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杰

先后担任和讯网文化部主编、当当网数字业务总监、走秀网高级运营总监,现为天猫商城营销专家。

禅与“良质”


  20世纪50年代末期,一家发行量很大的美国杂志在归纳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和习俗现象时写道:“最近几年,一个日本词,一个发声嗡而尖的词,人们经常会在不同的地方听到,好像是偶然之间听到的,或者是明确有所指的,在同女士们交谈时,在学术性的会议上,在鸡尾酒会上,到处都能听到。这个小小的引人振奋的词就是ZEN(禅)”。

  一

  “禅”,原本是梵文dhyāna的音译,本作“禅那”,后简称为“禅”,意为定、静虑、思维修,原本是佛教各派修正觉性的方法,其起源可上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前印度河谷土著达鲁荼毗...

Read more

协同共生,经营制胜


  在企业发展中,经营与管理往往是一对矛盾。经营需要灵活,根据市场环境随时改变,管理则要求规范,避免浪费提高效率。在宋志平先生给清华MBA学员的管理公开课《经营制胜》一书中,作者结合将中国建材集团这家央企发展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的实践过程,提出企业应该将经营作为第一要务,管理可以靠学习靠团队完成,但经营需要始终盯紧市场,找到行业和市场的创新突破口,这一点,需要企业家自己不断去“悟”。利润是经营出来的,经营需要创新,而创新则会对现有的管理形成冲击,这时企业需要有学习的心态,不能只依靠以往的实践经验,要降低风险,更要促进企业进行有效的创新,提高效益创造价值。水泥厂以...

Read more

改变世界的力量与风险


  硅谷的创业教父“霍夫曼船长”在他的新作《原动力:改变未来世界的5大核心力量》一书中,提出了他认为改变未来世界的5大核心力量,分别是海量连接、生物融合、人类扩张、深度自动化、智能爆炸,给我们创造了人类与智能AI和平相处的一个乌托邦,与之前电影《失控玩家》中塑造的“元宇宙”一样——虚拟游戏与现实共生、人脑与电脑通过芯片互联、人类进化会与算法迭代一样便捷。作者认为,超人类能力的新型超级智能体,未来将开发出拥有意识的机器,它们会管理我们的经济,充当我们的伙伴,并与我们的意识相融合。在他看来,这五种力量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Read more

从上善若水到举国治水


  四大文明无一例外都发源于河流冲积的平原,水是孕育生命并组成早期农业文明的先决条件。作为《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科普作家,菲利普•鲍尔的这本《水:中国文化的地理密码》,谈不上有多么惊人的研究成果和独特发现,但却是采用了一种现代科学的视角,以水为切入点,将他对中国神话传说、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和科技艺术发展历程的理解呈现在我们眼前,如同一次跨时空的旅行,电影片段般的闪回,轻松有趣且发人深省。

  关于水的记载,从《山海经》《水经》到《河防一览》《治河方略》,中国历代王朝都不乏名家能臣对此倾尽心力,并留下发明、心得与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参考。在整个欧亚大陆中,中国、俄罗斯与欧洲板块...

Read more

平行时代的共同富裕


  在《平行与竞争:双循环时代的中国治理》一书中,翟东升教授重述了他“美式全球化”终结的观点,在双循环时代里,中国经济的国内大循环将与美国经济平行发展,而在国际大循环中,中美将会有合作与竞争。在他看来,“以内循环为基础,进一步构建以我为主的外循环”将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只有建立起高质量发展的内循环,实现从“抢资本”到“抢人才”的转变,才能逐渐发展强化“产业链的编辑能力”,把尽可能多的经济体纳入我们建设的生态体系中,并将具有高附加值和科技突破潜力的岗位留在国内,只有...

Read more

战术研究中的战略得失


  中国兵法的经典名作《孙子兵法》,英文名为《The art of war》,所以,德国古典军事史家汉斯·德尔布吕克的四卷本巨著《战争艺术史》(英文名《History of the art of war》)单从书名来看,似乎应该是欧洲古典战争的兵法大全。

  但与中国兵法举世闻名的三十六计迥然不同,德尔布吕克并未总结战争中普遍适用的谋略和计策,而是以历次著名战役为时间线,探究古典战争向现代战争转型中的军队组成方式、战略战术等演变方式。

  这其中,能看出中外兵家对于战争胜败关键关注点的不同:中国更关注的是人与人的对抗,而西方更注重国家全面实力的竞争,用今天的话说,战争是...

Read more

元宇宙与未来算法


  在新加坡,满足年龄、收入等条件的新加坡公民可向建屋发展局购买远低于市场价的组屋,这些组屋的一层全部被设计为商铺和活动区域,组屋区没有围墙,下水道、沟渠、水库改造成美丽清洁的溪流湖泊,将难以与人亲近的混凝土河道改造成为与绿草、溪石融为一体的亲水景观……这是《城市中国》杂志在《未来社区:城市更新的全球理念与六个样本》中,通过对全球六个不同国家的社区进行调研所记录的场景。在我国现阶段,大拆大建、城市整体长高变大的时代即将结束,精细化、人性化的社区物业运营将会是未来的主题。与制造业摆脱粗放经营、注重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培育一样,不断升级社区功能,“让人...

Read more

双循环的活力


  未富先老的隐忧,加上青年热衷于“躺平”,这都是“中等收入陷阱”在社会心理和经济增长中的不同表现,也是现代价值观衰落的结果。在《活力》一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教授认为,创新是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技术革新和飞跃式发展的关键。但创新并非只是来自于科学家,普通人也有能力实现原创性的突破,并且还有可能具备一定的商业价值。技术进步与商业的结合,将促使嗅觉灵敏且富有激情的企业家去创办新的企业或发掘已有的企业,从而获得很好的回报。

  即便短期内没有很大的突破,愿意不断创新的这些“现代人”,也同样能获得成功与自我提升的...

Read more

善于经商的犹太人


  犹太人以经商闻名于世。阅读英国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的《犹太人四千年》,我们可以从中了解犹太人如何从传统的农牧民逐渐成为工匠和商人,积累财富成为银行业的先驱。作者通过犹太人四千年迁移的历史大事件描述,说明了犹太人在西方文明形成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

  从出埃及反抗法老的残暴统治、建立古以色列国,到被掳掠到古巴比伦,其后又被古罗马征服,犹太人不断迁移和流亡,在不同的国度通过智慧和创新获得生存之道。不崇拜武力和强权,不希望奴役和被奴役,放弃了哪怕是正义的暴力,而将希望建立在“权威政体”之上——确信理性和律法是犹太人拥有的唯一防御工具。这些都是...

Read more

二次元眼中的内卷


  如果给b站的00后推荐一本历史通俗读物,那便是铲史官的这本《漫画中国史》。其一,作者团队先后曾是新京报、新浪网历史频道的专栏作家,熟悉网络时代的阅读方式,而且对历史的研究和熟悉程度,也是专业水准。其次,作者并非如同白发的大学老师和沧桑的考古专家,对几千年文明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的原貌再现,那样很累,而且争议多的地方,怎么写都很难避免网上的口水之争。所以作者只是选择了历史长河中一些被我们长期误解和忽视的关键点,以网络时代的语言习惯,配上日式动漫的插图,成为我们枕上、厕上可随时一看、又随时可放下的故事集。最后,在流传很久的铲史官的微信公号和微博上,我们都能看到一些书中的段落和插曲,但整体放...

Read more