弈》、《镶嵌式博弈》等。开设课程:《经济社会学》等。

王水雄:晒一晒,且看新浪都删了我哪些博文


王水雄:晒一晒,且看新浪都删了我哪些博文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1-01-07 11:13您的文章《温州钱云会案与中国式“谋杀”》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1-01-07 10:49尊敬的用户,您好!我们已将您的文章《温州钱云会案与中国式“谋杀”》恢复。您可以在博文列表中看到此文,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通知] 亲爱的新浪博友:2011-01-07 10:18您的文章《温州钱云会案与中国式“谋杀”》已被管理员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这篇博文删得……,嗯,让人觉得有点纠结!呵呵】

 

[通...

Read more

2010年秋季学期《经济社会学》开卷考试试题与改卷感想


最近分数已经出来,但是仍然没有在网络中提交(所以同学们还查不到成绩),因为要等一位辅修同学的期中作业,看看这个人的素质值不值得他/她(因为ta似乎从来没有来上过课,所以不知道ta是男是女啊!杯具)通过这门考试。下面是考试题目,题目的最后是最近评卷的一点感想。因为时间有限,就不再单列参考答案了。

 

 

 

2010年秋季学期《经济社会学》开卷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

(1)请举例说明商标或品牌应对了哪些经济问题,形成了哪些社会制约机制?【15分】

(2)既然根据贝克尔的歧视概念,歧视意味着为了某种特定的偏好让渡一部分收益,为什么歧视在现代社会...

Read more

附录: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


姜文的王朝永远不会到来:《让子弹飞》的一些暗线,隐喻,野心和吹捧 
2010-12-18 19:33:39 来自: 溪流 
让子弹飞的评论 5 
提示: 有关键情节透露 
“由于对姜文过于卑躬屈膝,厚颜无耻的吹捧,该影评已被和谐。” 
这句是我在去看电影之前,已经准备好的影评(还是抄来的)。 
吾辈俗人,花钱去影院只图消遣。回来吹吹水,网上吐吐槽。严肃客观的评价电影于我如浮云,就是带着这么强烈的偏见去看的电影。国产片导演就那么几位。考虑到他们近年的发挥惊人地稳定, 吾...

Read more

王水雄:《让子弹飞》的大隐喻与小逻辑【1】


《让子弹飞》的大隐喻与小逻辑  
老婆鼓动我去看《让子弹飞》,看完了之后还与我探讨其中的隐喻。我整理了一下思路,形成如下文字。鉴于这部影片已经上映挺长时间,而且透露其故事情节并不会影响人们继续看这部影片的欲望,所以,我第一部分将呈现其情节,第二部分分析它的三个大隐喻和三个小逻辑,最后还会给出一个附录(这个附录有点考证的味道,但是蛮有意思)。  
  
故事情节  
1920年,马拉的列车在山间行走,车中坐着要去X县就任县长的马邦德(葛优)、县长夫人(刘嘉玲)、汤师爷(冯小刚),他们在一节车厢中吃着火锅,另一...

Read more

王水雄:《让子弹飞》的大隐喻与小逻辑【2】


《让子弹飞》的大隐喻与小逻辑  
对政治的隐喻:失落的理想  
马拉的列车(后面简称“马列”)在最开始便是在一条升官发财的轨道上行驶着,马列送马邦德这个买官者上任,可以想像不出意外的话,他将与既有的社会势力相结合,鱼肉百姓,过上舒服的生活。  
  
即便是最后,当马列再次出现的时候,上面已经坐了一批革命者,而且马列的轨道和目标已经通向了上海浦东,通向了改革开放。但是这些新的革命者(其实黄四郎是旧革命者)已经丧失了理想,他们的抱负无非是多挣些钱、过上好日子而已。  
 &nb...

Read more

台湾朋友盛赞印度(阿米尔·汗的)电影


【近日收到了台湾朋友的一封信,如下。标题为《书与机器的定义》】

這二段影片是從一部印度片摘錄的,

印度竟然可以拍出如此有深度的片子,真不可思議,

有機會記得也去看看全片!

1.https://sites.google.com/site/oldladycoffee/dis01

2.https://sites.google.com/site/oldladycoffee/dis02

--

商  國  書     BOOK K.S.  SHANG

 

【我试了试,发现打不开,于是回复如下:】

 

不知怎么回事,链接打...

Read more

强力决定产权:《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试题参考答案【1】


2010年秋季《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期末试题(开卷)

一、举例说明题(30分)

有人说“强力决定产权”。请对这个论断进行说明或评述,表达你的看法;并从《十七岁的单车》相关情节出发,对你的立场加以论说。

 

【林梦媛答】

首先,对于“强力决定产权”这一概念,我认为应用“强力——占有——产权”的逻辑来理解;即通过“强力”这种手段,人占有一种物事(或一个人),从而形成产权。

其一,对于“强力”我认为这可以理解为最基本的“强制、暴力”手段,但也可理解为一种“强效的、优势的”的能力。在《十七岁的单车》中,少年之间通过打架斗殴来试图解决自行车的归属,即其产权,就是“强力”在“暴力、强...

Read more

换一个立场,你将找到一片蓝天:《影视作品》考试参考答案【2】


2010年秋季《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期末试题(开卷)

二、材料分析题(30分)

以下引自一位自闭症儿童的妈妈所写的《蜗牛牵着我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说:“人家已经尽了全力!”

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唉,也许上帝去抓蜗牛了!”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任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

Read more

从《三傻》看中国的教育问题:《影视作品》期末考试参考答案【3】


2010年秋季《影视作品与社会原理》期末试题(开卷)

三、论述题(40分)

请就《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谈谈其中所涉及到的资源配置问题;并由此出发分析我国教育及其他社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秦世哲答】

三傻之所以“傻”就是因为在他们都考入了印度优秀大学“帝国理工”的情况下,最终经过挣扎却遵循了“情感逻辑”——所【应该是遵】从自己的兴趣。然而有趣的是,最终三人却大获成功,相较于遵循“价格逻辑”与“权力逻辑”的消音器而言,他们既获得了成功的荣誉,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给我们的启示首先就是三种逻辑的区分不是绝对严格的,三种逻辑也不一定是矛盾冲突的。主角兰彻可谓名利皆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